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终极营销 7 上页:第 1 页 而那些伟大的企业则成为了某种生活方式的代表,这个代表随着产品的广谱适应性大小也决定了企业的大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已经成为了美国式生活方式的代表之一,可乐产品的广谱适应性和快销性使它们拥有巨大的可以长远发展的市场。另外一些企业虽然非常优秀,他们也成为了某种生活方式的代表,但是行业和产品的特性决定了他们的市场和发展空间的大小。例如格兰仕微波炉,在拥有全球60%销量的时候,年销售额也无非100多亿。所以格兰仕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生产空调和其它电器。 微软的战略愿景是让全球的电脑都是一个面孔,主宰未来时代人们的互联网生活方式,他完成了大部分的理想,因此成为全球领先的公司。而另一个互联网和数码行业最成功的品牌苹果,一直和微软反其道而行之,一直强调另外一种个性化生活方式,使苹果的产品往往在上市之前,就使追随者充满期待,使苹果的手机等数码产品像快销品一样销售!并且苹果追随者的队伍正在不断的扩大,这个队伍的共同特性就是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苹果成为这种生活方式代表,也成就了苹果成为美国位居榜首的最受赞扬的公司,并且今年市值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诺基亚公司能够把手机像快销品一样的销售也是某种程度上模仿了苹果,他们各自代表了数码时代的一种生活方式。 当定位理论成为风靡全球的营销理论之后,很多专家学者对一些成功品牌的定位做了不同的解读。宝马公司中国区总裁席曼说:“让顾客通过购买宝马的产品来显示他们的成功,把宝马品牌和消费者本身的成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使用宝马产品成为客户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三大汽车品牌的定位解读更加生动化。他说,宝马并不是贩卖汽车的,一直以来都是贩卖的生活方式。也因此解读了宝马公司为什么销售宝马品牌的休闲服装。 重新审视一下所有伟大的公司和品牌,无不在生活方式上面创造了无可替代的价值!就像微软与苹果,奔驰与宝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产品。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最终的争夺都是围绕消费者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心理归属的争夺。 那么营销脱离了生活方式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没有生活方式基础的产品毫无疑问是没有市场的。脱离了生活方式的营销战略战术都将毫无疑义。所以营销的终极目的只有生活方式! 姚尧,首届中国金凤凰营销案例奖,营销机构奖得主;首届2008中国营销精英大赛第一名得主;2008奥运营销案例大型专家解读现场直播特邀专家;2008全球最受欢迎的十大培训师。国内多家企业管理、营销媒体专栏作家;资深营销策划、市场实战专家;低成本营销突破权威专家;中国营销第一刊《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特聘培训师;第一营销网专家专栏作者;多家院校特邀讲师;城市营销策划专家;中国会议营销招商专家;国内多家财经、营销媒体特邀专家撰稿人。联系电话: 15311735561,电子邮件: haohai@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