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麦当劳危机公关,跨国公司的败笔

麦当劳危机公关,跨国公司的败笔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05-27, 作者: 叶秉喜庞亚辉, 访问人数: 5282


7 上页:第 2 页

麦当劳危机公关如何做

  麦当劳在处理公关危机中最重要的三个关系——受害者(消费者)、公众和媒体上都显得很失败。对于麦当劳来说,哪儿跌倒哪儿爬起,还是要从这最根本的三个层面上去改善与恢复关系,相互取得谅解和理解,然后才有可能从这三者的关系上逐一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麦当劳首先应该组织成立相应的危机管理小组:危机领导小组,制定应对危机的立场与基调,统一口径,并协调各小组工作;沟通小组,负责信息发布和内、外部的信息沟通,是所有信息的发布者;形象提升小组,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做一些人性化的宣传工作和感情投资事宜,以提升品牌形象。在具体的工作中至少要对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公关:

  真诚的消费者公关——取得谅解。美国提运公司副总经理玛丽安娜·拉斯马森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处理好消费者的投诉=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增加消费者认牌购买的倾向=更高的利润。所以对于麦当劳来说,不仅不应该将消费者的投诉看作是麻烦,反而应该将其视为带来再一次赢利的机会而感谢消费者。麦当劳若能树立这样的意识,必将有助于达成让消费者满意,让企业受益的双赢局面。所以麦当劳的危机公关小组首先要做到不回避、不掩盖、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并就“消毒水”事件向消费者表示歉意或道歉,立即把消费者就近送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相关治疗,并邀请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或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对消费者所饮用的“消毒水”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医疗检测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合理要求,争取消费者的谅解。擅长危机处理的英国专家迈克尔·里斯在他的著作《危机管理》中,提出了处理危机的方法和思路。至今为止,他们仍堪称是危机公关的“金科玉律”,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使企业的行为与公众的期望保持一致”,简单来说,就是让消费者尽量满意。在“消毒水”事件中,麦当劳首先就是尽最大的限度,满足消费者的合理要求。即使这样,也仅仅是麦当劳对消费者(受害者)危机公关的处理期,只是取得并恢复消费者(受害者)对麦当劳的理解和信任。作为危机公关的善后部分,下一步,麦当劳可以恳请这位消费者为麦当劳的质量监督员或荣誉顾客,对麦当劳食品质量进行监督。作为回报,可以考虑给两位消费者在广东的任何一家麦当劳快餐店若干年限或终身优惠或者免费用餐。

  诚恳的公众公关——赢得信誉。除了取得消费者(受害者)的谅解与支持外,麦当劳与公众的沟通也极为最重要的一部分。麦当劳应该时刻维护公众的知情权,随时将事件的进展情况、调查情况,要时刻表现自己跨国公司的风度。即使事件最终调查情况出来后,对于公众也应该表达如下的观点:依然要对当时人表示歉意;感谢广大消费者长期以来对麦当劳快餐的厚爱;麦当劳在全球采取的是统一的食品标准与卫生标准,食品是经久考验的;期待着中国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并希望消费者能够一如既往地、开诚布公地对麦当劳进行支持和监督;个别地方出现了不良的事件是由于员工在操作时不当和公司管理疏忽造成的,麦当劳将严格追究出现失误的员工责任,提升公司管理水平;麦当劳可以邀请部分消费者对产品的整个工艺流程进行参观与考察,真正去体验麦当劳产品与食品的选料与制作工艺的科学性、完美性,等等。

  开诚布公的媒体公关——赢得口碑。在整个公关危机的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与媒体的沟通,尤其危机来临的时候,媒体极有可能会充当起风向标的作用。在危机一开始的时候,麦当劳就应该积极主动地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与他们沟通,以引导舆论,最起码可以做到媒体报道的相对公正性或全面性;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麦当劳可以恳请当地主要媒体与餐饮行业的专家召开新闻恳谈会,介绍麦当劳在全球实行的标准化工艺流程以及具体执行情况,并把这次“消毒水”事件的处理结果告之于媒体,邀请消费者(受害者)谈谈麦当劳的处理结果。实际上对于快餐业来说,标准化是很重要的,可以要求餐饮协会的人士对麦当劳在中国的标准化的执行情况进行介绍;新闻发布会召开完毕后,麦当劳可以恳请与会者参观麦当劳的整个工艺流程,赠送各与会者麦当劳的礼品或者折扣券;考虑合适的机会,麦当劳可以考虑和当地的强势媒体进行联合促销,节假日或者特殊纪念日在麦当劳就餐可以享受免费报纸一份,等等。

  真切的政府公关和公益活动——提升品牌美誉度。麦当劳在中国长期以来缺乏对政府的公关,这一点可以从一系列的危机上看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后,有不少的跨国公司积极开展了政府公关、积极参加中国的公益建设,这一点微软、西门子、摩托罗拉等跨国企业做得都比较优秀,他们的全球总裁都积极到中国访问与参观,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的接见,而麦当劳进入中国多年,却很少看到有比较重量级的人物到中国访问与参观,实际上麦当劳可以选择一些适当的机会,请全球总裁积极来华进行公关。在进行政府公关的同时,麦当劳还应该积极与当地的卫生检验检疫、餐饮行业协会、宣传部门积极建立关系,这些关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减少危机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与此同时,麦当劳还应该积极参与到国内公益活动建设中,以改善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而此前麦当劳对于国内的公益性的活动参加甚少。

  后记:即使到7月下旬笔者写此文章的时候,麦当劳“消毒水”事件也依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且与媒体的关系也有越来越恶化的趋势。麦当劳总部及中国公司负责人也没有出面做解释并发表任何意见。访问麦当劳中文网站也没有丝毫关于此事的信息,在“新闻”栏目中的最近更新的新闻是5月份的“旧闻”。麦当劳一言不发也许在酝酿大的动作吧,但愿是向着好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ybx926@soh.com

1 2 3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6篇)
*麦当劳中国商业模式的变革与重塑 (2010-08-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琪)
*如何打败麦当劳 (2007-11-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齐渊博)
*“麦当劳17年来首次在华大规模加薪”的背后 (2007-09-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骆永超)
*麦当劳,模式拓新能改变在中国的劣势吗? (2006-08-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青、张庆虎)
*从“麦当劳”不卖“红烧肉”谈起 (2006-06-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齐渊博)
*跨国公司的异化 (2006-04-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宇)
*警钟为谁而响--快速消费品安全危机分析 (2005-09-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吴朝晖)
*麦当劳VS肯德基:中国市场落差检讨 (2005-05-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云生)
*杜邦:都是特富龙“粘”的祸--2004年危机公关盘点之一 (2004-12-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游昌乔)
*麦当劳乱了! (2004-09-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胡纲)
*危机公关中的“杀毒软件”与“防火墙” (2004-08-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政权)
*富士VS柯达:中国公关恒者恒强 (2004-06-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庞亚辉)
*危机沟通的原则 (2004-06-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游昌乔)
*索尼彩电危机公关:日本企业一大亮点 (2004-05-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庞亚辉)
*“进场费”事件凸显家乐福危机的短板 (2004-05-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庞亚辉)
*在华企业危机频仍,跨国公司公关何在? (2004-05-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庞亚辉)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27 05: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