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品牌是熬出来的 7 上页:第 1 页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综观这十年的通信产业历程,我认为能活下来,要想活得滋润,必须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煎熬,这些煎熬会有哪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司团队的熬。 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做什么样的事!专业的团队,才能做出专业的事! 我觉得做为一个公司,最核心的资产是什么,就是团队,所以我要把团队放在第一位,那么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就是十分重要了。为什么说团队也需要熬呢,只有在熬的过程中,大家才会产生凝聚力、战斗力。团队的配合是需要默契,而这种默契是需要时间、需要规范、需要指导而逐渐形成的。 公司组织架构的不断完善。公司小的时候,是麻雀,虽小但五脏要俱全!WSD公司现在的组织架构,是经历了整整七年的磨砺,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才会有今天这样的团队、这样的组织架构,才能保证我们SD品牌的建立取得成功! 二、管理体系的熬 公司小的时候,不太注重制度、不太注重流程,更多地是靠老板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地参与,靠员工的自发、主动,更多地是一种感情维系和推动,没有过多地层级,一切都围绕着先把事情干完了为中心,过度地灵活和随意性成为特点,只注重眼前,不关心长远;只强调个体,而缺乏系统。当公司发展壮大的时候,公司的管理重点发生了改变,组织架构越来越完善,员工分工越来越明确,责权利越来越明晰,管理机制越来越健全,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手机集成的品牌公司,对管理体系的要求更高,必须要精细化管理,更注重系统化建设。 第一:部门的管理:部门是个团队,同时又是公司中的一个个体,它具备双重性,因此部门的自我管理与协调管理就成为公司管理机制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部门在整个公司框架中运行,就需要一个好的管理者,而这个部门经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部门的水准,狼带领的羊会变成狼性团队,而羊带领的狼则会变成羊性团队。公司的整体发展水平,取决于各个部门的发展水平,如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所以要保障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才能提高整个公司的发展水平。 第二:工作流程的管理:工作流程的调整、优化和完善,就是为了规避和预防隐患问题发生的事前管理,所以在流程制度上的设计,就要考虑更多的细节,考虑更多能预见到的隐性问题,这是源头!工作流程的完善,是在多年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中积累形成的,思维方式的创新,影响和制约着工作流程制度的设计。 第三:产品规划及定义的管理:做我们手机行业,产品才是根本,因此,产品的规划与定义就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做产品规划时,我们是相当谨慎的,必须要做充分地认证、分析,产品规划是一个相当系统而又复杂的环节,它是基于公司的品牌定位、目标市场、年度目标、合作资源、渠道体系、团队建设、市场状况等为基础来进行规划的。 一个完整的产品,应该有三层含义,我们称之为产品的核心层、外围层和外延层,核心层是指产品本身的功能、性能、成本,外围层是指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使用核心层而提供的配套服务,如软件下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培训、咨询等,外延层是指消费者使用产品时的体验、感觉等,比如地位的象征、品位、时尚等。 年度的产品规划,更多地考虑产品的结构组合,以及产品的时效性,产品的延续性,充分地结合渠道特点,年度的目标任务分解。一年中我们会做两次规划,以六个月为一周期,三个月为一次微调,根据市场的变化,创造出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第四:产品品质及进度的管理:产品品质的控制,我们以前强调控制品质最关键的四个环节,第一是芯片平台与方案公司的选择,这是控制品质源头的关键所在,第二是结构设计与工艺选择是控制品质的第二道关,第三是供应商的选择,是品质控制的第三道关,第四是组装厂的选择与管理,是品质控制的最后一道关。而要具体地把这四道关把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需要多年的沉淀!后面我会对这四个环节进行一个深入地探讨! 第五:营销战略的管理: 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决定了公司营销体系的构建、产品的规划、市场的推广及服务体系等。每一个公司的品牌定位不一样,是基于每个公司所掌控的资源及发展策略而定,如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品牌如oppo、步步高的定位年轻时尚音乐手机,而金立现品牌诉求的是实用好用耐用的大众消费群体,朵唯定位的是时尚品位的女性手机,纵观市场上取得成功的这些品牌手机,他们的定位是基于后端平台的历史沉淀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而定。 而作为我们SD手机的品牌定位,也是基于我们公司现有的资源条件下而定的,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存活,其次是发展,最后阶段是领先。 目标市场定位:有了品牌定位后,我们可以展开分析,我们的目标消费市场在哪?目标消费市场有哪些特性?目标市场的通路有何特性? 市场细分:消费群体细分,目前很难做到一个产品通吃的状态,因此,市场细分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目前来看手机的市场细分化有如下几种,另如儿童手机、老人手机、女性手机、男性手机、商务手机、智能手机等等,品牌下的产品细分,就成了必须要面对的最重要的工作。 市场调研:市场调研主要包括目标消费群体的调研、终端零售店的调研、渠道客户的调研。目标消费群体调研主要是消费审美(决定产品ID设计)、消费功能需求(决定产品方案设计选择)、消费价位(决定产品成本控制)、消费行为习惯(决定产品终端通路)等;终端零售店的调研主要是目前销量最大的是什么样的产品,最大利润空间的是什么产品,最希望推什么样的产品,销量最大的产品在什么价格区间,零售店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如产品外观与做工、品质、服务、促销等);渠道客户的调研主要是从他们的几个需求开始,如核心需求安全信任,其次外延需求如有价值需求、利益需求,再次就是产品需求、推广需求、服务需求等。 市场推广及终端推动:品牌不仅依赖于产品自身和渠道客户的推动,更要结合整套传播系统,我们常见的市场推广手段有高空媒体推广如电视、广播、楼宇、报刊、杂志媒介等,店面店内装饰、墙体广告(如亿通、邦华等)等VI视觉冲击等,路演、抽奖等各类型促销活动等。公司会在不同的阶段会采取不同的市场推广策略,不要一味地、简单地去模仿别的知名品牌市场推广策略,而是结合自身的实力,结合自身的产品现状以及公司所处的实际情况而制订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案 渠道建设:渠道就是通路,通路是否宽广深决定了产品的流量,因此,渠道的设计规划建设和培育就至关重要。(详见后文!) 第六:客户服务的管理:手机不同于普通的大众日常消费品,但又成为了大众日常必须的消费品,不同之处手机还有一个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务,由于手机是一个集成性的电子类产品,但同时又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和使用环境多变状态下的技术性通讯工具,这就会在软件上、硬件上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是产品本身由于设计、生产等因素造成的不良,另一方面是使用者错误使用或是人为损坏造成的不良,这就需要厂家提供完善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务,如提前做好培训,提前想到客户将要会面临的售后问题,提前备好相关的售后物料等,充分地保障和解决客户的销售后顾之忧! 三、供应链体系的熬 手机集成的源头就是供应链体系的建立与管理,因此品牌能否取得成功和长远的发展,就看源头、方向是否正确! 1、方案公司的选择与管理 自从MTK的参与,手机的核心技术已不再遥不可及,伴随着MTK平台发展的方案公司也多如牛毛,但这些方案公司真正有实力的也就十来家,屈指可数!展讯平台从2008年也开始趋向稳定,2009年由于MTK战略上的一点失误,展讯平台借机取得了飞猛发展,2010年MSTAR的高调进入,又使得方案公司的竞争更加激烈,三大芯片平台的竞争也使得方案公司喜忧参半,有人欢喜有人愁! 芯片平台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区别!围绕着这三大芯片平台的方案公司,各有各的核心优势,做品牌首先要考虑的是芯片平台的稳定,其次是考虑方案公司对品质的控制和主板交期的控制,其次才是考虑在不同板型上的性价比选择。 自身资源的掌控和战略的设计,决定了你选择合适的芯片平台和方案公司,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找出你在不同发展阶段能配合到你的合作伙伴才是最好的模式。 2、ID、MD设计及材质与工艺选择 现在很多公司的ID、MD设计大多数是找专业的设计公司来完成,但很多设计公司的设计方向和创意却是品牌公司提出, 很多公司往往一味地追求创意和差异化,往往走一些极端的做法,例如超薄概念的设计,牺牲的就是音质音量、天线、电池空间等,在很多供应链的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盲目生产,带来的必定是品质无法控制,产品最终就是昙花一现,没有生命力。 我们在产品进行源头设计的时候就已经把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把产品的可量产性和成本控制考虑进去了,对于产品工艺和材质的选择,一定会是用比较稳定的、得到过验证的,这样可能会失去一些新颖性,但这样一定会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生命力。我们仍然坚持走品质路线,虽然步伐会慢一点,但一定会走得更长远! 3、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供应商也是非常非常的多,不的同的供应商会有不同的客户群体。我们在选择供应商时会充分地进行评估和筛选,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规模、品质、交期、服务、价格、客户群体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目前从供应商的生存状态来说,制造业也面临极大的困境,接近年关,另加上行业的一个洗牌,现不断传出工厂倒闭的信息,因此,对于供应链条的选择就显得更为谨慎和重要了。 4、组装厂的选择与管理 组装厂是品质把控的最后一道关,所以,有时会说产品的品质是检测出来的。产品存在一些品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称为显性问题,所谓显性问题,如产品的外观是否有划伤裂痕、装配是否缺失等等,另一方面是隐性问题,所谓隐性问题主要是指功能是否完好、跌落盐雾高低温测试等是否通过,这所有的测试和检测是否做到每台机器都经过严格的检验。 我们不敢保证每台产品做来合格的,但可以保证凡是有问题的产品一定是要控制在工厂内而不流入市场,这样我们可以保障产品不是在流通的过程中就出现问题,力求控制产品在用户的使用中出现综合质量问题的比率要在3%以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