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诊断茅台 7 上页:第 1 页 茅台的品牌价值没有放大 如果从茅台的销量和利润来判断,茅台酒仍是一个认知度很高,得到市场高度认同的知名品牌。这从茅台酒涨价后销量不降反升,就能得到验证。 比如,茅台酒2006年年初就曾提价15%,价格上涨之后,茅台酒的年销售不但没有因此疲软,反而有明显增长势头,2006年前11个月销售量达到8310吨,销售增速达17.46%,茅台酒出现了供不应求甚至频繁缺货的情况。 茅台酒2006年底在部分地区还曾出现过“断货”现象,笔者认为此次“断货”现象其实也是茅台集团的一种营销策略,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量所限。尽管茅台酒从根本上来说会存在产能限制问题,2007年3月1日起提价,提价前发生断货,难道是巧合? 应该说,茅台酒涨价后销量不降反升有市场“供不应求”的因素,但为什么消费者唯独对茅台酒需求这么旺盛?笔者以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品牌因素,茅台酒的高价营销策略紧紧维护了茅台“国酒”尊贵的品牌核心价值。 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茅台近些年来醉心于打健康牌、走平民化路线,我们却鲜见其有创新精彩的事件营销新篇章,更谈不上重现1915年、1972年事件营销的辉煌。 《中国民航》杂志2007年2月刊载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克良先生有关“茅台酒不但能治感冒,还能治许多其它疾病”的撰文。文中声称“ 茅台酒成了许多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终身不离的保健饮品”。此时的茅台在媒体上频频打健康牌,宣传茅台酒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对人的肝脏等有好处,“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茅台酒俨然成了健康酒的代表。 且不论茅台酒“能治许多疾病”是否涉嫌虚假宣传,笔者以为,单从品牌建设层面来看,茅台酒打健康牌实属下策。茅台酒是什么?它是中国的“国酒”,按理说,茅台酒厂的一切营销传播活动都应该围绕“国酒”的品牌核心价值去演绎。 然而,茅台酒打健康牌偏离了“国酒”的品牌核心价值主线,背离了茅台“国酒”尊贵、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长此以往,必将使消费者雾里看花,搞不清茅台到底代表什么,这将大大稀释茅台的品牌的价值。 其实,人们喝茅台酒,是想去体验“国酒”的尊贵与正宗,如果为了追求健康,完全可以选择医药保健品、饮食、健身等其它手段,为什么一定要喝茅台呢? 另外,茅台集团还推出了茅台啤酒、茅台葡萄酒等,这和消费者对茅台的传统认识有很大差别,自然难有购买的热情,所以茅台啤酒、茅台葡萄酒的销售业绩一直不甚理想。茅台啤酒在征战全国市场的时候,可谓屡战屡败,最终不得不龟缩到贵州当地市场。在茅台酒30多亿的销售额中,茅台啤酒、茅台葡萄酒以及其它浓香型产品,总共销售额还不到两个亿。 茅台集团应该明白,茅台在激烈的白酒市场竞争中之所以能保持优势,主要是因为其拥有“国酒”的桂冠,如果有朝一日茅台在消费者心中“国酒”印象已经模糊,茅台成为健康酒、科技酒、平民酒、葡萄酒、啤酒等等,那么,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茅台酒还有何优势可言? 其实,“以非凡的定力,持之以恒地坚持维护品牌核心价值”早已成为国际一流品牌创建百年金字品牌的秘决。那些国际强势品牌无不对自己的品牌核心价值“咬定青山不放松”。 可口可乐演绎“乐观向上,勇于面对困难”百年未变;万宝路的“阳刚豪迈”牛仔形象跨越了50年;吉利演绎其“男人的选择”达100年;力士请国际影星演绎“滋润、高贵”也有70年”。 据一份调查显示,耐克、可口可乐、IBM、宝洁等全球50大品牌中,品牌历史在55—100年的占32%;在25—55年的也占到32%。这些国际强势品牌,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几乎从不轻易改弦自己的品牌定位,从不放弃对消费者所作的承诺,品牌形象自然得以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历久不堕。 所以,茅台应该以滴水穿石的定力坚持维护“国酒”的品牌核心价值。这就意味着企业的每一次营销活动、每一次的广告传播都要围绕加深消费者对“国酒”品牌核心价值的记忆和认同上做文章,这同样会为其品牌作加法。 近几年,茅台酒面对竞争对手五粮液的攻势乱了方寸,没有借助“国酒”的优势资源进行阻击,却打出平民化的旗帜。伴随着“茅台也要开始瞄准老百姓的饭桌”的宣言,茅台集团先后推出茅台王子酒及茅台迎宾酒等中低档酒,将品牌从高端市场拉到中低段市场。既是“国酒”就应该至尊天下,然而茅台酒非要往价格战里钻,偏离了自己品牌核心价值的轨道,稀释了品牌内涵,也挫伤了茅台酒原有消费群体的忠诚度。 茅台内部管理亟待提高 茅台品牌知名度高,但自身制度的管理水平却不高,甚至存在着很大的欠缺。 据《东南早报》报导:泉州市区一家茅台酒专卖店被市民举报,之后工商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茅台专卖店里真假混杂,假茅台酒和真茅台酒摆在一起,同样卖368元一瓶,而这些假茅台酒的成本可能只有区区几元钱。 有意思的是,在茅台大本营销,茅台专卖店也在大卖假茅台。根据金黔在线消息,一位消费者在茅台专卖店一口气买了12瓶飞天茅台,然而请客时却被喝出是假的,令他尴尬无比。经过质监局认定,该消费者买的确实是假茅台,接下来在专卖店中也查出了更多的假茅台。 这些只是细枝末节。在互联网上搜索“假茅台”关键字,就有上万条相关信息可以查询。当然,一方面是不法商贩受利益驱使,以假乱真来谋取暴利,另一方面值得思考的是,来自茅台专卖店也同样充斥假酒,这其中茅台集团难逃责任。 换个角度看,假酒并不仅仅发生在茅台身上,剑南春、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同样有很多假酒混迹于市。问题是,茅台作为“国酒”,甚至闻名世界,这种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在专卖店,将使茅台品牌大打折扣。 一个好的产品,需要企业在打造出知名品牌后不断维护。在维护品牌过程中,消费者才能感受到品牌和服务的价值,才能让消费者体验到品牌的内涵。 肯定地说,自己的专卖店出现假酒丑闻是出乎茅台集团意料之外的事情。然而这也说明茅台集团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警机制,在制度建设方面显然滞后一步。一个品牌需要强大的后台体系支撑,不仅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服务、制度、理念、文化等,这些是打造一个知名品牌的必备要素。 至少目前,茅台的地位还是无人撼动,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茅台存在的诸多问题:面对市场的竞争,急于打造茅台多品牌系列却毫无建树;历史上最有名的营销事件被茅台自身人为的减弱了;拥有知名品牌但缺少营销创新手段;内部管理漏洞导致专卖店假酒事件频出,茅台品牌声誉受损。 品牌、管理、营销三个层面是茅台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否则,今天的茅台只能散发出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怒掷酒瓶”的余香。(原载《成功营销》2007年第6期)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