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战略多元:职业经理噩梦的开始! 7 上页:第 1 页 于是项目的大跃进开始了,10月末筹备,11月份就生产,12月1日正式销售。期间司马和刘总很多问题出现分歧,销售任务就是一个主要问题。当初刘总为了劝说老板上马新项目曾夸下海口:12月份产品肯定能上市并能销售400万,当月即实现15%的利润。而刘总要求司马大力度在冰淇淋渠道销售,甚至强令其冰品搭赠速冻产品。同时要求司马重视团购开发,当月实现60万的团购任务,并在本月内进入沃尔玛、家乐福、大福源等所有的KA类超市。司马对这种哥得八赫似的妄想销售法十分气愤,针锋相对的对刘总说:“团购是个积累渐进的销售过程,你让我到哪里这么短的时间内找这么多团购客户。而连质检报告都没有,你让我们怎么开发这些国际卖场?而且这些超市的采购总部都不在A市,一般谈判到批准周期大约在1月甚至更多。”刘总没有想到司马会顶撞自己,扔出一句“想办法,多沟通!”就结束了谈话。 果然如司马预料的那样,刘总到老板那里告了司马一状,言之司马消极怠工,不配合工作。老板找司马谈话时不断告诫司马:“不要用不变的眼光看问题,很多看似无望的事情,作起来有时未必那么艰难。凡事多动动脑子,想想办法。” 司马的沮丧到了极点,但也无可奈何,他知道多蹇的苦难生涯才刚刚开始。果真王之也不断发难,和他多次谈话,大意是他也开始支持速冻食品的项目了,但冰淇淋是公司的基础和命脉,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虎头蛇尾,把大量精力用在新项目上;同时他不赞同用更多的冰品渠道,特别是A市以外的分公司和代理的渠道。令司马无奈的是双方两个老总在酒桌上剑拔弩张,私下里也积怨颇深,小动作不断。比如每周一上午9点双方事业部都开例会,要求司马必须参加,弄得司马不知该参加哪个会议,无奈只好诉诸老板,老板协调后总算解决了。老板最后支持王之沿袭原例会习惯,这又让刘健仁相当不高兴。这一系列的困惑让司马异常苦恼,愁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 借酒消愁之余,有着多年职业经验的司马渐渐沉静下来:既然已无退路,那就只好背水一战,积极面对了。于是司马不顾王之的反对制定了针对冰淇淋事业部销售人员的速冻食品销售考核机制和薪酬机制。他发明了一套很有效的机制,把两项考核充分的结合起来。即原工资体系不变,新上马产品区域经理按任务考核,业务员按件提成,同时年底工资和晋升都参照二者的整体业绩指标。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他还是把业务员增加了几个编制,专门负责特殊渠道如团购和菜市场的开发。通过冰品促销搭赠、速冻食品上市后启动大力度促销、利用多劳多得的提成机制等等手段,新产品上市迅速被分销出去,几乎有F公司冰淇淋陈列的地方就有速冻食品在销售。同时受到刘总和老板的想想办法的启发,司马利用自己的人脉亲自约见了各大国际卖场的采购经理,虽经过几轮谈判,最终还是签订了有着很大力度的促销、节假日等赞助金额的销售合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效率固然不菲,当月即可进店,但成本却大大提高了。还好的是受季节的限制,汤圆还没有上市。 销售人员因为工资有了新的增长点,积极性颇高,再经过司马的大力督促和检查,销售部12月份一路快跑,兢兢业业,但还是仅仅完成130万的销售额,比司马的预期好得多,虽然老板、刘总和王总都对自己不满意。刘总认为自己的队伍过于重视冰淇淋,用心不足是没有完成任务的关键,并暗示我心里有“魔”在发挥作用。而王总更是认为司马过于倾向于速冻食品,荒芜了公司冰柜等陈列设备的核检和监督,并强烈建议取消业务系统的速冻提成机制,认为冰品是成熟市场,销量巨大,一件货无法用金钱还衡量,而速冻一件货物2元的提成使得业务员光拿冰品销售自然走量工资,却费尽心机去推销水饺。老板的对两个老总和工作汇报和市场分析后,没有确切的给司马的工作下结论,但言语之间对司马的速冻食品推广工作的进展很不认可。其实司马知道王总的话有些道理,只不过没有更好办法罢了!刘总是牛皮吹大了不好收场才把包袱仍给自己的,作为下属只好“愤愤然之余欣然”接受了!司马看到老板几乎不再过问冰淇淋的事务,感到这段时间他对速冻食品十分敏感,应该把好刚用到刀刃上,免得费力不讨好。为了激发销售团队的积极性,于是1月份司马设立了四级的销售系统考核奖项,一等奖给予价值4000元的电脑,这更加使得他们精力发生了转移。但随后上市的两个冰淇淋新品却导致事态更加的复杂激化,刘、王和司马之间出现了更多的矛盾。由于业务系统将很大精力投入速冻食品的铺市,加上当月上市竞争对手的新品太多,渠道容量有限,所以直接导致冰淇淋新品铺市率偏低,销量也低于历年来的新品铺市销量,这让王总大为不满,厉声指责司马对销售过程监管不力。司马终于忍耐不住了,几乎咆哮的发起火来:“都知道跟我发火,我容易啊!我他妈的四面开工,上蹿下跳的快崩溃了!看不好可以开除我,我还不想干了呢!” 于是司马满腹委屈的向老板申诉了自己的苦衷以及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并向老板强烈建议增加销售人员,将渠道分开,不然自己实在运转不了了。老板这次和颜悦色的安慰他“不要激动,都是为了工作,要大度,渠道可以分开!”之类云云! 于是司马在冰品队伍中挑选了1位表现不错的区域经理调任速冻食品大区经理,从刘总带来的部下中也选了一位任大区经理。一位主管A市,一位主管外埠市场的开发和管理。A市执行直营体系,从冰品渠道物流中抽出4台车配送,招聘10名业代对市场予以深度开发和管理维护。外埠市场视市场的开发情况在当地补充开发人员,一切围绕经销商来运转。 速冻食品进入市场后果然面临着司马和王之的预测之情形,没有忠诚消费者,没有知名度,产品销量十分冷清。因此在无奈下只得参照其他厂家走过的路,不停的免费试吃,不停的打折买赠等等,这些在司马看来都是厚积薄发的手法,老板当初根本没有预料到这些曲折,所以面对一次买100个电饭锅显得十分激动和不悦。在他的世界里现在创业和20年前创业一样是一个思路的:投建生产-销售送货-供不应求-扩大生产,对于付出和成本他是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的,所以常常发火。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