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深度营销成败启示录

深度营销成败启示录


《糖烟酒周刊》, 2007-06-20, 作者: 彭红光, 访问人数: 6805


7 上页:第 1 页

  关键点二:好钢用在刀刃上

  [案例]力加啤酒在湛江抢滩成功后,自西向东滚动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是对于力加啤酒而言想要巩固已经取得的市场成果,拿下辐射力强大的省会广州市场就是必然之举。

  广州,无论从投入的成本还是市场的规模都是湛江的数倍,就算倾尽力加啤酒的所有市场资源也不一定能够在广州市场讨到便宜。力加啤酒形成了两种运营思路,一种是“中心造势、周边取量”,另一种是“农村包围城市”。力加啤酒在仔细分析了自己的企业状况和广州的市场状况后,确定了更适合自己企业资源投入的“农村包围城市”方式,从市场投入成本相对较低的广州周边启动,逐渐渗透向中央城区的战略。在运营策略上更是采用了餐饮先行,其他渠道跟随并进的策略。餐饮终端启动后,大量的促销员身着精美促销服装出现在广州周边区域的绝大部分标志性餐饮终端,赠品、赠饮、抽奖等促销招数接踵而至,使得原本只识“珠江”的广州消费者逐渐认识了“力加啤酒”这个品牌,并为力加啤酒的促销和服务打动,成为了力加啤酒的消费者。

  而力加啤酒直到在广州周边取得了市场基础,才从容的进入广州市区。面对市区,从促销员到终端生动化,力加啤酒的目的是声势而并非利润,勤奋纯朴的海南人用他们的辛勤创造了“令人骄傲的声势”,虽然在广州市区整体销量还较“珠江老大”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声势上却并不输给珠江,而正是这种声势和快速向上发展的“势头”给广东其他市场起到了有利的支援,稳定了其他地区的市场地位。

  [分析]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句话在酒类市场营销当中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把最好、最多的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市场效果的地方。在很多企业引入深度营销后,即使做好整体市场的战略布局后,还是会对目标市场找不到突破方法,在进行目标市场投入的时候还是不能有效的集中,而这时如果遇到较大的市场阻力,可能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那么突破目标市场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  中心造势、周边取量

  通常适用于市场竞争焦灼,竞争对手群雄割据的普通省会城市或对周边市场具备较强辐射能力的地级城市,这种城市的市中心一旦形成较大的声势,会对周围辐射范围内的区域市场形成有效影响和推动。而作为资源投入而言,如果能产生大面积的辐射作用,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就会比较高,产生的效果也就更好。因此对于这类型的市场,通常的投入重点是中心城区,而利润来源却是来自辐射区域内的市场,并非中心城区,广州是珠江啤酒的大本营,其壁垒之厚难以想象,因此作为想要“以弱胜强”的力加啤酒而言,选择这种方法无异于以卵击石。

  第二,  农村包围城市

  通常适用于应对壁垒型市场或费用非常高的中心城市,这种城市的中心区域通常是竞争对手优势最大、壁垒最厚或者费用最高的地方,强攻中心区域往往对资金实力及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且资源投入风险较大。对力加啤酒而言广州就是这种城市,因此先期选择周围的市场难度相对较小的、市场撬动机会较大、风险较低的市场进行投入,成功后逐个突破滚动,最终形成对中心区域的包围,在周围市场站稳脚跟后,利用周围市场创造的利润,再集中力量攻占中心区域,这才是力加啤酒的现实选择。

  关键点三:滚动、渐进、持续市场发展方式——“系统”和“节奏”是关键

  [案例]力加啤酒冲出海南,湛江的成功则是成功突破的第一步,这对于力加啤酒整体的市场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湛江成功之后自东向西的滚动发展才是力加啤酒真正的突破成功,在这一系列的滚动发展中力加啤酒把握的系统和节奏是其经验复制成功的关键。

  在滚动过程中,无论是茂名、江门还是中山市场,力加啤酒都遵循着解读市场,制定有针对性地营销策略,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系统的复制成功经验,并没有“盲目冒进”或是“龟缩不前”,在整个滚动发展过程中,力加啤酒的企业资源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负荷限度内没有透支,也没有浪费。这种成功的滚动发展可以说是“深度营销”滚动、渐进、持续市场发展方式的深刻体现。

  [分析]滚动、渐进、持续的市场发展方式是深度营销取得样板市场后的进一步发展步骤,也是深度营销模式逐渐在市场上普及的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和“节奏”是最关键的要素。

  任何一个引入深度营销取得样板市场成功经验后,都十分迫切的需要复制和大面积推广,在这个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被胜利冲昏头脑”从而忽略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些其它要素,甚至忽略“详细调研、精心准备、合理布局”的必备工作。

  系统:一个区域市场运作的成功,并不是某一个单独的招数奏效的,因此在成功经验的复制过程中,一定要重新审视待复制的目标市场,分析市场的特点,进行系统地复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复制成功经验的过程中,由于更多的精力占用到新的目标市场,因此非常容易忽略深度营销模式已经成熟的市场,导致原本样板市场份额的下降,最终“丢了西瓜捡芝麻”。

 节奏:复制过程中要注意常规的市场淡旺季节奏,不要“逆水行船”之外,特别要强调的是要根据企业本身的资源来决定复制的规模,如果市场开发的容量远远大于企业相关要素(如人力资源、资金、生产、配送等)的承受能力的话,仍然会出现深度营销模式中后期“滞胀”现象(即其他相关资源供给不足现象),就会出现俗话说的“贪心不足蛇吞象”后果。

  可以说力加啤酒在滚动过程中对于系统和节奏的把握是深度营销滚动、渐进、持续市场发展方式的典范。

  关键点四:完成客户关系转化,进行明确的厂商分工

  力加啤酒在市场精耕细作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区域市场运作平台的建设,与力加啤酒合作的绝大部分经销商都能感受到力加啤酒对自己的重视,以及厂家对自己的支持,很多经销商通过与力加啤酒的合作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网络质量和管理水平,湛江的力加啤酒经销商之一黄先生颇有感触地说:“做力加赚钱是一回事,关键的是与力加的合作真的让我们感觉有了方向,公司现在的管理水平,与“客人”(客户)的关系可以说有了质的变化,大家知道要做什么了”。

  厂商一体化共建区域市场运作平台是深度营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平台上厂家办事处(分公司)和经销商分别承担不同的工作和责任,如果分工不清就会导致市场工作不能落到实处,使深度营销的具体工作变成“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模模糊糊,得不到最有效的落实。力加啤酒在取市场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内部的动力问题,经销商积极性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不断提高,配合度不断提高,市场方向明确,厂商分工明确,这才使得市场效率不断的提升。

  关键点五:强调发挥组织的力量,注重营销队伍培养

  [案例]在力加啤酒攻城拔寨的发展中,队伍的执行力和工作热情是力加啤酒能够顺利复制成功模式的关键中的关键,广州的某个酒店老板感慨地说:“力加啤酒的业务员几乎天天都来我店里,有什么事情帮我们解决的速度相当的快,在我们店里我还没有见过像力加啤酒促销员这么能干的,好像不知道疲倦”。 

  是什么能让力加啤酒的人如此具有热情的工作,力加啤酒为什么没有在市场快速发展中出现最常见的人力资源短缺的现象呢?其关键就是力加啤酒在市场发展的同时没有忽略队伍的培养和机制、制度以及文化的建设。在力加啤酒工作除了有竞争力的薪酬之外,员工能够得到学习、锻炼并能看到自己一条明确的发展道路是力加啤酒员工保持工作热情的关键所在。

  [分析]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必备的一条生命线就是人力资源线,深度营销模式需要大量有经验的营销人员,而随着目标市场的增加,营销人员不断增加,营销人员的数量激增势必带来管理的难度,所以在这个时候更需要企业在组织管理上更加重视,帮助营销人员规划职业生涯,同时规范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建立有动力的激励机制等,以保证营销队伍的稳定和成长。如果在深度营销模式成功,并高速发展时期出现大规模的人员不稳定,则无疑使企业变成了一个人才培训中心,为其他竞争对手作了嫁衣。避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同样成为深度营销模式中后期企业不得不重视的关键。

  [编后语]

  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以不同的要素为核心,对于酒类企业而言,深度营销是企业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经营的最适合的营销模式。但是作为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和所面临的市场状况来抉择是否采用深度营销模式,不要盲目的照搬照抄,否则只会得不偿失。(作者为北京和君咨询公司资深咨询师。编辑:赵建英)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深度营销制胜“次级市场” (2006-09-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和君营销、程绍珊、张博)
*深度营销,建立厂商价值一体化 (2006-09-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和君营销、孙曜)
*深度营销为什么没有效率? (2006-08-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和君营销、张博)
*深度营销:游走在爱与痛的边缘 (2005-08-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史贤龙)
*深度营销模式对管理与流程的挑战 (2005-07-21, 《销售与管理》,作者:刘仁宝、罗建幸)
*深度营销,赢在心度 (2005-07-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孝明)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5 05: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