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中国家电连锁2004年焦点透视

中国家电连锁2004年焦点透视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07-21, 作者: 李伟, 访问人数: 3038


7 上页:第 1 页

  (二)家电连锁企业的赢利模式正在发生悄然变化。以占用上游厂家资源为主的赢利模式将逐步让位于以优化供应链、提升经营和服务水平所带来的价值增值为特征的赢利模式。

  三大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感觉到与过往家电连锁企业的做法有很大不同,笔者个人认为,三大事件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而是预示着未来家电连锁企业的“赢利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即将由目前的以占用上游厂家资源的赢利模式,逐步转移到以优化供应链、提升经营和服务管理水平所带来的价值增值为特征的赢利模式上来。主要依据为:

  1、集体谋求上市,反映出家电连锁企业希望尽快摆脱依赖上游厂家和银行“输血”的不利局面,解决规模扩张带来的资金压力的急迫心情。目前大多数家电连锁企业的原始积累都是靠原来的零售利润和其他私人资本嫁接完成,相对于未来将要承担的整合流通产业的重任,资金实力还是很薄弱的。因此,通过使用银行贷款和厂家的负流动资金便是当前家电连锁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和进行规模扩张的唯一途径。但是,银行贷款和厂家资金都不是无限的,国家紧缩银根的大环境也决定了老依赖厂家和银行“输血”是不现实的,家电连锁企业也深知这一点,所以,谋求上市成为各连锁企业解决资金瓶颈的必然选择。上市后,相应的,连锁企业可以通过股市这个比较正规的融资平台进行资金的筹措,以占用上游资源为主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得到改变。

  另一方面,上市也使连锁企业大举在优化供应链上进行投入成为可能。苏宁上市说明书中就明确指出,将利用募集资金进行企业物流、信息化等零售技术的投入,而国美在ERP、永乐在EDI等零售技术方面的投入也是逐年递增。这些,都将从一定程度上提升连锁企业的整体供应链管理水平,为连锁企业进行模式调整和规模扩张创造更好的条件。

  2、大举进军数码IT领域,反映了连锁企业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拓宽利润来源渠道的现实愿望。

  长期以来,家电连锁企业以经营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为主,而众所周知,家电产品利润已是日薄西山,且市场增长潜力有限。而以数码相机、摄像机和笔记本电脑为主的数码IT产品虽竞争日益激烈,但毛利率仍可维持在20%-30%左右,且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据信息产业部、CCID、IDC等机构的统计,2005年国内数码IT产品消费市场将可达到4000亿元的规模,2010年可达到12000亿元的规模。数码IT产品如此多娇,难怪引无数连锁巨头竞折腰。国内连锁企业大举进军数码IT零售市场,不仅反映了连锁企业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现实愿望,而且这对于增强连锁企业多元化经营经验,完善其供应链管理水平都大有裨益。据未公开的内部资料显示,近年来,国美等连锁巨头在内部考核上越来越强调整体赢利能力的提升而不单单盲目追求规模数量的扩张,这也是连锁巨头由盲目扩张向理性“圈地”过渡的一个显著标志。

  3、打“服务牌”则显示出连锁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更深入理解,期望以“服务竞争”超越“价格竞争”的理性心态。

  国内连锁企业虽然被业内称之为“价格屠夫”,但说实话,这可能只是旁人对国美等连锁企业在扩张初期的“低价竞争策略”的一种简单理解,抑或是国美们故意怂恿或暗示了这样一种说法,以便于它们在进行圈地扩张时对当地传统零售企业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但不管怎么样,据笔者了解,国美、苏宁、永乐、三联等连锁巨头在大打“价格战”的同时,从来都没有放弃对服务的重视和投入。如国美在2001年就注册了的“彩虹服务”这样一个服务品牌;而苏宁的“阳光服务”更早在1999年就已经开始启动,至今已经历了5次理念延伸;三联也是在创业初期就把服务作为自身企业的竞争手段,至今,其“冒犯顾客一次赔偿千元”、“缺货一件赔偿50元”、“无条件7天退货”乃至“终生免费维修”等服务承诺在齐鲁大地有口皆碑,也为业内人士所称道。

  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在“价格战”已逐渐失去昔日锋芒的时刻,祭出服务大旗,创造区别于同质化的“价格战”的有差异性的“服务竞争”模式,也就成为各家电连锁企业的当然选择。国内家电连锁企业经过十多年的运做,已赢得了消费者一定的认可,如果真的能通过“服务竞争”最终超越“价格竞争”,对厂家、消费者和家电连锁自身来说,都无疑是一件幸事。

  (三)家电连锁企业正在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整体产业升级的使命,以应对中国家电流通业的逐步开放和外资零售连锁企业的大举进入。

  6月1日,美国在大选来临之前再次拉响恐怖袭击警报,一时间全美上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与此等人为制造的恐怖不同的是,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中国家电连锁企业即将面对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恐怖威胁”和真刀真枪的“恐怖袭击”。

  5月16日,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在北京宣布,按照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将于2004年12月11日前,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允许外方设立独资零售企业。另据CEPA的要求,港资零售企业已可从2004年1月1日起,在内地开设外商独资企业进行分销零售业务。

  实事上,全球500强零售连锁企业沃尔玛、家乐福等早已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并占据了一定的家电市场零售份额,而国外专业的家电连锁巨头如美国BESTBUY、英国翠丰等也已经完成了对中国市场的初步考察,种种迹象表明,留给国内家电连锁企业构筑堡垒的时间已经为时不多。

  显然,三件大事的发生,与中国流通业开放大限即将来临直接有关。把它们放在中国零售业即将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无论是集体蜂拥上市,还是多元化经营提升整体赢利水平,或是丰富营销手段,大打“服务牌”,其目的无外乎一个,那就是:家电连锁企业正在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整体产业升级的使命,以应对中国家电流通业的逐步开放和外资零售连锁企业的大举进入所带来的挑战。

  总之,以国内家电连锁巨头为主体的流通领域架构重组与模式变革,已经深刻影响着中国流通业的未来发展。国内大型制造类企业,都或多或少地与连锁零售企业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未来,国内家电连锁业态的发展,给大型制造商带来的影响或是共生共荣,或是此消彼涨。本篇分析的目的在于反映国内连锁企业发展现状,揭示其内在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各制造企业做出决策参考。毕竟,国内连锁企业的发展,不仅关乎到他们的现在,更加关乎到他们的未来。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liwei@tc.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家电连锁巨头,谁将是最后的王者? (2005-04-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锋)
*家电连锁,还请悠着点儿! (2004-12-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闫志仁)
*家电连锁纷纷抢跑上市,究竟意味着什么? (2004-07-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维政)
*向左转,向右转?--从家电连锁纷纷”转向”看我国家电零售发展趋势 (2004-06-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郝登伟)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