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无间道”式公关营销 7 上页:第 2 页 三、北极绒“鹅”立市场 背景:1995年~2000年的较高利润率吸引了很多行外企业加入到羽绒行业,企业数量和产量剧增,据统计,当时的羽绒企业数量不低于2000家。但原料价格回升20%,加上30%的积货,再加上“暖冬”现象,这些矛盾都使得羽绒行业在2001年有重新洗牌迹象。那么,对于初来乍到的北极绒,如何突破这一营销困局? 契机:当时市场上的羽绒几乎以“鸭”为主,消费者也对鸭鹅缺乏分辨能力。 做法: 1、北极绒播出央视广告:“到底是鹅好,还是鸭好?”主持人的话音刚落,抢答的小男孩开始讲述鹅绒优于鸭绒的理由。当小男孩以那句名言——“地球人都知道啊”收尾时,旁边一只大白鹅立即站起来昂首高鸣,表示赞同,灰鸭子则老老实实地趴到了地上,一声也不吭。 2、南极人委托公关公司迅速采取措施,给予反击,在新民晚报就刊登了一篇《扬鹅抑鸭无必要,“鹅鸭之争”风波息》的文章,希望尽快收尾。 3、一些媒体认为,“鹅鸭之争”系低层次概念炒作。 4、羽绒专家认为,一般来讲,鹅绒在各项指标上优于鸭绒。 效果:北极绒挑起的“鹅鸭之争”,不仅在媒体上出尽了风头,而且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据2001年羽绒行业调查,北极绒与南极人在品牌知名度上不分伯仲。 点评:“鹅鸭之争”确实属于低层次概念炒作。从消费理念来看,大多数人认为购买羽绒服图轻便、暖和,而且绝大部分消费者也根本没有办法辨别羽绒服是鹅绒还是鸭绒。所以,羽绒服市场肯定不会买“鹅绒炒作”的帐。以当时北京为例,仍以鸭绒制品为主,没有出现预期的“追鹅族”。但从传播意义上来看,这次“鹅鸭之争”,足够称得上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为北极绒成功突破营销困局铺平了道路,加上后来赵本山的代言和一系列事件营销,奠定了北极绒在羽绒服和保暖内衣市场的地位。 启示:超常规的成功,需要精心思考超常规的目的。北极绒挑起的“鹅鸭之争”,并不是要达到“鹅”替“鸭”的市场效果,而是为了走出营销困局,打出北极绒的品牌知名度,从这一点来看,北极绒达到了自己期望的目的。 所以,“无间道”式公关营销的真谛就是将自己置身于“内鬼”的角色,以消费者利益为导向,公开对外揭露行业的伤疤,痛陈行业的罪状,直指竞争对手的死穴,从而敢于打破无间地狱,敢于对行业的黑幕说不,敢于“冒行业之大不韪”。 应用“无间道”式公关营销的几大关键点 “无间道”式公关营销是为了达到非常规的目的,而采用非常规的营销传播技巧,不仅要求企业要有非常规的勇气,而且要求企业本身要“行得正、坐得直”。所以,这种营销技巧尤其适合哪些有技术有实力且运作非常规范的“后起之秀”,打破行业的“潜规则”,从而赢得非常规的发展。当然,企业在应用这一公关营销技巧的时候,须注意以下几大关键点: 1、“无间道”式公关营销的核心是以消费者利益为导向。如果企业失去了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无论策划得多么精妙,执行得多么周到,其结局肯定只能失败而告终。当然,消费者的支持力度跟企业触动消费者的利益直接挂钩,利益大,则支持力度就更大,反之则小。这也是为什么北极绒不可能达到“鹅”替“鸭”的市场结果的根本所在,因为从羽绒服的最大功能——保暖功能来看,鹅鸭都差不多。 2、第三方权威观点是决胜战局的关键点。如果将“无间道”式公关营销比喻成一场官司的话,那么应用这一技巧的企业就是“原告”,对立的一面就是“被告”,而第三方权威观点就是这场战局的“主判官”,将直接决定战局的胜败。所以,应用“无间道”的企业,一定要充分掌握最权威的第三方观点,甚至是报告。 3、媒体是战场,舆论是左右战局的又一关键点。确切地说,“无间道”式公关营销是一场新闻战、舆论战,权威的媒体及其舆论不仅会极大程度影响消费者的态度,更直接左右着战局的“熟成熟败”。所以,企业一定要确保权威的媒体及其舆论要站在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4、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能力。这是考量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一次集中练兵。当你挑起某一争端的时候,或许你比竞争对手考虑得更加充分和周到,但是难免会有一些不甘失败得竞争对手会在背后恶意攻击,这就需要企业要有极强的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能力,能够临危不乱,泰然处之,化危为机! 银虎,中国著名公关营销实战专家。MSN:yhqm2005@hotmai.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