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寻找中国企业经营的终极困惑 7 上页:第 1 页 中国企业最大的问题是缺执行吗? 从2004年开始中国企业理论界谈的“执行”,吻合了相当一部分企业家,认为自己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内部对于企业领导人的意图执行的不够坚决。事实上我们现在谈的执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以前说的是管理实施问题,现在洋化一点说成是执行的问题,两者之间并没有核心的差别。 盛世六合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战略制订+企业的执行能力,执行问题弱确实是当前中国企业普遍的一个大问题,但不能就因此认为中国企业最大的问题是执行能力不强。 首先,执行力就是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涵盖企业营运体系的方方面面。要具备出色的执行力必须建设一支专注于目标、有实际能力、具备专业化素质、有严格纪律的高效的队伍,同时要有一套非常良好的企业运营流程来保障实施。企业的执行力是企业内部某些因素外化的结果。要提升执行能力首先必须提升企业综合的管理能力。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存在执行不力的种种问题,或者说中国企业90%以上的企业在管理上的能力是欠缺的。中国企业要提升执行能力或者说管理实施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愿望,而且执行力也是必须要在经营中不断提升的一个能力,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系统的工程。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提升执行能力就如同要提升企业的利润的口号一样,确实是每个企业的追求和奋斗的方向,但对于当前的中国企业来说,这个“水桶”要补的短板太多了,并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中国企业实际问题。 其次,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战略和经营的紧密连结,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仅仅掌握怎么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比较灵活地采取相应战略,提高自身能力,建立起长远的竞争优势,并在竞争中胜出。 大多数公司不仅没有战略重心,连企业内部的经营方向也没有取得共识,以致于企业优先顺序经常改变、企业内部彼此竞争的项目滥用资源、潜力雄厚的构想被草草放弃、所谓的核心事业定义不断改变,让投资者及员工感到困惑。因此,当我们看到许多公司每年、甚至每月检讨策略决策时,也就不用大惊小怪了。 事实上,相对于执行力,企业的战略应该放在更高的层面,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困境绝对不是在于执行的不够坚决和彻底,如果企业经营者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只知道如何正确的做事,放开手脚可能更加危险;很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还在不断的犯各种低级的错误。 中国企业向西方管理全面学习可以吗? 管理永远没有标准的处方,我们向西方要学的是他们的方法论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而绝对不能是寻找一个拿过来就可以用的工具。 可以说当前是一个西方管理时尚泛滥的时代。前两年大家还在考虑“基业长青”,研究“执行”,最近又流行“蓝海战略”,大家纷纷在寻找自己的“蓝海”,想知道如何才能找到它。我们可以确定的说这些概念绝大多数无助于业绩提升。很多企业迷惑于各种管理时尚,却不得其中的真谛。 中国企业当前阶段的问题与西方企业的问题迥然不同,如果只是盲目照搬,必然导致水土不服。任何一种管理理论只有放在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下去运用才有其生命力。 首先,中国和美国的市场环境截然不同,绝对无法按照美国当前的管理思维来要求目前的中国企业。在美国每个行业被三五个品牌所垄断,美国的农场主除虫的时候找除虫的公司、收割的时候找收割的公司,市场已经细分到这个程度了而且非常的规范,但目前中国市场处于转型期,政府监管的缺位、消费的不成熟、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冒牌盗版盛行,中国市场和欧美西方国家的市场环境有极大的区别。 中国目前销售的防盗门绝大部分产品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国家制订了防盗门的相关标准后,就有部分企业换个名字推出了安全门,这种安全门外观和防盗门几乎一模一样,只是钢板薄了,钢板之间的材料改成蜂窝纸了,生产成本可以低两三百元/每扇。你防盗门有国家标准,但安全门就没有国家标准了,企业换个名字企业想怎么生产就怎么生产,现在这种门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最早做这种门的企业如今都已经是行业内的领导品牌了,而一直老老实实经营的企业却一再失去市场机会,到最后也只有被动的跟进生产安全门。上述现象不仅仅只是发生在中国的防盗门产业,在其他行业也普遍存在。 其次,现在各种管理专家和媒体不但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尊位,也承载商界海量的管理理论和宣传,同时还是提出“向西方企业管理全面学习来解决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卖力的啦啦队。商学院、中外管理咨询机构、管理权威和媒体出于各自的认识和目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强烈的利益诱惑和争取客户的竞争压力下,就象好莱坞编剧一样,各种“品牌”、“核心竞争力”等管理概念层出不穷,有一段时间说家族企业,有一段时间说核心中层、有一段时间说多元化和专业化、有一段时间说核心竞争力等等。有一段时间说家族企业要发展就要依靠职业经理人,结果是职业经理人出卖了企业。 对于当前的中国企业来说,即使认同向西方管理全面学习,但也会面临着学什么内容,怎么学的问题。况且在西方并也没有一套适合所有企业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管理上的挑战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永远找不到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从中国企业的根本问题出发去思考、去探索,就始终不会迷失方向。 当前的很多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具体的实际问题,如市场竞争问题、核心技术缺乏问题、产品开发问题、核心中层激励问题、组织结构问题、发展模式问题、物流问题、应收帐款问题、企业凝聚力问题、企业形象问题、企业文化问题、产品结构问题、生产成本问题、人才引进问题、广告战略及手法问题、销售形式、销售管理、销售技巧问题,企业融资问题、企业长期行为和短期行为问题…… 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企业普遍还存在严重薄弱环节,大多数中国企业要迅速具备上述问题的解决能力是不可能的,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都还在摸索的阶段,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这场痛苦的蜕变。 企业的运作应是有机的统一体,单从一、两方面下手很难解决企业长治久安的问题,而且,你若不清楚自己的企业目前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市场环境下,不清楚企业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惯性中运行,仅靠一两个点子、技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是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经营哲学。 在中国,有海尔、华为、联想等很多优秀企业,它们的管理实践和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范本。我们认为在企业当前中国经营过程中关键是把握好以下四点: 在保守(企业一定要稳健、每个企业只能死一次)和创新(持续的变革和创新)、在现在(做好主业、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适度多元化,加快积累、壮大发展)的过程中寻求平衡。至于现在谈的很多的一些技巧和招数都只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方法和手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