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深度借鉴“川酒营销经验”

深度借鉴“川酒营销经验”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8-08, 作者: 万兴贵, 访问人数: 3273


7 上页:第 3 页

  ◆创新者的标准——“泸州老窖”的品牌整合

  作为中国最早的“老四大名酒”之一和有着“浓香鼻祖”尊称的“泸州老窖”,在整个四川酒量变过程中,难免显得有些“失落”和“失宠”,并没有因为历史、文化、产品等本身个性化的资源优势而迎来“名酒井喷时代”。但随着2004年新领导班子的走马上任,“泸州老窖”仿佛找到了“春的甘露”,2004年其重点打造的高端白酒品牌——“国窖·1573”增长快速,并日益承担起利润支柱。

  在这个“回复过程”中,“泸州老窖”其实给了我们很多思维和借鉴,包括如何利用资源优势,集中提高品牌竞争力?如何实现“主品牌”与“副品牌”的协调发展?如何发现未来利润增长点------等等?

  其实,泸州老窖推“国窖·1573”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为什么在2004年才迎来高增长?其实,这里边有一个浅显的道理,即品牌,是一个积累过程。当品牌竞争力凸显时,市场效应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良表示:“泸州老窖有悠久的历史,酿酒文化和技艺底蕴深厚,特别是国窖·1573品牌推出树立了泸州老窖超高档品牌形象,适应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各类精英人士对高品味白酒的需求,国窖·1573已经成功人士消费高档白酒品牌的首选,这将极大的推动泸州老窖产品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公司已经形成年轻人的技术人才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营销人才队伍。高管层稳定,充满信心,这是泸州老窖在整个白酒行业能够进入更好发展的基础,也是竞争优势所在”。

  泸州老窖集团的“品牌瘦身运动”,可能是效果最明显的企业之一。突出“泸州老窖”的主导品牌地位并重点予以保护,其实就是回归品牌核心,也是回归品牌竞争力优势地位。“泸州老窖”在全国白酒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很明显,一直以中国老四大名酒沿袭至今。但由于产品过度集中在中低档市场,受白酒市场近年来高额的税收和市场竞争成本上升的影响,中低档产品市场的利润实现受到严重的影响。如何走出这种“利润困境”?泸州老窖依托于“品牌瘦身”,将主要精力回复到“泸州老窖”系列上来,并重点向中高档产品市场拓展。其中“国窖·1573”的增长效应日渐明显。目前,以“国窖·1573”为代表的中高档产品销售额已经占到55%,中低档产品占45%。2004年,国窖·1573系列全国销售477吨,销售收入2.99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91%,成为泸州老窖名副其实的利润增长点。

  围绕中高档市场做文章,“泸州老窖”因为“国窖·1573”的成功探路,其意图愈来愈明显。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沈才洪表示:“国窖·1573酒为代表的中高端产品得到市场认同,已成为公司利润主要支撑,未来公司根据国际化消费潮流与顶级的洋酒品牌商和生产商合作,打造中式的中高端的洋白酒”。

  针对泸州老窖未来的发展,张良总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通过对市场网络的立体化建设,优化经销客户资源,通过塑造国窖·1573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国窖·1573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恢复泸州老窖特曲的品牌形象,使泸州老窖特曲的量价逐步上升,建设一定数量的战术性品牌,抢占市场份额,扩大销售收入,摊薄销售费用,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目前,泸州老窖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包括股权激励计划在内的一缆子方法,进一步优化泸州老窖股权结构,促进泸州老窖的竞争力增长。  

  ◆挑战者的权益——全兴集团的“水井坊高端之路”

  在国内的高端白酒中,“水井坊”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品牌,正是因为有了“水井坊”,中国的高端白酒市场才显得如此热闹,而“水井坊”则以其“穿越历史,见证文明”的摄人气魄成为高端白酒的一面旗帜。

  自2000年8月水井坊在广州上市,迅速拓展华南市场,成功导入了北京、上海、山东等重量级市场,进一步扩展了海南、湖南、广西、云南、河南等区域市场,成功登陆港澳台、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水井坊”已经成为白酒业的一个“奇迹”,成为白酒业津津乐道学习和借鉴的“标本”。

  笔者以为,“水井坊”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前瞻性思维的颠覆运动”。准确的市场趋势把握、细腻的市场策划和执行、强大的资本支持力和团队执行力,确保了“水井坊”的成功是一种必然趋势。

  据资料显示,“全兴股份”200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366%的增长,这一业绩的取得正是受益于高档品牌“水井坊”的成功运作。全兴,作为我国最著名的白酒生产企业之一,品牌价值和行业垄断优势相当突出,其主导产品“全兴大曲”多次获得“国家质量金奖”、“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酒”称誉。但受白酒业税制调整的影响,以生产中低档酒的全兴集团,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何突围?如果仅仅寄望于政策的变革和优惠,很可能是“坐等死”。但全兴集团走的是“主动出击”,将目标锁定在了“高档酒”市场上“突破”。最终依托在“水井街酒坊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有“中国白酒第一坊”美誉的文化基础上,以“水井坊”为品牌,强行进中国高档酒领域。经过近5年的运作,“水井坊”完成了最初的使命,以“中国高档酒品牌”支撑起了整个全兴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2005年上半年酒业销售收入高达2.6亿元,产品毛利率高达80.29%,呈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

  笔者以为,“水井坊”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它细腻的战略规划,永比它精细的战术重要。在分析当前高档白酒市场竞争环境后发现,除了“茅台”、“五粮液”等老牌高档白酒之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档酒竞争者品牌。将自己定位为“竞争者品牌”之后,“水井坊”自然明白了它要面对的竞争者是谁?于是针对竞争者品牌的战略性对比分析和战略定位随即展开。老牌高档酒尽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占位”仍然很重要,但陈旧的包装和缺乏创新附加值,已经越来越让消费者有些“动摇”,于是以酒文化为载体、以发掘酿酒历史为依托,“水井坊”较传统老牌高档酒,注入了更多新的消费品位,新烤花包装工艺的运用、消费群体的细分、营销手段的创新,一切都围绕“高档酒竞争品牌”这一战略定位展开。

  其实认真分析“水井坊”的成功,不难看出“战略”先于“战术”的重要性。作为以“高档酒竞争品牌”定位的“水井坊”,就品牌和产品成功战略而言,至少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第一、以“中国白酒第一坊”,突出“水井坊”以历史的、文化的、文明的(这在“水井坊”的平面广告、营销促进中完全可以看出,这就是“战术”的运用问题),强调“第一”的战略地位。第二、就是以“真正的酒”标榜自己是“高价酒”的战略抉择。或许我们曾经怀疑过“水井坊”凭什么一瓶卖600多元?但作为以“高价酒”来诉求真正高档酒的“水井坊”,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高价酒”的传播和推广,相反坚决的“战术”执行,日后却完成了高价酒这一“战略”的确定。

  2000年9月8日,拌随广州花圆酒店的一声礼炮,“水井坊酒”以其独特精美的包装和500—600元/瓶不等的高价位,带着“中国白酒第一坊”的宏伟旗帜成功登陆和进攻中国高档白酒市场。

  第一:定位于文化酒。以“水井街酒坊”遗址发掘为契机,以“水井坊”600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为题材结合先进尖端分化技术、精密微生物菌群和现代包装设计艺术,将“水井坊酒”推向文化艺术精品和文化白酒极品的境界。

  第二:在包装设计上,“水井坊”突出历史感与文化感的完美有机结合。以考古发现的井台造型和六棱圆底展示,烘托文化氛围;外观则采用雅黄色调,以和风细雨的方式由远及近,款款而来,给人以親切醉人的美感。凸现“高贵、典雅、华丽”之品牌个性,在内容与形式、历史与潮流的完美结合中,找到了“水井坊”独特的生存空间。

  第三:在营销传播策略上,突出文化营销、品牌营销与实物营销相结合的整合营销,一方面以文化营销为核心,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引导消费者认识产品和品牌的物理特性和文化内涵,利用品牌文化的双重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将“文化营销”、“公共关系”、“事件营销”和“广告行销”等众多传播手段,整和在一起,切实传播“中国白酒第一坊”和“水井坊——真正的酒”一个共同的“声音——水井坊”。同时积极塑造渗透“水井坊”文化型经销商和推行“水井坊”营销理念,以终端营销为核心、积极帮助经销商开拓市场。再一方面,积极构建以“水井坊”品牌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氛围、使每一个员工和经销商都以“水井坊”和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酒文化为荣耀,形成自我归属和理想价值取向的一致认同。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水井坊”成为继“茅台”、“酒鬼酒”之后又一个高端文化酒品牌,在中国高档白酒市场已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挑战者的权益,“水井坊”成功登陆“高档酒的诺曼底”!

  (■欢迎与作者交流和沟通!作者万兴贵系万杰·千策品牌&营销顾问机构首席顾问,中国酒类行业高端影响力杂志—《酒类营销》总策划兼总编辑。同时兼任“贵州董酒”、茅台集团“百年盛世”、“小熊猫”、“小酒保”、“贵州王”等品牌、茅台镇“乡巴佬酒业”、泸州老窖“天意喜”等品牌顾问;贵州茅台酒·高尔夫会员营销总策划;长期致力于快速消费品营销实践和理论专业研究,著有《不同于教科书的营销观点》,擅长协助企业品牌和营销成长!联系电话:13985419927  E-mail:market-drinksgz9@16.com,wanxinggui@16.com)

1 2 3 4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川酒受震,影响几何? (2008-05-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凯胜)
*四川原酒企业如何渡过转型期? (2008-05-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玉增)
*捍卫川酒 (2007-06-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足奇)
*川酒绑架糖酒会 “挟天子以令诸侯” (2007-04-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冯启)
*剖析川酒“四大天王”的品牌营销战略 (2004-11-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玉增)
*川酒谋求新突破 (2004-07-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作权)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