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没有好片管就没有好店长--鞋企督导体系变革探讨 7 上页:第 1 页 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鞋企一般都有终端管理手册,但真正是否起到作用还有赖于企业内部运营经验和知识的真正沉淀,例如7-Eleven规定店员每天清扫次数、每次清扫哪些部位、如何进行清扫、每个部门的清扫店员应该用什么样的工具、用什么样的洗涤品、以什么方式清扫、清扫的顺序都必须按详细的规定操作。比如店内地板的清扫:店员必须先用拖把、再用抹布和清洗上光机清扫。一般上午11时用拖把清扫,然后用湿抹布清扫;此后,店员下午2时30分、5时、9时、11时、凌晨2时、早上6时,一昼夜共拖7次,其中用浸湿的抹布擦拭次数为4次,每天要用清洗上光机的次数为2次,分别是下午2时30分和凌晨2时30分半,而且用机器清扫后,必须用拖把再拖一次。正常天气如此。若是雨雪天气,则要求次数更加频繁。 第三是示范作用,即言传身教,督导除了要向门店提出各种好的建议外,还必须亲自动手示范做一个货架区或者橱窗的陈列、晨会示范、促销活动示范等等,为门店示范,例如7-Eleven督导见到失去鲜度的商品时,会立即将商品丢弃,而不是指示店员去做;此外督导每次巡视门店时,会在腰间别着一把毛刷,当发现灰尘时,他必须向店长演示如何用毛刷轻轻地将灰尘抹去,而不是挥舞着打扫,以免将灰尘掸到其他商品上。 由于很多鞋企的终端薪酬制度为低成本导向,因此终端人才现状总是不如人意,人才梯队培养基本断裂,强大的督导队伍可能也不能一蹴而就,从国内外优秀零售连锁企业的督导发展历史来看,好督导的产生是一个较长的培养过程。以日本7-Eleven的督导体系为例:7-Eleven的新进人员必须经过五个阶段的培养与磨练才可能成为督导,一般不会有立马上任的督导。在第一阶段,员工首先从事为期半年到一年的进行诸如装、卸货之类的杂务;第二阶段则要担任7-Eleven直营店的店员,从事为期两年到两年半的日常门店经营的具体业务;第三阶段开始担任该直营店的经理,在遵循门店经营的四个基本原则基础上进行门店管理,时间最短为半年,如果被认为是很有实力很出色的店经理,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第四阶段这些有潜力成为督导的店经理会接受专门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组织听课、现场实习),最后在通过笔试、面试后,才初步具有门店督导的身份(笔试主要考察他们有关商品管理、检验的基础知识,面试主要由地区经理主持,测验他们的应变能力及分析能力),初步具有督导身份的员工开始实习,时间为2-3个月,实习期通过后才真正开始督导工作。7-Eleven每周都把全日本的1000多名督导召回总部开会,总裁首先会和所有督导沟通,传达他所发现的问题与他的指导思想,使得所有督导统一思想和认识,之后每个大区督导分别开会,落实经营计划并检讨问题。 没有好片管就没有好店长,片管不能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就使得零售连锁企业的学习曲线和微笑效应无法展现,如同任督二脉没有打通。当然,建立督导体系并不是建个部门招几个人就能一躇而就,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问题都必须协调解决,督导的工作开展也需要良好的工作平台,比如理顺门店与总部之间的流程,确立解决终端实际问题的任务派单制度、各职能部门的解决问题服务承诺(针对门店经常发生的货品、IT、装修、促销道具等问题)和每月(每周)门店问题经营例会,为督导解决职权之外的终端棘手问题创造企业和谐环境,通过人力资源规划重新确定督导的人选、 素质、待遇和培训(专题培训, 轮岗实习等)以解决人的问题等等。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5888482677,电子邮件: wt_tao2003@yaho.com.cn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