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新营销 > 电子商务 > 达能与娃哈哈“斗狠”:到底谁更有才?

达能与娃哈哈“斗狠”:到底谁更有才?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7-06-18, 作者: 戴鑫, 访问人数: 7074


7 上页:第 1 页

  事件反思: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最大差距在哪里

  我们注意到,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1996年与达能谈判签约时的情况。宗先生说,“···当时对方提出我们娃哈哈商标转让给合资公司,我们感觉是娃哈哈转让到娃哈哈,然后娃哈哈是一个合资公司,我们还占了大股,所以感觉也没有问题。后来转让,商标局没有批准,后来改签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我认为因为以前是转让,后面变成我们还可以用这个商标生产其他产品,要经过合资公司董事会同意,当时也没有感觉到什么太大问题。因为当时也不懂什么叫资本运作,所以现在变成一个大问题。···”

  透过宗先生这些事后发自肺腑的谈话,我们可以隐约感到,当时的宗庆后对与达能合资组建公司,有着一厢情愿的理解。这种理解,暴露出本土企业(企业家)在战略管理上的不足。因为,从战略的层面来,品牌资源对于快速消费品中的作用是很多有形资产无法比拟的,品牌往往就是快速消费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众所周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前任董事长罗伯特·士普·伍德鲁夫曾说:“只要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在,即使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那么第二天早上,全世界新闻媒体的头条消息就是各大银行争着向可口可乐公司贷款。”实际上,即使不是伍德鲁夫,一名普通的战略家(战略营销者)也会懂得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里,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惟一办法就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娃哈哈的宗先生,在合资初期,对品牌保护有着朦胧的认识,但是后期对于品牌的使用和管理,有所忽视。并且,宗先生凭借自己手中的市场控制权,绕开外资方,重新组建新公司的一系列做法,其实是患上了典型的“品牌近视症”,为了眼前利益,不惜采取品牌投机行为,其后患无穷。当然,不排除当年宗先生利用国外投资来转变娃哈哈股权结构,进而降低国内有关方面人为干涉经营的意图。

  20年来,宗先生事无巨细、大权独揽地掌管着娃哈哈从高端到低层的一切。这位连下属买个扫把都要签字的企业老总,一年365天当中有200天左右是在市场上调研,此事件中《娃哈哈全国经销商代表公开声明》再次肯定了他的这个优点。他可以“吃着烤番薯,冒着严寒酷日去一家一家铺货;···在关键的时候都会及时地出一份份通报来指导经销商如何经营,来理清我们的思路,使我们及时步入正确的轨道”。种种描述显示,宗先生作为一名营销老总,是非常胜任的,但是从战略层面思考问题,略显不足。这也导致与达能两家的购并之争升级。

  因此,可以说,以娃哈哈为代表的本土市场成功企业,在战略管理上需要下大力气补课。

  结果预测:达能打赢官司即宣告在中国市场失败

  此次事件中的另一个主角——达能公司,作为具有法兰西血统的国际知名企业,其在斗狠中始终坚持法律致胜的原则,不断引用各种法律条款来指责娃方,并动不动就发出最后期限威胁。给人的感觉就是,达方认为只要依法办事,官司打赢了,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

  类似达能的这种想法,在很多外资企业(企业领导人)中存在。遗憾的是,达能如果真的要采取行动与娃方对簿公堂,并取得胜利的话,那它以后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活动,肯定会继续遭遇挫折。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以达能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在解决中国市场实际矛盾的时候,总是习惯从规则求证与法律约束出发,忽略了对本土市场诸多潜规则的利用和依靠。而潜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对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开辟业务中所起到的作用甚至更大。

  事实上,达能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很多都是无意当中利用了当地市场的潜规则。例如,1996年其与娃哈哈的第一份商标转让合同,并没有被国家商标局同意。后来是双方私自进行了变通,最后建立合资公司。这种变通,就是一种潜规则。又如,达能在投资娃哈哈以后,曾经先期干预合资公司的人事安排,后来遭到宗庆后先生领导的土八路联合抵制后,只有作罢。这反而在客观上让领军人物宗庆后先生放心用“自己的人”,使得娃哈哈的市场业绩明显优于同样被其控股的乐百氏。

  本次事件中,部分人士认为宗庆后先生和娃哈哈混淆视听,打着扶持和保护民族品牌的旗号,呼吁政府和民间对本土企业的支持。但依笔者看来,恰恰就是宗先生对中国市场潜规则的熟练应用。目前的中国,有几个问题最容易引发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第一是社会稳定;第二是民族品牌的保护;第三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这三个问题往往又会交织在一起,引发政府的直接或间接干预。另外,宗庆后先生本人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也为单纯的购并纠纷增添了更多的政府干预联想。可以判断,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必将会给类似矛盾的解决提供参考思路。所以政府在此事情上必然是先保持沉默,然后视事态发展酌情考虑介入。

  所以,达能如果真的采取实质性法律行动,那么其很可能会将一个简单的市场矛盾扩大为社会公众争议的话题,必然激发其他本土企业和消费者强烈民族精神的反弹。这样即使是达能打赢此次官司,也不能为其市场业绩增加多少分数。相反,娃哈哈倒是可以充分抓住此次事件营销的大好机会,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迅速创立一个新的民族品牌,唤起消费者的品牌转换。这,就是中国市场的江湖。  

  总之,达能和娃哈哈的这场纷争本身并没有太大意义。但我们营销人从这场纷争中可以至少得到两点有益启示,第一是中国本土企业亟待提高自己的战略管理意识和战略管理水平,第二是,外资企业到了中国市场,要学会利用潜规则为自己解决市场矛盾服务。如果我们不懂战略的话,那么养出再多的好儿子,都会背叛我们,只管冲着有钱的洋人亲热的喊“爹地”;而如果洋人到了中国市场,不善于利用潜规则来化解矛盾的话,那么, “不懂板”的他们,就会在市场上接二连三地踏进同一条阴沟。而露出阴沟的,只有他们死死攥紧法律文书的无望的双手!······  

  (注:原文发表在2007年6月的《销售与市场》糖酒刊,此处有一定修改和补充)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Q Q:151484828 ,MSN: d_x001@hotmai.com,联系电话:(027)63238325 ,电子邮件: d_x001@sin.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9篇)
*聚焦达能在中国的悄然转身 (2012-04-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冯启)
*娃哈哈“后院着火”,康师傅趁火打劫 (2007-08-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志起)
*宗庆后及娃哈哈的“悲情”公关得失 (2007-06-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崔溪)
*“娃哈哈与达能之争”带给营销人的启示 (2007-06-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刚国)
*娃哈哈、达能、乐百氏:谁的错? (2007-05-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阳翼)
*娃哈哈与达能股权之争:娃哈哈的N张王牌 (2007-04-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建幸)
*娃哈哈vs达能--民族情结与商业规则的较量 (2007-04-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文有、刘方平)
*娃哈哈达能决裂后的N种可能 (2007-04-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建幸)
*达能清洗乐百氏,娃哈哈农夫山泉同根相惜 (2007-01-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聂点)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6 05: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