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经营管理 > 萝卜丝炖虾中的管理原理

管理随笔

萝卜丝炖虾中的管理原理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6-03, 作者: 赵波, 访问人数: 7729


7 上页:第 1 页

  萝卜丝炖虾定律  

  在我参与的许多咨询项目里,我发现我们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单个独立部门的规章设立驾轻就熟,然而对于整个企业的制度体系建立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最终不得不成为各个部门制度的总汇。这样,各个部门间制度缺乏必然的联系,也难以区分孰轻孰重,从而使员工陷入规章制度的海洋里,难以正确地理解与实施。

  并且,即使就单个部门的规章制度建设而言,由于管理人员普遍缺乏量化技能,从而使规章条文流于形式或者难具可操作性。

  我的解决办法,还是如前所言,制度的核心就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结果,规范过程。  

  北方的许多酒店中有一道招牌菜叫做“萝卜丝炖虾”,许多时候享用这道菜时我与熟识的酒店老板开玩笑,说受过关照的厨师超水平发挥,应该处罚。因为我一直认为酒店的水准不在于菜品以及服务的多好或者多烂,而在于能否保持与酒店档次相当的稳定质量——尽量避免让顾客在相同的产品以及服务上产生质量差异的感觉比较,因为这种差异比较极易诱发顾客自身心理暗示(譬如使顾客产生价实不符以及受愚弄欺骗等不良感觉)甚至不满而不再或较少光顾。

  在这里“既定的结果”就是稳定的菜品质量。为了保证稳定的质量就必须制订相应的制作规范与标准。

  根据用餐人数的多寡我们可以制订大、中、小盘3个标准。很显然,这些标准最基本的因素应该包含虾的头数、体征(包括鲜活程度)、萝卜丝的用量及质量、配料配比、烹饪时间、容器与卖相要求。

  在这个标准切切实实的明确之后,我们发现,一切就变的如此简单:销售人员(点菜的领班)可以根据这个标准向顾客推介菜品,质检部门根据这个标准检查考核,财务部门根据这个标准核算成本与毛利,采购部门根据这个标准制订自己的原料采购标准,厨师根据这个标准制订操作规范烹饪菜品,对于厨房而言,当与餐厅菜品的销售总量联系起来看时,这个标准的出台会有效的堵住原料跑冒漏滴这个厨房管理老大难问题,等等。

  当把这一切用文字界定下来的时候,我们是否发现自己已经获得了一套完整的制度?而这套制度的所有着眼点却也是如此简单,保证一盅质量稳定的萝卜丝炖虾端到顾客的面前。

  于是,“萝卜与虾确定到什么程度,酒店的水准就确定到什么程度”——我将此戏称为“赵氏萝卜丝炖虾管理定律”。

  当然,真正的制度建设实际上并不如此简单。我只是希望通过此说明制度建设的两个核心技能:量化以及因果分析。 

  并且,与保证这盘萝卜丝炖虾无关的所有规定都可以毫不犹豫的废除——制度的存在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而不是为了制度而制度限制我们自身思想与行动的自由。许多制度条款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历史的沿袭或者习惯使然,这就如同“大炮底下什么也不干的人”( 西方炮兵曾经大炮下面必须站一个人,从拿破伦时代就有了。但原因100多年来谁也讲不清楚。经考证发现,以前大炮是用马来拉动,这个“大炮底下什么也不干的人”在以前是专门负责牵马的马夫),当习惯成为传统,制度便成为我们囚禁自身的牢笼。

  因而,一个善于建设制度的管理者更是一位知道如何简化甚至废除制度规章的变革者。他要善于将制度变的越来越薄,让制度成为一种习惯。  

  尾声  

  我一直这样认为,企业家要敢于冒险,然而成功企业家与失败企业家的一个重要区别,往往前者是冒经过计算的风险。

  成功企业家与失败企业家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对风险的控制,而风险控制的工具便是制度。

  从这个意义而言,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是位高瞻远瞩的思想者,然而他更应该是位制度的缔造者。如果说思想是为了确定目标,那么制度就是脚踏实地与把握方向。 

  此文观点改编自珠海出版社即将上架管理新书,《陷阱--中国企业案例启示录》是这样一本几乎完全不同于国内以往案例写作的新书--它通过作者在其职业生涯中亲身经历的二十几个案例的条件与过程分析,重在探讨一种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思维路径与技巧方法。案例在内容选择及结构安排上主要侧重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府公关、危机公关、营销、知识产权、客户关系管理、投融资、战略、商业欺诈、论坛组织、有效沟通、组织行为、人文生态等企业界人士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力求宏观与微观并重、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因素并重、东方智慧与西方文化并重,希望读者通盘阅读后能够对企业经营有一个较为完备的整体性认知提升;并且在写作过程中时时注意东西方管理思维以及技术的差异性比较--这些案例很多的观点完全不同于国内媒体及许多经营管理"专家"众口一词的看法--这绝不是故弄玄虚,刻意追求与众不同,而是作者希冀通过严谨的实证推演,纠正普遍性的错误认知以及探讨问题根源所在--作者所努力希冀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企业经营管理界的"南瓜"不再蒙人。作为珠海出版社2005重点推介的管理图书,《陷阱--中国企业案例启示录》将参加最近在天津举办的全国书展,并于近期向全国发行。

  赵波,祖籍山东,厦门大学毕业,具海外工作背景与MBA 教育经历,曾任新加坡YISUN集团、美国PACIFIC PEAK投资公司高管职位,有国内大型国企、政府机构、知名媒体工作经历与高层管理经验。现为融信智业机构负责人,兼任多家企业与媒体高级顾问。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resense@16.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从基层员工选择看公司管理 (2005-06-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波)
*“是什么在误导中国管理”之“被扭曲的人格” (2005-05-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波)
*被“打翻”的重庆火锅 (2005-05-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波)
*是什么在误导中国管理?--被误读的中国人的“素质” (2005-05-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波)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5 0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