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绩效考评,考什么? 7 上页:第 1 页 二、如何评价员工的优劣? 在企业里做绩效考评的时候,通常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考评结果出来了,有一个大家认为不错的员工,考评结果却是很低;大家认为这个员工不怎么样,但他的考评结果却很好。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诸多原因:比如说,打分的人凭主观、凭个人的好恶来打。那打分的人为什么会凭他个人的好恶、感觉给出不同的结果?这可能跟个人的关系、人际关系有关,也有可能打分者认为这个员工在某些方面就是好。即使我们平常来评价一个员工优劣时,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标准,有的人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评价,有的人是以技术角度来评价,有的人是按人际关系来评价,有的人从他的执行力、遵守制度来看。这些不同标准往往会导致这种情况:某某人觉得这个人不错,但考评的结果不一定很高。就是说,这个人看他的时候有一个标准,公司评价他的又是另外一个标准。这就引申出来,我们的考评指标到底怎么定? 站在公司的角度来考评某位员工,标准只有一个:看他对公司的贡献如何?如何衡量他对公司贡献的大小呢?就要看他对公司给他下达的任务,完成的程度如何?如果公司给他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站在公司的角度,他就是一个好员工,也有可能某个员工觉得他不好。以财务经理为例,站在公司角度,就是让他来卡预算、压低费用的,有一个员工,他去报销一个东西,可报可不报,擦边球。到财务经理那卡住了:“这怎么能报呢?”这个员工就说了:“这个臭小子,就他是公司的人,我们都不是,什么东西?”他的结论是什么结论,财务经理不好!站在公司角度看,财务经理是一个好员工。如果让这个人评价,这个财务经理就不好了!而我们做绩效考评是为了公司而考评。所以考评员工到底好与不好,绩效成绩如何,就是看他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如何。如果要对员工实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就有一个前提:他的任务分配、责任体系要相应建立起来。任务要分配得合理、科学。有了这个分配之后,就来看该员工到底完成任务如何?完成得好的就是好员工。 为什么我们今天谈这个话题呢?我发现,好多企业不这么考核员工,他们怎么考核员工:工作态度好不好?能力、业绩好不好?或者叫德、勤、能、技,全公司上上下下都是一套表,而这套表是没办法衡量的。“你凭什么说我工作能力不强?凭什么说我态度不好?”这些是很模糊的东西,当这模糊的一套东西没有办法衡量的时候,作为一个考评者,他就会以主观来考虑了,当他没有站在公司的角度来考虑的时候,他潜意识的就会按照他自己的观点来衡量。可能张三很看重技术,他就以技术来衡量,王五就不好。那另外一个经理,更看重公司制度,他就从制度来考虑……因为公司给出的德、勤、能、技没有办法来客观衡量,这时候只好用不同的标准了。这就造成了“近期效应”、“居中效应”、“关系效应”。所以,考评要先看他干什么,他的职责是什么,你就考核什么;他的任务完成的是什么,你就考核什么。 另外,公司重视什么你就考核什么。这样才能把公司重视的事变成员工的行动。这就是考核的目的,考核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员工做得好吗?同时,是站在公司的角度来衡量这些。 如何评价员工的优劣?只能按他干什么就考核什么。这个和我们前面如何考核一个好公司怎么样接轨呢?我们看好的公司是利润来体现,公司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安排每一个岗位工作的时候,是根据公司的需要来安排,公司就是需要把销售额做高,把采购成本降低、制造费用降低、财务费用控制住、销售费用降低、在合法情况下把税收降低等等,这就是目的,公司就要根据目的给每一个岗位分配任务。如果每个公司都是根据这个来分配任务来做事,看他完成得如何来考评,这样不就达到了公司目的吗?而“如何考核员工”,就是根据他做的工作表现如何。 三、一个关于考评司机的案例: 有些员工的考评,不太容易采集到客观的信息,比如要考评某公司的司机。 曾经给一家客户企业做完内训,公司派其司机送我们回家。那位司机在半路上接了几个电话,然后饶了个大圈去接他的一些私人朋友去了,耽误了我们不少时间。 如果考评司机的某个干部电话来问我,我不一定在。即使我在,接到他电话,我也可能故意不说实话,如果说实话,这个司机可能被炒掉了,我跟他之间又无怨无仇,只是被他撂在那半个多小时,担心受怕一下,心里有怨气,想想也就算了。就会说“还行,还凑合”,顶多就这样。 所以,公司要客观考核,则要制定一些客观描述的考评表,而不是靠考评者主观意识来说。另外,何时发放考评表也有讲究,假如事后发邮件给我,我不一定愿意回,因为那会占用我时间。那这张考评表如何能收集到意见,如此就有问题了。比如可以这样做,上车就给乘客发一张表:他几点离开公司的?几点下楼的?见面时有没有向你问好?你等待有多长时间?走的路线如何(有没有经过**路线)?带人了吗?有没有问你应该停在哪里?下车的时候停在你家门口了吗?有没有为你开车门?有没有超速行驶?中途有没有去加油?走的时候有没有面带微笑的说再见?中途颠簸时有没有提醒你?等等。这些就是司机的工作规范,也是他的考评指标表,也是数据来源。 所以考评的前提就是要制定这些工作规范,没有这些规范、工作任务,你拿什么来考评呢?缺乏工作规范,是目前国内服务行业的一大共性,要做好绩效考评,必须完善这些,否则,绩效考评,考什么 曹子祥,管理学博士,最具实力的实战型、最受企业推崇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2005年首届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成果银奖”获得者; “2004年影响深圳咨询业的二十位风云人物”之一;2003年度“最受欢迎培训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EMBA教材撰写人;多家知名企业高级管理顾问。多家报刊、网站、电视台、电台的人力资源管理专栏撰稿人和主持嘉宾,发表文章110多篇;曾被《商界名家》《南方杂志》《新资本》等多家杂志社报导过,并多次受邀北京《前沿讲座》电视栏目、深圳广播电台做管理主题的嘉宾。 smilycheng@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