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主题和对象双双调整,一次紧迫的培训危机应对之策 7 上页:第 1 页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员工的构成(高龄化、低学历)及没有受训的经历,这就给本次培训提出了进一步的挑战:1、讲理论他们可能不感兴趣或者根本就听不懂,并由此产生反感;2、课堂讨论也许得不到学员的附和,积极的参与可能更是一种奢望;3、课堂纪律将很难以保证,进进出出、交头接耳、电话铃声极有可能不断,这些问题如何克服?4、员工中不少是施工工人,个别的还是“刺头”,有没有可能存在着在培训时被起哄或者“叫停”的现象?此外还有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培训时间就在眼前,预留给笔者的时间已经不多,而整个课程则需要重新开发。看来,这是一个棘手的单子! 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迎难而上决不屈服的劲头战胜了放弃的观念。针对以上的调研情况,笔者最后决定对整个课程结合学员的实际作如下思路性开发:1、整个培训课件将以故事和图片为主导,话语要具有现代感、时尚性和娱乐趣味性,尽可能淡化理论性的说教,要以最通俗的,以员工最为熟悉和最接近的人和事作为培训的基础,让学员们感到很近、很真实;2、以不同的纪念品作为学员参与讨论和主动发言进行思想交流的刺激工具,比如笔者出版的《考验:危机管理定乾坤》书籍、咖啡杯等都纳入了赠送的范围;3、课前通过讲义、通过黑板及课堂培训时的投影提醒,强调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和注意细节,强化学员的纪律性认知和配合;4、与客户行政人事部联系,培训结束前将对培训内容向学员做书面考评,作为绩效考核的一种参考依据。总之,在培训前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突发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预防,做到“未雨绸缪”,那么现场才能够从容应对。 当花费了两个白天一个通宵开发而成的《企业员工危机意识的培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课程顺利实施并结束,笔者在最后说出“谢谢”二字的时候,100多人的会场响起了真诚的掌声,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培训成功了! 整个课程基本按照预想设定的目标进行,甚至连交头接耳的现象都没有出现,更多的是看到学员们时不时的在讲义上做一些认为有价值的信息的记录。如果这次培训有不足的话,那么就是互动讨论的内容实在无法调动起来,由于是第一次参加培训不敢说、说不好、怕说错的心理作崇,学员们哪怕有奖励也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最后只好把一些设定的课堂讨论内容临时进行调整。整个培训最终实现了“软着陆”,客户很满意,并很快的企业启动了被推迟“危机管理策略”的培训。 庞亚辉:上海卓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顾问。国内知名营销咨询、家电问题研究、品牌和危机管理专家。著有企业危机管理专著《考验:危机管理定乾坤》一书。即将出版《品牌长青》、《工业品营销》等书籍。为东方卫视、第一财经频道、CNBC等电视机构商业财经类栏目特约专家,多加知名经营管理类杂志签约专栏撰稿人,培训机构签约培训师。欢迎联系沟通,电子邮件:flagflying@vip.sin.com,13341921106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