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拉菲降价≠红酒消费理性 7 上页:第 1 页 三、进口红酒格局未变,中级酒庄品牌几无显山露水 再次拉菲降价了,中级酒庄是不是就能占有更大市场? 由于国内红酒消费市场的广袤,据国际葡萄酒与烈性酒信息公司发布最新统计数据称,2011年中国人(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共计消费了19亿瓶葡萄酒,已成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这其中进口红酒数量也一直在快速增长,国际国内的各种资金也都纷纷进入整个产业链,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各种有个性、有特色、有品质的酒庄确实都可以各自找寻到对口层次的消费者,只不过这种机会其实与拉菲降价关联不大。原因在于针对的市场面不同、客户群有较大差别。试想,即便拉菲高端不再了,中端市场你又能如何崭露头角,一花独放呢?关键点就在于如何说服消费者从产地、产区、口味等特质去认可你这个进口中端品牌、教育消费者记住你的商标品牌名,否则的话再大片蓝海,也只能是俨然众人,昙花都不能一现。这还真不能怪国内消费者难教育,试想,光法国葡萄酒就有波尔多、勃艮第和香槟等10大产区;而波尔多一个产区就有8000多家葡萄酒生产商,所以众多的进口葡萄酒,在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眼里都只有一种笼统的心理认识“外国的应该比国内的好喝点”,再顶多看看产地是不是FRANCE、年份是哪一年的;要具体细化到某个酒庄某个品牌何种口感等就很勉为其难了。 况且在高端市场上,除拉菲庄外,法国波尔多地区最顶级的其余七大酒庄拉图庄、奥比昂庄、玛高庄、木桐庄、白马庄、奥松庄和翠柏庄都纷纷将中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重要一环、布局拓展领地。如木桐庄先期高调在广州开设全球首家木桐嘉栎酒吧,玛高庄也在香港设立代表处。 拉菲之所以在中国受追捧这么多年,到现在依然被无理由消费膜拜。也许真是拉菲是沾了好名字的光。加上一年总产量就20万瓶的拉菲,不超过5万瓶中国市场配额,供求关系也决定了其价格下跌的有限幅度。 “连潘石屹都不喝拉菲”,国人造假的疯狂的确在一步步毁掉国际高档葡萄酒的价值,目前的进口红酒市场乱象,恰恰说明了国内的葡萄酒文化仍然徘徊在低水平状态,红酒理性消费之路依然遥遥。 后拉菲时代,罗斯柴尔德家族只要控制下小拉菲、拉菲儿、拉菲传奇的“鸡犬升天”幅度,或者在凸起的“五箭族徽”上增加新防伪标示,正品拉菲仍可笑傲群雄、高高在上。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gaofeng2000@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