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联想战略裁员的文化视角

联想战略裁员的文化视角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06-29, 作者: 陈育辉, 访问人数: 3025


7 上页:第 1 页

  二、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直面忠诚度的价值观悖论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哲学。企业运营时刻面临内外矛盾的两难选择,是进还是退,是裁还是留,其中最为关键是依据核心价值观进行的判断决策。在运用核心价值观识别企业与员工的“和合与决裂”的时候,无非涉及如下几种情形:其一,在重大价值观冲突的情形下,企业必须要求员工离开,否则就意味着企业发展的风险以及内耗成本的支付;其二,在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模式中,致力于提升员工能力与业绩,如果没有发展潜力,忠诚度再强的员工都将成为企业前进的障碍;其三,在战略性裁员的情形下,组织变革及精简人员并不与能力、业绩挂钩,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与价值观认同挂钩。

  目前国内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企业形象战略(CI)到企业文化战略(CC)的理念及制度转变,但普遍仍然处于表层工夫的状态,并未过渡到哲学为道以及价值观领导的阶段。在我们的企业文化管理咨询过程中,热爱企业文化的管理者们期望着能够建立这样的强势企业文化:首先必须是凝聚贤能之才以共同追求愿景文化模式,也就是申明了:“这就是我们,我们并不强求,你们可以决定自己是否愿意为此献身。”其次必须是任何最终无法认同、融入企业文化的人都将离开,任何欣赏、理解企业文化的人都会追随,并且后者将得到持续的维系与激励。

  这无疑是企业文化管理的理想境界,但也产生了如下的矛盾:企业是否应该进行战略性裁员而放弃持续维系与激励对于企业文化忠心耿耿的贤能之才?如果无法避免裁员,又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激烈讨论已经超越了忠诚与能力所产生的矛盾而进入了另外的层面。这是任何一家致力于企业文化战略的中国企业所应该正视以及在文化建设之初就应该进行高瞻远瞩的思考的问题,否则,必然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如联想一样再次无法解脱的价值观悖论之中。

  正是可能面临的忠诚度的价值观悖论使到裁员是任何具有强势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模式的企业所不会轻易采取的方式。在不以能力和业绩为前提,在没有价值观重大冲突的前提下,对于拥有深厚“商道”的企业来说,放弃意味着背叛,因为忠诚度不是单向的,不仅是员工对企业的,也是企业对员工的。不给员工归属感,又何求员工忠诚度?

  三、优秀企业文化需要付出成本

  联想的员工引用二战时某位著名将军说的话来表达其失落感:“‘我让士兵上战场的时候,我会把他们想象成一堆蚂蚁,而不是人。因为我一想到他们有妻子、孩子、父母,我就不忍心让他们去送死。’不知道领导在讨论名单的时候,是把我们想象成蚂蚁吗?”人们当然可以联想的裁员流程专业化而略为宽怀,甚至还有人认为拿到高额补偿的员工会开心离开,那么当我们得知2001年10月,已于三周前接到了解聘书的安捷伦公司员工谢里尔·韦斯,在正式离职前的最后一天晚上却仍然在加班,直到晚上9点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办公室的故事后,又作何想?如果我们设想联想面临削减工资并裁员8000人的情况,宣称要将“把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长远发展之中”联想文化能使留下的员工仍热情不减吗?海尔呢?其它的中国企业呢?对于缺乏对忠诚员工终极关怀的企业文化环境,我们对目前的中国企业持谨慎的怀疑态度。

  从牛雄鹰、时勘的《国企变革过程中裁员策略的比较研究》中可以取得有力说明上述观点的数据。研究者将裁员策略分为预见型(proactive)与反应型(reactive),前者事先有充分的计划,能够考虑多种的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关注对于后果的预测;后者则更多地考虑短期目标,不够关注长期的影响因素及后果。并使用工作激励、团队精神、离职倾向和归属感作为四个主要心理指标。在没有裁员的A公司、采用预见型裁员的B公司以及采用反应型的C公司的上述心理指标的比对中,可以发现,采用反应型的C公司员工在裁员之后离职倾向明显提升,归属感显著下降,同时在工作激励及团队精神方面与没有裁员的A公司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我们要告诫中国的企业:在目前中国经济走向趋好的环境中所制定的企业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必须经得起市场衰退或者动荡的冲击,在核心价值理念的思索与提炼中必须考虑清楚建设强势企业文化价值观需要承担什么样的人文责任,在要求员工承诺忠诚于你的文化的同时,必须同步考虑你有没有给予员工真正的归属感。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不仅仅是口号上的付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文化才是难能可贵,优秀企业文化的塑造是需要成本的,在顺境中塑造企业文化并不难,是否可以在逆境中格守你对员工的承诺才是真正衡量文化真伪的标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cyh@wcce.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应对裁员恐慌:内部公关稳定军心 (2008-10-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詹轩)
*百度们“紧急迫降”式裁员伤害了谁? (2006-08-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庞亚辉)
*什么叫做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 (2004-06-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育辉)
*联想涉嫌商业贿赂?(之二) (2004-05-28, 《新营销》,作者:范亮)
*联想的“精神病”(一) (2004-03-31, 《公司》杂志,作者:尹生)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