![]() |
![]() |
|
|
娃哈哈“乳胶门”:乳饮料的冬天? 7 上页:第 2 页 聚焦监管 “虽然含乳饮料发展至今,已经涌现出包括娃哈哈、小洋人、旺旺等在内的一批优秀企业,国内乳业巨头蒙牛、伊利、光明等也不甘示弱,纷纷进入。如今,含乳饮料已经成为饮料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细分领域,但该行业仍然存在营养成分含量低、卫生指标严重超标、添加剂过多等各种问题。”周思然认为。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需要依靠监管,提到监管,行业标准总是不得不说的。 众所周知,含乳饮料生产目前所沿用的标准是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及蒙牛乳业、娃哈哈等企业参与起草并于2008年11月1日实施的《含乳饮料国家标准》。其中中规定,乳饮料就是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及适量辅料经配制或发酵而成的饮料制品。而这样的标准在冯启看来,与我国含乳饮料行业的发展已经“不匹配”了。 冯启介绍,我国的含乳饮料目前发展还不够不发达。美国、欧盟的含乳饮料非常少,很多产品都属于细分化,所占市场份额也不是很多,市场份额较多的是乳酸菌饮料,其所含添加剂也较少。而我国目前的含乳饮料就比较杂了,添加剂使用也比较多。随着科技的发展,标准本身就需要不断修正。另外,有些添加剂的危害在发现之前是检测不出来的,像三聚氰胺,不良奶商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就是因为其与蛋白质化学成分相近,而得以在检测中蒙混过关。较含乳饮料标准稍微严格的乳制品生产环节尚且如此,何况品类繁多、管理混乱的含乳饮料行业。 国家权威机构、包括有些地方的职能部门在实施管理职能的时候,依据的指令性文件太泛泛。如果依据标准来管理,其检测环节严格检测的品种也就那么几种,大肠杆菌、小肠杆菌等,然后测几种添加剂,其他都不测。不测就有可能超量,但标准检测中,并没有这些项目。 而周思然也认为,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多项法律法规来规范,其中,行业国家标准是标准中最基本也是必须要达到的,但并不意味着企业仅满足此标准即可。 她还表示,含乳饮料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含乳饮料市场上,已经有非常多企业介入,竞争惨烈,要想在如此境地下获得成长,企业首先必须进行准确市场定位,品牌影响力较大的企业可充分利用品牌的号召力,中小型企业可针对区域性市场有的放矢,做好区域市场;其次,企业应注重创新,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阶段,新品类的开发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重要的是,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真正保障产品质量。 消费者的误区和行业前景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含乳饮料开始起步,含乳饮料以其独特的风味、独特的特点从软饮料行业中脱颖而出,并经过各大食品企业二三十年的精心培育,现已发展成我国饮料行业中一个重要的细分品类。 近几年来,“营养快线”、“小洋人”、“旺旺”等品牌在含乳饮料市场攻城拔寨之时,国内乳业巨头蒙牛、伊利、光明等早已将目光投向这块巨大的蛋糕,积极开发含乳饮料投身其中:蒙牛推出的“真果粒”、伊利“果立享”、光明“Hi优果粒”……一时间,含乳饮料江湖,竞争近乎惨烈。 就在国内饮料企业杀得风生水起之时,外资品牌也将触角伸向含乳饮料市场,急切希望分得一杯羹。 2009年10月,可口可乐在上海发布其首款水果牛奶饮料——美汁源果粒奶优。美汁源果粒奶优的上市标志着可口可乐正式进军含乳饮料品类。丰厚的利润成为支持含乳饮料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据悉,营养快线一箱5元的高毛利,成为娃哈哈刺激经销商销售积极性的明星产品。一个单品2009年就为娃哈哈贡献近100亿元的收入,占其整体销售收入的将近20%。 公开资料显示,含乳饮品,特别是乳酸饮料是乳制品企业的重要产品种类,有的企业占其营销From EMKT.com.cn额的30%,甚至更高,已成为乳制品企业主要的利润增长点。 不过添加剂过多迟早会成为含乳饮料发展的一颗“定时炸弹”。 面对含乳饮料的添加剂过量问题,许多消费者并不知情。在购买含乳饮料时,消费者考虑得更多是品牌或口味,真正对含乳饮料产品本身的营养价值知之甚少。 其实,含乳饮料只是“含乳” 是饮料而非乳品,二者不能画等号。国内一些普通消费者并不知二者的区别,往往将它们混淆。生活中,甚至有很多消费者将营养快线等含乳饮料当做早餐饮品。也有很多消费者还将这种产品当成营养品来消费。这些均需要政府、企业正确的宣传和引导。其实滋生了企业追本逐利的正是消费者的选择。 针对“营养快线”等含乳饮料被批添加剂过多等问题,之前有食品专家就表示,娃哈哈营养快线中包含羧甲基纤维素钠、阿斯巴甜、乳化硅油等10多种食品添加剂,虽然属于国家规定的添加剂范围,但是没有标明各种添加剂的含量,无法判定是否超标。 作为消费者,我们首先应明白含乳饮料仍然是饮料,其产品内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并不高,根本无法与纯奶、酸奶等营养性产品相媲美,当然,毫无疑问,符合国家标准的含乳饮料仍然是健康饮料。看来,国人对乳饮料的消费还处于不理性的状态之中,一旦老百姓慢慢知道了其产品特征,乳饮料就会陷入缓慢增长的细分市场的分众市场,前景会变得不那么壮观。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