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塑造品牌个性的十步曲

塑造品牌个性的十步曲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4-26, 作者: 江品醇, 访问人数: 4026


7 上页:第 4 页

  第六步、塑造积极正面的品牌象征。

  建立品牌个性的重要的一环,就是塑造积极正面的品牌象征,使它能够代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的想法、追求和精神等,让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及认同。同时,品牌象征可以是物、是人或者其它,但它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而且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强了消费者购买的理由,从而提高了品牌核心竞争力。比如,在中国,奔驰车就是身份的象征,它那“豪华、舒适”的品牌个性,深受成功人士的喜爱。而宝马的蓝白标志象征着它那“自由、乐趣”的驾驭个性,深深地打动了成功的年轻人。在日常生活里,当你穿上耐克跑鞋的时候,你是否很有运动感的感觉?当你戴上劳力士手表的时候,你就能体验到成功气派,这就是品牌象征的魅力。而它必须是长时间的积累而成的,累积在人们的内心中,并且它那所激发的这些感觉,使你更加自信。

  第七步、深化消费者情感关系。

  品牌个性不仅能够提供人类情感方面的诉求和生活体验,而且它是吸引人类意识的主要原因(有人情味)。如果能够为品牌创造一种个性,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并且不断地深化消费者情感关系,那么更容易打动消费者,就如同人际关系会发展一样,往往正是这种情感方面的因素,促进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从而使品牌更好地发展。比如,笔者在摩托罗拉的手机品牌进行诊断时,运用了“品牌投射技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了测试,其结果有很大不同,当问到“如果把摩托罗拉想象成一个人,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的时候,年纪大的人说“成功、高大、智慧”,他们的表情显的很亲切,而年轻人却说成是“成熟的、冷酷的男人”,他们的表情似乎与它无关,明显没有清晰的品牌归属感。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了它的品牌形象老化,针对以年轻人为主的手机消费市场,摩托罗拉己经落伍。因而,摩托罗拉心里也很清楚,如果品牌个性与品牌所定位的目标人群产生“落差”,特别是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等不一致的话,那么,无论花费多少传播费用,消费者都不会购买,那怎么办呢?摩托罗拉公司立即重整了品牌形象,同时,策划了许多针对年轻人的活动,不断地深化消费者情感关系,塑造出“酷”的个性,从而取得了年轻消费者的共鸣,终于打开了市场局面。

  第八步、追求品牌个性简单化。

  虽然人的个性极其复杂、难以捉摸,但是品牌个性决不能太复杂,否则,消费者无地自容。在品牌建设中,常常会碰上这样的问题,一个品牌有很多个性特点,往往很难取舍,如果面面俱到地表达那么多的个性特点的话,那么很容易把消费者搞糊涂了,得不偿失。事实上,品牌个性最好简单化,越准确、越简单、也就越有效。比如,品牌识别元素中的标识,如耐克经典的“一勾”,就传递出“只要去做”、“就有可能是对的”的积极个性,简单明了;又如李宁的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传递出一种信心,蕴涵着品牌的定位是“高档的、富有的、身份的”象征,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表现出十分自信的个性。由此可见,凡是成功的强势品牌,它的品牌个性总是那么简单!


1 2 3 4 5 6 页    下页:第 6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消费者对品牌个性认知及其对品牌心理的影响 (2005-12-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丁家永)
*三种方式塑造品牌个性 (2005-10-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钟超军)
*深沉、坚毅、体贴--诠释马可波罗的品牌个性与策略 (2005-07-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梁风华)
*重视品牌个性与个性化品牌传播 (2003-01-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万兴贵)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5 05: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