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身患大连锁依赖症 日立白电中国战略生变

身患大连锁依赖症 日立白电中国战略生变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9-12-15, 作者: 吴咸建, 访问人数: 2213


7 上页:第 1 页

  大连锁慢性依赖症

  “卧薪尝胆20年,中国家电打破日系家电不可战胜神话。其中,家电下乡催化剂的作用非常明显,但绝非国产家电雄起的根本原因。”他说,“国产家电同样应避免出现‘乐极生悲’的情况,因为打赢一场本土市场上的‘反败为胜’战争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而在全球市场上超越日韩竞争对手单纯凭借‘天时’的机会因素,显然无异于痴人说梦。”

  事实上,失之家电下乡只是外资家电全线溃败的因素之一。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近年来家电流通渠道同样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首先是,大连锁渠道历经近10年初级阶段的粗放式快速发展,逐步进入平稳成长的慢车道。其次是,百货连锁、综合商超、大百货店等传统渠道在与大连锁近10年的对抗中,通过业务拆分、专业协同以及商品差异化等方式,非但保住了自身的家电分销业务,而且与其他业务板块形成资金、顾客、场地的相互协同、相互带动的互补效应,从而使得城市市场上,非大连锁家电渠道重获新生,再度出现渠道分散化、竞争多维化的市场格局。第三,网购、电视购物、品牌专卖店等新兴渠道崛起,也使得市场渠道进一步细分,客观上造成了对大连锁客流的分化。这些对于过度依赖大连锁渠道的外资家电品牌而言,无疑都是不利的因素。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近年来日立在中国内地市场过于依赖交易成本过高的大连锁渠道,而忽视对二三线市场的开发以及对综合商超、百货店等大城市其他渠道资源的利用,使得日立空调、洗衣机、冰箱三大白电产品分销网络覆盖率极低,致使大多数消费者无奈地感喟“只闻其名,不见其形”。故而不难理解,日立为何失手家电下乡以及转移中国工厂产能的内在原因。

  另一方面,即便在其过度依赖的大连锁渠道,日立电器(含平板电视)同样面临着索尼、三星、LG、松下以及夏普等日韩家电巨头,海尔、格力、美的以及美菱、TCL、长虹等国产黑白家电巨头的“围追堵截”,以至于最终陷入“三明治夹心”的双重困境。

  该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过度依赖大连锁,忽视渠道建设基本上已经成为目前外资品牌家电普遍罹患的‘炎症’。虽然并非致命因素,但是由于其病源的慢性性以及康复的缓慢性,外资品牌要想摆脱这一顽疾,收复失地,必将面临一个漫长且充满痛苦的过程。”

  “但是,国产家电巨头也不应满足于现状,对外资家电同行的伺机反扑图谋掉以轻心。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家电巨头在‘失之下游’的同时,却加速了‘布局上游’的进程。”该名人士表示,无论是压缩机等制冷家电的核心部件,还是洗衣机电机以及彩电面板及芯片等技术性供应链,目前外强内弱的格局还非常突出,中国家电制造业从加工型(组装型)到制造型(研发型)的转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要避免沦为外资家电品牌终端市场代言人的角色,中国家电产业必须抱着一种‘知耻而后勇’的追赶者心态,抓紧时间布局上游,抢占市场制高点,从而进一步加快中国从家电制造大国到家电工业强国转型的进程。”他说。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不求规模只看利润 日立家电被迫撤出中国市场? (2010-02-02,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许意强)
*日立发动等离子高清攻势 (2005-09-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宝钧)
*日立松下东芝合作TFT TCL或会参股 (2004-09-16, 经济观察报,作者:杨云高)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9 05: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