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微利时代的渠道博弈 中小企业面临的营销挑战 ■激烈的市场竞争 当今中国各个行业的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哪个行业有前景,就有大量企业进入该行业要分一杯羹;哪个产品有利润,企业便纷纷模仿;哪种营销模式取得效果,企业便纷纷效仿,造成的结果是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营销手段虽不乏创新性,但无法取得相对长久的优势,到了最后只能通过降价来作为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段。与此同时,跨国大型企业携巨资纷纷进入中国这个充满诱惑的市场,它们无论在产品品牌、资金、人才、管理水平或者信息技术的应用上都远远超过中国的本土企业。 ■渠道的强势力量 中国市场的渠道是十分特殊的。国外的多数发达国家,如美国,其市场渠道是扁平型的,从生产厂商到零售商或小型经销商(两者比例大约为95∶5),再到零售终端,厂家的产品流通到消费者手里只需要通过两个环节。而中国市场却是一个纵向的、多层次的立体市场,体现为由多级中间商组成的传统渠道占主导地位。 近几年,国际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等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而本土的大型零售商也不断崛起,如百联集团、大润发、易初莲花,等等。大卖场、超市在大中型城市已经占据零售业态的主导地位,大型零售商要求直接与厂商合作,并且向厂商收取各类费用,增加了厂商资源的投入。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从大卖场那里赚到钱,但又迫于大型零售商在零售市场的强势地位而不得不与其合作。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城乡结构差异大、市场发展差异大,其80%以上的市场份额集中在三四级城市和乡镇市场,再加上中国零售终端的发展速度快,市场的容量在不断增大,而这些市场是目前大型零售商未能涉及的一个地方,所以想要占领这么大而复杂的市场,企业必须依靠广大中间商的力量。但渠道中多级流通环节的存在,导致企业为了让其商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必须付出更多的成本,占用企业更多的资源。 以消费品制造业为例,其在渠道中支出的费用不断侵蚀着其利润,请看以下一组由AC尼尔森统计的数据: A.现代零售渠道 门店数量年均增长37%,总体产出每年增长22%,平均单店产出下降18%(各业态加权后数字); 零售商总体毛利近10%,营运费用15%,收取各类费用成为众多零售企业的利润来源; 全行业评价估算,零售商贸易条件费用占销售额的3.8%,促销活动费用占总销售额的8.1%,这些费用在逐年攀升; 在大城市中,现代零售渠道占FMCG总零售量的43%,而大部分FMCG企业在与全国大型KA客户的合作中无利可图。 B.传统零售渠道 传统消费品行业经销商的总体毛利率水平在3%~10%之间,营运费用比率为2%~6%;经销商的年投资回报率普遍低于15%; 在大型中心城市,传统批发行业逐步淡出,这为经销商的库存和资金压力的分解带来新的困难,加重了资金负担,降低了回报率。 C.企业自身 传统生产企业的整体资产收益率稳中有降,2004年的原材料涨价和道路交通运输限制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微利时代的营销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企业的毛利率不断下降,而要巩固并发展现有渠道,无论是对经销商还是对零售商,企业均需为其投入更多的资源,与它们分享利益,否则就无法保证生意的发展。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目前所处的是一个微利时代,企业各类费用的支出不断加大,导致利润越来越少。 本文所讨论的对象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自身的资源很有限,它们无法像大型企业那样为了实现某项战略而不计成本长期地投入。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微利时代,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面对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夹击,面对渠道成员的利益要求,如何求得生存,如何寻找一条正确的出路!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