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2006′葡萄酒七大发展趋势

2006′葡萄酒七大发展趋势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4-21, 作者: 韩永奇, 访问人数: 2347


7 上页:第 1 页

  

  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市场上流行的葡萄酒品将成为我国葡萄酒品种发展的主要方向。健康、安全、个性化是酒类企业产品调整的重要依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低度、健康、卫生将成为消费者选购酒类产品的重要指导方针。据世界卫生组织多年的跟踪研究显示,经常饮用葡萄酒对减少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的效果,法国、意大利等经常饮用葡萄酒的欧美国家心血管的发病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人们还发现葡萄酒对老年痴呆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日本等国家已经采取措施,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免费提供2瓶红葡萄酒。因此健康、安全、个性化的高级葡萄酒快速增长,市场逐渐向中高端发展,高端葡萄酒发展势头迅猛,估计2006年将占整个市场的40%,特别是冰酒成为高端葡萄酒消费的靓点,如目前辽宁亚洲红、通化的冰酒消费势头上升。随着葡萄酒市场高端化趋势的发展,高端市场将会成为争夺的焦点。  

  四、消费显露成熟,知名品牌仍将保持强大的竞争地位,但5维评判将改变品牌格局。在成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品牌成为一个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表现。酿酒行业的品牌不仅反映出酿酒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态势下的优势所在,还体现出其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企业具有超强的保护能力。以往,中国的消费者对红酒的流行评判指标只有一个,即品牌知信度。葡萄酒行业的张裕、长城、王朝、威龙等都是行业中的知名品牌。这些品牌都是从历史的风雨中逐渐积淀下的、获得了消费者较高的忠诚度。不管行业如何发展变幻,这些品牌都保持了较高的生命力和持久力。而2006年,葡萄酒开始流行5维评判:品牌知信度、品种基准口感、产区(最小产区)、年份、酿酒师。2006年,将有可能改变现有葡萄酒品牌格局。未来葡萄酒市场上张裕、长城、通化、王朝等主要品牌的提升度将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张裕葡萄酒在市场上的解百纳高级干红、赤霞珠高级干红、金张裕高级干红、精品张裕干红、珍珠红葡萄酒、红宝石葡萄酒、万客乐红葡萄酒、玫瑰红白葡萄酒、味美思营养葡萄酒等品牌地位将会不断得到提升。长城、通化提升速度将会加快,稍高于其他品牌,如长城系列的“华夏长城”、“沙城长城”、“烟台长城”等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但并不排除其他葡萄酒产品的后来居上。  

  五、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是葡萄酒企业发展的主题。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不容置辩的。我们的酿酒企业在竞争中应抓住企业发展中本质的东西。提高竞争力,不是靠价格,而是靠品牌、靠质量,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首先是进行技术创新。酒类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多渠道联合进行技术创新,依靠生物工程技术、信息工程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生产技术。同时,资本运作将会愈演愈烈。国内酒业已经进入了行业整合并购期的时期,进一步做大做强是我国酒业一个必然的要求。葡萄酒行业现已进入改制阶段,2006年将会进一步加快。  

  六、终端竞争更加白热化。近年来,各产区葡萄酒投资项目的陆续投产和国外洋酒的进入,我国葡萄酒供大于求的矛盾将会突出,市场竞争将会不择手段。2006年葡萄酒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酒业竞争的加剧,酒店、夜总会、卡拉OK厅、迪厅和酒吧、超市和购物中心等终端自然成为葡萄酒企业争夺的重点,终端市场酒店将成为厂家博弈的主战场,终端已经成为市场的高地。进店费、卖断费等不正当竞争依旧存在,但骨干企业的竞争将会趋向理性化。2006年,外资渗透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培育其品牌的认知度并加剧酒业竞争。对于葡萄酒行业来说,尽可能多地扩大市场,增强影响力,将更多的目光瞄向终端,关注消费者。  

  七、中国将成为国际葡萄酒竞争的主战场。进口葡萄酒已经全方位瞄准中国酒市场。外资渗透的力度正逐渐加大,跨国巨头的下一步棋将是渗透性地占领市场,培育其品牌的认知度。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开始消费进口葡萄酒。2006年的主要进口国为智利、阿根廷、西班牙、法国等十余个国家。进口葡萄酒冲击市场,将会使2006年葡萄酒市场发生重大的变化,葡萄酒产品出口趋势不容乐观。但我国葡萄酒企业的竞争力在国内葡萄酒市场上大于进口葡萄酒,我国葡萄酒企业凭借其当地品牌、低成本、更适合的口味和强劲的产品广告和促销,在2006年激烈的竞争中,我国葡萄酒企业的竞争力将显著增强。

  原载:《中国酒业》2006年第三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zg91@vip.sin.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没有广告照样提升销量--白洋河葡萄酒业绩提升的启示 (2006-11-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韩亮)
*“Blue Nun”浴火重生 (2006-11-09, 《成功营销》,作者:蒋永军)
*葡萄酒业后圈地时代的思考 (2006-06-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永燎)
*2005中国:红酒对话--2005中国葡萄酒行业流行趋势 (2005-04-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蒋默脉)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8 05: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