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品牌的情感属性

品牌的情感属性


《新营销》2009年11月刊, 2009-11-19, 作者: Steve McKee, 访问人数: 2244


7 上页:第 1 页

  信任感(Dependability)

  那些并不稳定的友谊并不是真正的友谊。当然,所有关系的发展都是有起有落的。但是关于是否是真正朋友的一个判断标准是:这个人是否能够信任。同样,随着时间的迁移,那些能够证明自己具有信任感的品牌将赢得我们的品牌忠诚。记住这个古老的说法:“没有人会因为购买了IBM的产品而被公司解雇。”这句话事实上阐述了IBM在信任感上的良好声誉。IBM的产品或许一直比较单调呆板,或许也一直比较昂贵,但是它确实具有信任感,这一点很重要。

  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是另一个长久以来以信任感闻名的品牌—这也是为何它成为你“离开家乡不可或缺的工具”。还有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Hertz),本田汽车(Honda)以及丰田汽车(Toyatas),它们在这一方面的工作也做得很出色。这些年来我有过几辆本田汽车,它们一直都是很值得信任的交通工具。

  有时候,信任感会有一些令人意外的表现形式。几年前,我和妻子享受了一次牙买加之旅。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岛,人们十分友好,食物十分可口。但是一旦在牙买加逗留的时间过长,你会对岛上的多香果香味心生厌烦—这种多香果味道主宰了当地的许多菜肴。因此,想象一下,在那次短途旅行中我们就去吃了一次汉堡王(Burger King),那时我是那么欢喜。当时我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我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只要我走到汉堡王的柜台前,那么我就能拿到那个气味熟悉令人依赖的华堡(Whopper)。这也是汉堡王在最近的“迷恋华堡”(Whopper Freakout)宣传运动中强调的宣传点,在这场运动中,他们使用隐蔽的摄像头捕捉一个镜头:当客户得知华堡已经不再销售这一消息时会有何反应。

  对信任感的重视不仅仅限于电脑、汽车和芝士汉堡行业。每一年春天,我都会到Ringer Lawn Restore去绕一圈,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有机肥料场,它确实像自己对外宣传的那样付诸行动,这就是作为强大品牌的第三点原则:可信度。虽然店里会有一种天然肥的气味,但是对我而言,Ringer是一个能够给人信任感的品牌。

  但是关于信任感有一个注意点。信任感需要时间,这也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一样,对于一个品牌而言,要和客户发展成牢固的关系是需要时间的。让客户对品牌产生迷恋,这想法十分令人兴奋,这也是那些深夜广告专题片能够播放的基础,但是迷恋是不会永久持续的,它最终要么转到另一个相反的方向,要么更进一步发展,这取决于品牌向大众传达承诺的工作做得如何。  

  认知度(Awareness)

  对于不同的品牌认知度的时间要素不同。就友好性而言,品牌和客户进行的互动越多,那么也更能发展好关系。尤其对于那些客户不经常买、参与互动活动较少的产品而言,这可能是会被遗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好比你可能会忘掉一个你不常见面的人。

  不久之前,我看到了贷款树公司(Lending Tree)的广告,这是一家线上抵押放款公司,我当时也是利用它为自家的房子筹款。许多年过去了,虽然当时我对这家公司的服务还感到满意,但现在,我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忘了贷款树这个品牌。对于像贷款树公司和其他类似的公司而言,挑战点在于在某种程度上维系像我这样的客户的认知度和关系,当然也不能骚扰到顾客。品牌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需要时不时持续关注和维持,这样品牌才能够保持持续的新鲜感,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你身处商界,不管你待了多长时间,工作时都必须做正确的事情。找出真正的品牌所在,它对谁会有真正的意义,之后坚定地做好聚焦工作。

  想想那些最强大的品牌,西南航空公司、苹果、易趣,甚至是美国卡特彼勒设备公司。它们都深知归属性、友好性和信任感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制定客户策略。它们知道自己代表着什么,也控制自己不开展某些商业活动,避免损害得来不易的客户忠诚。

  (本文作者Steve McKee为McKee Wallwork Cleveland Advertising总裁,这家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品牌增长停滞不前等问题)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品牌联合:相互享受“情感光晕” (2009-09-15, 《新营销》,作者:Steve McKee、蔡冬娥)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