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娃哈哈“乳胶门”:乳饮料的冬天?

娃哈哈“乳胶门”:乳饮料的冬天?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2-05-06, 作者: 冯启, 访问人数: 1977


7 上页:第 1 页

  关于添加剂的话题

  娃哈哈声明显示,“液态乳制品或者含乳饮料等以牛奶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牛奶中的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一样具有凝胶性和成膜性的物理、化学性能。由于营养快线产品牛奶蛋白含量较高,因此其脱水后成胶是一种正常的蛋白质凝胶现象。”

  被称为“牛奶蛋白含量较高”的营养快线,其产品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毫升的营养快线含1克蛋白质。100比1的情况下,其“凝胶性和成膜性的物理、化学性能”究竟有多大“功力”就不得而知了。

  而其“配料表”显示,除其他添加剂外,该款产品添加了两种“胶”——瓜尔胶和黄原胶。

  “这两种胶主要是起稳定饮料成分的作用,特别是黄原胶,主要稳定盐的结构,避免盐类分解。二者并没有调味的作用,也谈不上什么营养价值,完全是为了使饮料少产生沉淀、调节它的均值和防止饮料分层的。”乳业专家冯启对新金融记者说。他同时表示,因这两种胶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即便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无毒,但长期食用是否对人体无害,暂无定论。

  “不排除是这种两种胶本身的原因。”熟悉饮料生产杀菌环节的余波(化名)表示。

  因工作关系,余波还经常走访一些明胶(食用胶)生产企业。他所熟悉的明胶均是用动物的皮熬制、稀释、然后高温蒸发后结晶而成的颗粒状物体。果冻胶、黄原胶、瓜尔胶分很多种类,应用的领域不也一样。

  在他看来,不能完全否认一些厂家为了使瓜尔胶、黄原胶的透明度、动力、黏度有一个更好的表现,卖一个好的价格而使用一些非正规的添加剂或是不可使用的添加剂。

  “简单说,如果原材料控制不够严格,那么某些成分超标是非常有可能的。而娃哈哈对其生产饮料所用原材料的环节监控是否严格,就不得而知了。另外,目前明胶行业的监管并不严格,如果看到某些食用明胶的生产过程,人们可能都不会再喝添加了食用明胶的饮料。”余波对新金融记者说。

  因为深谙饮料生产“流程”,在他看来,更为严重的是含乳饮料的微生物控制。因含乳饮料里含有蛋白、糖分等,这些成分很容易缩短产品的保质期。“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目前的杀菌模式可以控制,但就个人经验来说,6个月足以。所以,对保质期长达9-12个月的含乳饮料,就没办法去说了。”电话那头,余波表示没有办法继续这个话题。

  然而,含乳饮料的生产现状是,“为了生产口感好、价格适中的饮料,添加剂不可或缺”。因此,营养快线添加了11种添加剂,但依然被认为“很平常”。

  然而,冯启认为,虽然11种添加剂在饮料产品中并不算多,但非常有可能产生“叠加效应”。

  “这些添加剂有很多是化学品,即使它不是化学品的添加剂,比如,黄原胶和瓜尔胶,其也含有化学成分,因为它能起到一定的物理作用,但能不能产生化学作用只有权威的科技部门进行深度化验后,才有发言权。”冯启说。

  当然,他也表示无奈。因为很多添加剂的危险性,在没有中毒事件发生前,都不会被人们知晓。比如阿斯巴甜,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其还是存有争议的。

  据冯启介绍,在美国不断地出现与阿斯巴甜相关的官司,也不断地有学者证明阿斯巴甜有毒。但因其甜度是糖分的200倍,而且不能被人体吸收、不需要人体的胰岛素来分解,更重要的是经济——节约成本,所以,一直在用。

  更有企业,还会玩一些猫腻,将一些添加剂归类后,用一个名词代替。比如,食用香精、香料。“其实,那一个名词里可能包含了好几种添加剂,这是不规范的,但国家也没有明令禁止,即便是管,也就是罚款了事。”冯启说。


1 2 3 页    下页:第 3 页 8





关于作者:
尚无作者照片 冯启:98年跨入外企开始了营销生涯,先后多家知名企业任职,历任区域主管、大区经理、营销总监、营销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位,积累了大量的营销管理和企业运作经验,并在国内知名媒体和网站发表了营销论文四百多万字,对品牌管理、营销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城市营销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和涉猎,具有很丰富的咨询和培训经验。MOB:18686852906,MSN:fq3686@hotmail.com,EMAIL:fq3686@163.com
查看冯启详细介绍  浏览冯启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娃哈哈未来的变数 (2013-03-27, 《新营销》2013年第3期,作者:周再宇)
*浅谈乳饮料 (2010-06-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余华卫)
*2010年:乳饮料的黄金时代 (2010-03-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侯军伟)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2 05: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