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培训为何“叫好”不“卖座” 7 上页:第 1 页 培训作为一种让企业人员接受后天学习机会的再教育行为,应当是培训双方达成双赢效果的。但我们不排除企业培训的盲目和跟风,难以剔除培训教材、培训机构和培训师的鱼目混珠。但更多的却是企业在有培训需求时,要时刻擦亮眼睛,更多了解企业自身的培训需求和外部培训机构及培训师的实力、背景及效果。而要改变培训这种叫好不卖座的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全面客观地收集培训需求信息。培训需求信息包括两个方面,即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个人信息。企业的培训必须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但是也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情况,如员工的知识技能现状、兴趣爱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等,只有同时兼顾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实际情况,才能使培训成功。 2、培训内容要“适用”,一定要跟企业的战略和员工的岗位要求结合;培训是紧跟着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及员工的岗位需要走的。企业负责培训的人员在选择培训内容是要根据不同的层级、不同的员工而选用不同的培训机构和培训教材。同时这些内容必须要符合企业中、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符合企业文化与员工认知的需求。要把课程变成项目,不要简简单单的做课程,要内外结合,一定要总裁或者董事长进行第一讲,分阶段进行,持续强化。 3、制定与实施周密的培训计划有助于企业有条不紊地开展培训,提高培训效益。有一份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国内真正有系统培训计划的企业还不足50%,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对培训缺乏计划概念,这对培训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为此,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的总体计划,考虑企业的培训需求与可能,确定企业培训的总体目标,并将其分解成若干分目标,再根据分目标的要求,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分别轻重缓急,配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确保计划的贯彻与落实。 4、学员要“会用”,只有会用才能最终用于工作实践中。在这个环节,需要投入时间来让学员练习和实践作保证。“知”和“行”完全是两回事,理解认同甚至很兴奋都只能算“知”,只有应用才是行。就像烧开水一样,如果只烧到99度,即使差1度还不能称作开水,喝下去同样会闹肚子。有一些培训就像放电影一样,一两百号学员,老师只有讲课,没有什么互动,更谈不上练习和实践了。 5、不能随意压缩培训课程内容与时间。而很多企业的培训经理往往对老师说:“能不能将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半个小时讲完?”当然可以,但只能是一个选择快进!试想,当一部时间为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大片,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被播放完了,事实上是找不到真正的“受训”后感觉的。 对培训来说,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保证,是学不会的,学到的只是“知道”而非“掌握”,结果是学员是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一上手就只有两个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往往是“讲者激动、听者感动、下来后就是不动”。 6、将培训的成果进行有效合理的转化。如果说培训没有用,那只有一个原因,培训没有去用。企业实施培训,当然是希望受训员工能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去。再好的培训如果不去应用,就是对培训投资最大的浪费!但有研究表明通常只有10%的所学被转移到工作中。可见,作好培训转化工作对于提高培训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适用、会用、应用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交集,才能构成一个有用的培训。 所以很多时候,在公司人力资源决策会上,或者整个公司战略决策会上,人力资源部或培训经理,往往是被缺席审判的对象。最后总结来总结去,就变成培训变成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培训工作如果做得不好,就会“认认真真走形式,辛辛苦苦挨批评”。 目前的企业都在创建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制定长远的培训目标和规划,引导员工通过终身学习实现自我价值,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有效机制,所以,培训必不可少的被提到人力资源部和企业的议事日程上。企业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培训往往会成为一种纽带。在当今都在关注培训、倡导培训和运用培训时,培训应当得到领导和员工的普遍重视,员工有参加培训的欲望和动力,但企业的培训组织者非常关键,而培训后的效果监察与运用评估也至关重要,即达到“知”、“行”合一才是企业重视培训并且能够进行培训投入的关键。 当企业员工在享受培训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时,让培训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也让培训既叫好,也卖座! 王运启,本名王运齐,被业界冠以“中国营销第一诗人”的美誉。多年致力于企业管理和产品市场营销的思考与研究,以敏锐的洞察力,洞悉市场营销风云;中国多家知名网络媒体和主流报刊专栏作家和特约撰稿人。作品有诗集《西域行者》、《青春手语》,营销作品集《中国营销深度思考风暴》、《营销褪变哲学》等。陆续经历了营销、企划、杂志编辑、人力资源管理等职业。关注领域:品牌战略、营销突围、文化发展、管理提升等。联系方式:wangyunqi99@16.com,MSN: wangyunqi995@hotmai.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