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经营观点 > 亚洲三大创新趋势

亚洲三大创新趋势


《新营销》2012年第2期, 2012-02-09, 访问人数: 1838


7 上页:第 1 页

  Tyrelles:与众不同的品牌建设战略

  Tyrells show tasteable difference

  beats TV ads

  博客主人/David Taylor 

  http://wheresthesausage.typepa.com

  薯片品牌Tyrelles证明了一点:采用与众不同的品牌建设战略,即使不投放广告,同样能获得成功。该品牌的销售额在2009年10月为1800万英镑,而在2011年增加了400万英镑。该品牌取得成功主要基于以下四点:

  明确的企业愿景(Founding vision)

  像许多不依靠广告成长起来的品牌一样,Tyrelles品牌也是依靠创始人明确的企业愿景成长起来的,品牌创始人至始至终希望让自己的品牌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它的成长、创新不是基于逻辑分析和战略研究,而是与一次“幸福的意外”(Happy Accident)有关。

  该品牌创始人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最早是种土豆的。以前,他为超市供应土豆,把那些超市拒收的“问题土豆”集中起来,这些土豆或颜色太黑,或形状不规则,然后把这些土豆供应给高档薯片制造商。但蔡斯认为这样制成的薯片质量不高,因此决定自己制作薯片。他购买了一口油炸锅,自己削土豆片,煎炸出锅后的薯片很吸引人。第一年,蔡斯种的土豆中有5%用于炸薯片,而现在整个农场种的土豆都用于炸薯片。

  蔡斯经营了几年炸薯片业务,2008年,他将此项业务以400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了私人股权公司Langholm Capital。这种创建业务和销售品牌所需要的持久力、耐力以及精力都是值得赞许的。蔡斯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人们看到企业家,心里想‘他们看起来真轻松’。但是问题在于企业会占用企业家的全部精力。我当时是一周七天、每天24小时都在工作,每天都待在工厂里。我拜访了所有重要的客户,确保一切都没有问题。”

  包装广告(Packvertising)

  由于没有任何广告支持,比起大多数消费品品牌,Tyrell必须在包装上下更大的功夫。要让品牌产品的包装一放到货柜上就有脱颖而出的视觉冲击力,让产品通过包装就能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不言自明,激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我们称之为“包装广告”(Packvertising)。每一种独特的包装上都印有一张有趣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时不时更换,而且不同口味的薯片包装上印有不同的照片。

  采用这种“包装广告”的做法要追溯到2004年,当时Tyrrells推出一种无盐系列薯片—“赤裸薯片”(Naked Chips),包装上的照片是一张很多年前的旧照片,拍摄了4个裸女,活泼有趣。“赤裸薯片”的名字就是促进购买力的卖点,与传统的薯片品牌名相比,这样的名字传递了品牌的个性化特点。

  味觉差异(Taste-able difference)

  该品牌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的薯片用的是英国出产的土豆,这是一个关于产品出处的很好的故事。但是,更重要的是,整个薯片制作的过程让薯片有了“味觉差异”,更厚,更脆,看起来更诱人。

  传统的薯片是由机械油炸制成的,因此一般使用薄薯片,以便土豆片易于清洗,把淀粉去掉,因为淀粉在油炸过程中把薯片黏在一起。但Tyrells的做法不一样。它选用较厚的土豆片,用油炸锅煎炸,要不停地搅拌,防止薯片黏在一起,因此必须进行手工操作。

  溢价定位(Premium Pricing)

  这种人工批量生产,投入自然比较大,但也因此为Tyrrells品牌带来真正的价值。与其他机器生产的薯片价格相比,Tyrells薯片的价格要高一倍。

  还有一件事情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2006年蔡斯为了保护品牌产品溢价做出的努力。连锁超市Tesco本想将Tyrells和其他薯片品牌一样一视同仁,砍低售价,但是蔡斯拒绝了,Tesco不得不从海外采购更便宜的替代产品。蔡斯威胁要起诉Tesco,最终让自己的薯片价格保持不变。


1 2 3 页    下页:第 3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中国本土企业创新之路 (2006-01-02, 《环球企业家》,作者:鸿翥吉马)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