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牛根生揭密蒙牛发家真相:逼上梁山 死而后生 7 上页:第 2 页 知己知彼 奇兵致胜 兵贵神速 本刊独家揭密:牛根生见到杨利伟的时候,对他说:"利伟啊,除了你的爸爸妈妈、你的妻子孩子,你的直系亲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除了你的团队和战友,除了认识你的朋友,在你所不认识的所有陌生人当中,我对你的事情是最关心的……" "小区包围超市,所有产品免费品尝"牛根生知道,在市场上也不能和伊利正面冲突,他将第一个目标定在了深圳。伊利刚刚兵败于此。伊利采取先打媒体广告,随后超市跟进的策略,结果彻底失败,因为深圳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认准了洋品牌的口味,伊利为此付出了几百万的广告费而无功而返。 牛根生了解伊利的短板,也知道伊利强项当中的弱点,他决定采取另外一套"战术":蒙牛的各路人马穿着蒙古服装打着横幅和标语到各个小区门口,横幅上写的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牛奶"、"不喝是你的错,喝了不买是我的错",蒙牛产品全部都是免费送给居民品尝。结果,小区的居民一喝不错,他们到超市的时候就会问,蒙牛的产品一下子在深圳各大超市迅速火了起来。 依靠这招"小区包围超市,所有产品免费品尝"的策略,从1999年开始,蒙牛的产品快速进入北京和上海的市场。从1999年到2001年,伊利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平均每年递增速度超过40%,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7亿元;蒙牛则以超过300%的速度翻番增长,2001年销售收入突破7.24亿元。 "我们就是利乐枕的领导者" 2000年,蒙牛的资金还很紧张,牛根生却突然决定上"运奶车桑拿浴车间"和"闪蒸设备"."运奶车桑拿浴车间"在国内尚属首例。奶罐车从奶源基地每向工厂送完一次奶,都要在高压喷淋设备下进行酸、碱、蒸汽及开水清洗,最大程度地保持牛奶的原汁原味。"桑拿"设备需要300多万,一年的运行费用也是300多万。"闪蒸"工艺,是在百分之百原奶的基础上再剔除掉一定比例的水分,从而使牛奶的味道更加纯正。只不过,每生产一吨牛奶都要比同类不"闪蒸"的企业少挣300块钱。结果,就是别人看来多此一举、增加成本的两项措施,很快让蒙牛牛奶的质量在老百姓心目中变得"有口皆碑",销量大幅度提升,有些城市甚至出现了蒙牛奶供不应求的现象。蒙牛少挣了一些钱,但是在质量方面和其它产品拉开了档次。 也是同一年,牛根生决定上利乐枕(保鲜时间长,像枕头一样的包装)。老牛的决定一出,立刻引起团队成员强烈的质疑。在此之前,由于利乐枕的利润很低,如果量上无法突破,风险极大。整个中国市场只有帕玛拉特有利乐枕的产品,而且所占市场份额非常小,老百姓还是认同利乐砖(保鲜时间长,纸盒的包装)和巴氏奶(保鲜时间短,塑料袋包装)。利乐公司曾经要免费送给国内厂家设备,都没有哪家企业敢要。老牛说服了大家:"我们是后发企业,必须要有差异化的产品。利乐砖人家做了很多年了,我们如果做利乐枕,就是利乐枕的领导者。"结果,蒙牛利乐枕一经推出市场,一个月内的销量就超过了帕马拉特,到了2001年,虽然国内各大乳品企业都上了利乐枕,但全部加起来的销量不到蒙牛的二分之一。 "打开舱门的时候,我都不敢看"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一切按照原计划行动!"老牛一声令下,蒙牛展开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市场行动: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发射——补给——对接篇"的电视广告当天以最快的时间在黄金时段同步亮相;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路牌和建筑上铺天盖地出现了"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的口号;"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广告一时之间占据了中国大大小小的超市各个显要位置;印有"航天员专用牛奶"的新包装牛奶以最快的速度摆上了超市的货架,印着蒙牛产品标志的上千辆运输车在中国各条大街小巷上奔驰,所有员工开足马力在紧张的行动…… "科学毕竟不是神话,没有百分百的成功系数,'神五'飞天要是不成功,你该怎么办?你怎么看待这个巨大机遇背后隐藏着的巨大风险?"记者问。 "说实话,返回舱飞回来打开舱门的时候,我都不敢看。我见到杨利伟的时候对他说:'利伟啊,不瞒你说,我是你的老哥,除了你的爸爸妈妈、你的妻子孩子,你的直系亲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除了你的团队和战友,除了认识你的朋友,在你所不认识的所有陌生人当中,我对你的事情是最关心的,因为在你身上寄托了我们那么多蒙牛人的心血,还有我牛根生的个人价值的实现。'" "至于风险,第一,我绝对不相信失败,第二,退一万步说,即使我们发射不成功,世界航天史上有那么多人为了这个伟大的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还在前赴后继,下一次,我们还是要跟航天员进行合作。蒙牛不是做一天就收摊,蒙牛也会将自己的事业进行下去。"老牛说完这句话,大手一挥,俨然就像一个战场上横刀立马的将军! 同时,从2000年开始,牛根生就制定了帮助农民贷款养牛的策略,辅助别人建奶站的策略,在全国各地建立新工厂的策略。曾经困扰蒙牛的"三无"问题逐渐瓦解。 通过技术投入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同时用新的包装方式细分出一个低价格高质量的产品区间,差异策略、奇兵制胜,是牛根生最终赢出的原因。 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人 本刊独家揭密:"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与其说牛根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不如说老牛是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人,牛根生本人也更认同后者。在自编、自导、自演的人生大戏中,老牛喜欢品味那种从"大有"到"大无"的快感。 "捐献股份"的哲学思考 2004年6月10日,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乳制品企业。按照《福布斯》的排名,当时牛根生身价1.35亿美元,中国富豪排行榜107位。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就在外界对牛根生的"财富"议论纷纷的时候,牛根生却把自己的股份全部捐出,10亿人民币,说不要就不要,老牛将他的散财之举发挥到了极致。 2003年圣诞节的晚上,在牛根生的家里开完了高层会,散席之后,牛根生留下了两个人,一个是他在香港的律师,一个是他在内地的律师。牛根生对他们说:"我要和你们说点个人的事情,我想把我的股份全部捐出去。"两位律师看着牛根生,一个说:"你是不是喝醉了?"另外一个说:"你是不是打瞌睡了?"老牛既没有喝醉,也没有打瞌睡,在此之前,他不仅已经深思熟虑了很久,而且已经做通了妻子和孩子的工作。 牛根生的律师弄明白老牛没疯之后,他们建议,牛根生的股份最好是在公司上市之后进行,因为那样就比较规范。于是,2004年6月,蒙牛在香港一上市,牛根生便马上启动了他的捐献计划——"老牛专项基金".2004年12月28日,"蒙牛事业发展促进会"注册完毕,宣告成立。2005年1月12日,酝酿2年之久的"老牛专项基金"正式成立,具体内容是:作为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集团总裁牛根生将自己不到10%的股份全部捐出。具体操作分两步走:第一步,在老牛有生之年,将股份红利的51%赠予"老牛专项基金",49%留作个人支配,股份话语权不变,但当牛根生卸任董事长后,表决权将授予继任者;第二步,在老牛百年之后,股份全部捐给"老牛专项基金",家人不能继承,妻子和孩子每人只可领取不低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工资的月生活费。 "老牛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褒奖对蒙牛集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或机构,但在员工个人遭遇不幸或生活窘困时,也可向"老牛专项基金"申请帮助。共涉及到九类人: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研发、技术、生产、原料,最后一类是陷入特殊困境的员工。如果这些员工遭遇天灾人祸,或者其他过不去的坎,但企业的分配制度涉及不到、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则照顾不到、社会保障系统也覆盖不到,这时候,可以向"老牛基金"申请帮助。 2005年4月7日,就在记者奔赴呼市专访牛根生当天,蒙牛外资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股权激励计划提前兑现,蒙牛管理层控股公司获奖6260万余股中国蒙牛乳业股票,提前终止曾经被称为"千万豪赌"的协议。如以当前每股平均5港元的市值计算,约合3.2亿港元。牛根生对记者说:"我们刚开完会,管理层这3亿多人民币我们已经决定将其80%捐给对企业发展后劲做支撑的工人和农民。" 散财之后是散权,将浪漫进行到底 2005年,蒙牛在董事会下边又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副董事长,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各个部门年龄大的不适应岗位但有经验的元老,都招进顾问委员会,老牛说:"我是主任,这样就会让务实的就去务实,务虚的就去务虚。" "自己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别人,习惯了战场厮杀,你和你的将军们,将自己架空,他们能耐得住寂寞吗?"老牛说得潇洒,笑得轻松,记者不愿意被表象所迷惑。 "架空的事情,我以前遇到过啊。1998年的时候,我在伊利,不是办公室不让我待,会议室也不让我去吗?那个时候,对我来说,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我离开伊利之后,人家不是也管得很好吗?所以,我自己的经历什么都有,在场上,在场下,在人前,在人后,我都有过这种体会。从一个工人,走到高层,一下子又从高层落到无岗无位的地步。有些人到了55岁,到了60岁还是不愿意退下来,我今年年底有可能的话,就打算将总裁和董事长分开。2008年,50周岁的时候,我是不是应该尝试董事长也不要干了。历史上很多伟人,活着的时候支配过上万亿的资产,走的时候一分钱也带不走。我到西安看兵马俑,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埋了不少,最后不是也被挖出来了吗?当你将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的时候,什么也就无所谓了。" "与其说你是一位企业家,不如说你更像一位具有浪漫主义的诗人"记者所说的"浪漫主义"一下子引起了老牛强烈的共鸣:"有这么多媒体采访过我,你们第一个用'浪漫主义'来形容我,你们确实把握住了我内心的这个东西!确实如此,就是这样,就是有这样的感觉。我带领蒙牛走了6年,有时候特随意,确实像做诗那样有即兴发挥的成分。这种快感是所有人都体会不到的。折腾也好,努力也好,奋斗也好,人们都在寻找这种快感。但是很少有人说从无到有以后,又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快感,只是承认你的价值,但是缺少尊重。而从有到无的过程,这是人世间所有人对你不明白之后变成所有人对你尊重的快感,这种快感是金钱、权力远远不能带来的。" "中国有很多好的企业和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并没有这么做,做得也很好,你为什么非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没有别的方法吗?"记者问。 老牛这样回答—— "世界上排在前列的乳业都进来了,我们凭什么跟别人同台竞争呢?什么是你的优势?什么是你的强项?不利因素是什么?有利因素是什么?我很难找出蒙牛充足的优势因素。国外百年企业都是因为在一些方面比我们有创新,他们才走到我们前面。那我们怎么样创新,才能走到他们的前面?不仅赶上他,还超过他?我想超过外国的百年企业,我必须在激励与分配制度上有所创新才有可能。" "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在选择企业的时候,假如年薪都一样,最有能耐的人是不是就会聚集到你的旗下来?因为他多了两样东西:一是增加了表决权,我捐出的股份的话语权归他;二是老牛专项基金的钱归他支配,他有分配权。有这样两个工具的支持,搞好经营的可能性自然就大一些。" "从另一角度看,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决定我的收入。如果企业没有了,我的不到10%的股份还有什么用?要么就是'有',要么就是'无',要么就是'大有',要么就是'大无'.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散财既然能聚人,为什么不散呢?散点财,'大无'和'大有'就有了关系,'无'是最大的'有','大无'等于'大有'."老牛真够恨!记者突然有一种感觉,"得人心者得天下".宁愿增加公司成本,让消费者得实惠,拿下消费者;宁愿散尽股份搞激励制度,拿下员工;宁愿以德报怨对待伊利,拿下竞争对手。现在,公司的钱拿给工人和农民,拿下养牛户和挤奶工人,奶源从此高枕无忧。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老牛自导自演了一场人生大戏,只有老牛才知道自己能够从这场戏里得到什么。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老牛内心真实的感受 蒙牛全称"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之初的蒙牛在全国排名1116位,总资产1300多万。接下来,蒙牛一天超越一个竞争对手,6年之后,2004年蒙牛乳业收入达人民币72.138亿元。根据AC尼尔森的统计,蒙牛乳业占液体奶市场的市场份额已经由2003年12月的17%上升至2004年12月的22%,领先行业;2005年3月,达到25.4%,稳居全国第一。牛根生在2003年被评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5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