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策划人空降销售十宗罪 7 上页:第 1 页 没有系统推进的耐心,重结果轻过程 不过,如果策划人拥有从头来过、虚心学习的平常心,能够务实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表现,过于武断的去决策,以策划人的市场积淀与悟性,解决林林总总的销售问题未必会难。然而,策划人的空降兵身份与天生的自负性格,决定了大多数策划人不会有系统推进的耐心。 策划人会经常向销售团队要结果。一般来说,销售团队今天做的市场努力,可能在三个月后的销售业绩中才能体现,并不是当月见效,但策划人不会管这么多,他希望立竿见影。很多时候,如果他今天让销售去开拓某一家连锁商超,下个星期他就希望能在商超终端看到自己的产品,可并不是每件事情都在他的臆想范围之内。他想进场,砸钱进场,采购也未必会让他进,即使答应,一来二去也不是一两个星期就能谈判进场的,如果企业自身的审批流程过于冗长,那周期就更长了。 对于销售过程,与达成销售结果的各个过程指标的控制,策划人没有关注的耐心。策划人习惯了抛问题定目标,但是目标如何分解,如何达成,过程中如何激励与考核执行人,又该如何去监督和辅导,都不在策划人的关注范围。他只要结果,对于电话中向他解释为什么会进度缓慢,他会粗暴的给予回绝,断然称做销售就不要找任何借口。没有人愿意找借口,但如果客观事实正是如此时,武断回绝只会让销售积极性严重受挫。 变化太快太频繁,决策过于随意 受挫归受挫,策划人会将销售人员的受挫视为不合格,不合格就会立马下令走人,丝毫不会管人事部门为了解决这个人的解职,要做多少的说服、法律沟通和赔偿工作,也不会考虑这个人走了之后,空置的岗位该由谁接手,空置期间带给生意和销售的损失有多少。 不换脑袋就换人,由于对销售缺乏应有的耐心、理解与坚持,销售组织会不断被折腾,有的企业人事组织架构一月一小变,三月一大变,半年彻底变,有人甚至一年被轮岗10次,有的区域会一年内换上5个销售经理。销售是最经不起折腾的,市场会被短视的销售经理过度开发,渠道经销商会怨声载道,终端顾客会不断流失,可是,该找谁的责任呢? 策划人的思维是发散的,但企业销售工作却是相当严谨,如果策划不尊重销售,销售工作的开展将异常艰难。对经销商和顾客的服务,必须持续细致着进行,一旦让忠诚经销商和顾客丧失信心,觉得企业服务与支持没到位、承诺不到位,甚至出现前任和后任彼此推诿不愿负责的事,更会伤忠诚客户的心,企业损失将非常严重。 销售岗位不可一日无人,一旦缺位,不仅企业的市场信息反馈和市场拓展工作会陷于瘫痪,企业最重要的渠道经销商和终端客户资源,也会因对公司失望和竞争对手的趁机挖角,而大量流失。策划人可以对市场和品牌岗位的同事使下性子,但是对销售,最好是善待。 践踏团队,片面夸大个人力量 策划人必须尝试建立一支稳定的团队。相比他自己在老板眼中的聪明才智,拥有一支黄金团队,显然比他个人的价值更高,也能让他在老板心中的地位更稳固。可是,天生的自负性格和个人英雄主义,让策划人对团队缺乏信任,天马行空的思维和工作指令也让团队烦不胜烦。策划人可以自诩自己死拽着一群蜗牛在高速路上飞奔,但是当他的团队知道自己被称为蜗牛时,他们的凝聚力和积极性还会高吗? 靠个人意志来驱动业务成长,而不是靠团队、流程和机制进行运行,整个销售系统会变的杂乱无章。广告费的审批凭一时心情与喜好,经销商加盟费视亲疏关系可增可减,职位与薪酬的升与降全凭个人的主观臆断,当人治凌驾于法治之上时,所有职业化管理所必须的流程与制度将形同虚设。 觉得累,觉得乱,觉得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扛,觉得所有信息都要自己清晰辨别,觉得团队越来越弱智,甚至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就足以做到5个亿……,策划人的狂妄自大与异想天开会在个人的世界里不断升级。团队是一个神奇的力量,相信并乐意培养与调动自己的团队,它会越来越强,自己的驱动会越来越轻松,一旦怀疑、鄙视甚至践踏,团队的抵触力量足以使整个销售系统瘫痪,所有的压力会全部集中到策划人一个人身上,他只会越来越累。 一味短期投机,葬送企业未来 在一切正常的销售行为,因为销售团队的不和谐与组织运行的不顺畅,执行越来越大打折扣时,策划人急于完成每月的销售指标,会越来越倾向投机。什么东西都想拿来试一下,什么产品都想给渠道灌进去,总是会天真想象,如果我每年开发100个新品,每个经销商10万,全国100个优质经销商,加总起来就是10个亿。 销售如果有拍脑袋算数字这么简单,那还要分兵把守全国各重要市场的数百销售将士们干什么?那就成立个研发中心,找人做产品研发、包装设计、然后生产包装好后直接成立订单中心,找经销商订货发货,生意就更简单直接了,还省却了行政人资、品牌管理和销售等一大批的市场管理费用。 可前提是,企业是否垄断了产品资源,导致市场除了找它拿货,别无他途。如果没有掌控市场急需产品的话语权,而采用极其强势的销售手法,强行灌输产品给渠道,经销商是不会买账的。并且,企业的渠道网点规模得不到有效持续的巩固与开发,生意量将一直局限于现状,随着渠道与终端的失控,生意量会逐年萎缩。 投机拥有了现在,却失去了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光辉未来。看到别人赚钱的产品就眼红,马上拿过来换包装换个名称就卖,若产品确实好卖,供不应求,可能会短时间内沾光赚一点钱,但生意不会长久,投机性产品生产规模跟不上,成本往往更高,经销商一旦觉察到产品与竞品无差异,价格却高许多,他会对企业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同时,投机性产品会打乱现有产品结构,甚至偏离品牌核心价值,使品牌价值做减法。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