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无法用理念“拐来”用户:中搜的市场之痛 7 上页:第 1 页 宣传中搜还是网络猪?用中搜还是用网络猪? 也许是资金的问题,陈沛选择了一种相对省钱的方式——公关传播。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搜的推广宣传是凌乱的。最失败的可能是“中国搜索”这一名称,总是让人想到“中国的搜索”而非某一搜索引擎。2005年,陈沛终于痛下决心该称“中搜”。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那就是:宣传中搜还是网络猪?用中搜还是用网络猪?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问题。但是,使用的时候并非如此。举个例子,QQ和腾讯网。很多时候,QQ是单独存在的,而且打开腾讯网,往往是因为QQ提示了某种需要。现在,从中搜宣传的理念看,陈沛的重心应该是网络猪。实际上,包含了搜索、新闻定制、聊天、其他娱乐功能的网络猪已经“构成”一个“实用的工具”。 其实,从网民接受的角度看,网络猪也比“中搜”更容易得到认同。毕竟,网络猪的功能更具有“差异性”与“不可替代性”。比较糟糕的是,网络猪在两年时间历经1.0版到4.0版的升级,其用户依然少得可怜。 有2点原因是中搜需要解决的: 一是尽可能减少网络猪的容量,避免影响到用户的计算机运行速度。也许,陈沛希望打开网络猪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实际上,很少有人什么功能都去使用,网络猪并不需要做成包罗万象的东西。 二是如何让使用者喜欢上、粘上网络猪。也就是给使用者“利益”。QQ用一个虚拟的世界填补了生活中所不能为的。MSN更像是商务人士的“移动电话”。网络猪呢?可以阅读新闻、可以聊天、可以搜索。问题是,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 超搜大赛:中搜在摇摆中推开一扇门? 2005年秋天,困境中的陈沛终于让人们看到一丝希望。这就是首届中国超级搜索大赛。 尽管远没有超女那么轰动,尽管参加的网民只是少数,尽管在业内它没有引起多大关注,但是它的意义在于:中搜终于推开了走向市场的门,尽管只推开了一条门逢。 这样的活动其实2004年就应该启动了。 中搜所缺少的一直是面向网民的实际性的活动。一场面对面的使用体验活动比100篇文章都有说服力——网络猪是需要体验的。一旦陈沛解决了让更多的网民不断去体验使用网络猪,那么他个人超前的理念与技术将变成可怕的市场杀伤力,那时人们谈论互联网奇迹的时候就不再是GOOGLE或者百度了。 非常遗憾的时,超搜大赛的广告支持太少,同时地面的活动也没有深入到各高校。 纠纷、自娱自乐、中搜需要什么? MP3纠纷案让中搜非常风光了一把。但是也把陈沛引向一条危险的路。 当百度陷于七大唱片公司的官司时,中搜凭借“一分钱方案”(即网民每下载一首MP3,中搜给唱片公司支付一分钱)一下成为媒体的焦点,大受赞誉,万众瞩目。 这个偶发的事件,和陈波在事件中的突发奇想(一分钱方案)让中搜看到了另一种“出名”的方式,并且为此着迷。这在后来的中搜与雅虎的官司中可见一斑。 在市场营销中,借势是常见的手法。但是,如果过分沉迷于借势,可能就沦为自娱自乐了。引起观众反感。 现在的中搜,前有虎狼,后有追兵,如果不能迅速打开自己的市场,很有可能就被吃掉。毕竟,技术是可以赶超的,而理念大家可以共用。在这种态势下,个人认为,中搜最迫切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做几件想超搜大赛那样能够让网民充分了解网络猪的实事。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lingheyu@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