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品类战略与中国品牌
7 上页:第 1 页 艾•里斯:你是属于左脑思维的管理派,还是是属于右脑思维的营销派?你们知道吗?他们的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这样就会产生冲突。管理派一般原则性、分析性很强,比如公司的CEO。营销派更有视觉感、直觉性,更有全局性,与管理派是正好相反的。 大脑的两侧是不同的,有不同的工作方法。比如说左脑人,信息是按顺序吸收的,非常快速,他们非常重视细节。但是右脑人吸收信息是按照平行线来吸收的,会错过一些细节,但是他们会看到全局。 管理者非常关注现实性的细节,竞争者的产品是什么,最后的盈利状况是什么样的,市场研究告诉我们什么等。但是营销者关注的是直觉、感知。管理者是不讲知感的。 管理派把重点放在产品上,他们只想谈新产品、旧产品、更好的产品,竞争对手有没有这样的产品等。营销派把重点放在品牌上。你可以有最好的产品,但还是可能会破产,就像通用现在碰到的情况那样。产品不是最重要的,有了更好的产品并不等于你会赢,拥有更好的品牌才能赢。 管理派就是按照逻辑推理,他们认为要扩展业务、多元化。要做营销,一定要跳出逻辑,可以说是违反逻辑。换句话说,就是要聚焦。 劳拉•里斯:更好和不同是不一样的。管理派想要更好的产品,营销派想要不同的产品。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中国,很多企业只是复制别人的东西,不能只是比别人好,还要跟别人不一样。你的品牌也需要跟别人不一样,不是比别人更便宜,而是完全地不一样。 管理派喜欢用语言思考,营销派则用视觉来思考,脑子里有一幅画面。在董事会里面,两派在战略上经常吵架。我们不但要有语言上的“钉子”,能够进入人们的心智,同时还要有一个视觉的“锤子”。语言的钉子和视觉的锤子同时具备,这样才能获得极大的成功。比如说万宝路,语言上的钉子就是第一个男性香烟,视觉上的锤子就是牛仔的画面。钉子和锤子加在一起带来最好的品牌。 管理派先思考品牌,营销派先思考品类。通常消费者想的是品类,表达的时候是品牌。 一般管理者看重中间,营销派看到两端。比如,时装界在低端可能有成功机会,高端也有成功机会,但中间没有。 艾•里斯:现在看一下另外的对比——长远和短期。管理者一般马上就要结果,但营销派往往注重长远。我们认为,新的品牌是慢慢上升的,哪怕是大搞广告,也不可能马上成功。 所有的产品、品牌都一样,一开始都是缓慢增长。而增长过快的产品或品牌,可能会像火箭一样,起得快,落得也快。 你在哪一侧?是左侧的管理派,还是右侧的营销派?语言性很强,还是视觉性很强?我们并不认为哪一侧更好,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我要说的是管理派和营销派必须要合作,才能建立更好的公司。要是只有一派人,不管是左脑派还是右脑派,都不太可能获得成功。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作为汽车企业的代表,我认为中国的汽车企业也非常需要定位。中国的汽车市场潜力非常大,很多汽车企业什么汽车都做,但好像谁都可以在任何领域挣到钱,这样定位就有点困难。如果要中国的汽车企业聚焦在某个小的品类中,而合资品牌却什么都做,什么钱都赚,这样聚焦某一个品类有一点挑战。 中国的汽车业要真正走向世界,我想知道里斯先生和劳拉女士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建议,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在哪些品类聚焦才有可能成功? 艾•里斯:当前,中国的汽车在国内销售发展非常迅猛,基本上靠任何一个战略都能赚到钱。然而,中国的汽车生产商应该了解一下美国发生了什么。在过去十年美国的汽车销售曲线是平的,这给美国的汽车业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三大汽车公司有两个已经破产了,第三个也正在亏损。除非中国的汽车公司能改变营销战略,否则一旦中国的汽车市场也“变平”了,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肯定会碰到美国汽车生产企业碰到的问题。这时就必须要有好的品牌,一个品牌下面覆盖的车型太多,肯定会削弱品牌的竞争力。 我要说的是,不只是对汽车行业,对所有的行业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们要考虑聚焦在哪个品类,在哪个品类可以占统治地位。好日子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一旦坏日子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聚焦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实际上很多汽车制造企业都不会买聚焦的账,它们要生产豪华车,也想生产便宜车,既生产汽车也想生产卡车。大家都在扩展,但实际上它们应该向相反的方向做。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你想支配一个非常小的领域,并能非常成功,利润就会非常好。我觉得很惊讶,基本上所有的公司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大家都想拓展。 我们说要有狭窄的聚焦,但是大家都听不进去,直到我们给大家展示了很多行业的历史。我觉得在推销我的理念的时候,讲历史很重要。 嘉宾提问:中国企业走到今天,需要实行全球化的品牌战略,但是当中国企业实行全球性品牌战略的时候,却具有一个先天性的劣势——高质量的产品卖不上高价钱,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形成了“优质低价”的印象。中国企业怎样才能跨越这个先天性的劣势? 艾•里斯:这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日本产品以前在国际上也是非常廉价,而今天很多日本的产品是非常昂贵的,卖得也非常好,比如雷克萨斯汽车、手表等。想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的想法很糟糕,从长期来看里面是有很多机会的。可以销售昂贵的中国产的产品,产品必须要贵——当你的产品很便宜,而告诉人家这是高质量的奢侈品,人家马上就否定了。 大家都认为,在全球领先的产品首先应该是昂贵的。因此,不能说我们的质量很好,一开始便宜卖,以后再变成高价格的产品,这是不可能的。一旦便宜的话,大家会觉得永远是便宜的,永远不会花更多的钱去买你这个产品。比如,大众的昂贵车就卖不出去。要想建立昂贵的中国品牌,一定要花时间,推出的时候要高价推出。过了一段时间,如果你有一贯的战略,一旦建立新的品类,我相信你们能够建立非常强大的品牌。 嘉宾提问:我的公司做终端连锁店,15年来只销售皮鞋这一种产品。近五年来,我们试图把所有的皮鞋品牌放在店里销售,并不断扩大我们的营业面积。现在,我们拥有全国最大的零售皮鞋的商场。请问里斯先生,我们这样的定位是否可行? 劳拉•里斯:我们总是说聚焦,并不是说要聚焦单纯的地域或者人,我们认为应该聚焦于某一个东西。在这个聚焦过程中,可以把你和你的竞争者区别开来。而不要单纯地走中间路线,或者采用折中的方法,那是很难做的。 在美国,一些比较高级的百货店卖一些高级皮鞋,另外也有一些一般化的门店销售品质相对低端的皮鞋。关键是走什么样的路,选择高端还是低端,在这个过程中再来定位。一旦决定了这一点之后,在各地开设店铺都要遵循一致的战略,使你的形象反复得到强化。这个决定不是模糊、可变的,而是一旦确定之后,各地店铺都要按这种形象展示出来。 聚焦往往可以带来很好的业务。比如,联邦快递提出隔夜送达,通过这个聚焦的结果,跟所有的对手区别开来。通过这个区别于对手的战略,显然你在市场上就站住了。关键是怎样区别于竞争者,一定要拿出具体的口号,如果没有这样的口号,有的时候也是不行的。我觉得除了口号之外,还要使视觉上的形象等始终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 (文章编号:1091204,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106613886619) (编辑:王文正wwz83@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