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民营企业如何面对传媒? 7 上页:第 1 页 亚太:企业与外界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与各类传媒沟通,但是中国的民营企业与媒体沟通大多数不到位,经常表现出“不愿意”,据我们了解,除了怕露富的考虑,也有怕媒体经营人员拉广告的考虑。你们如何看待这种担忧? 刘予丰:我觉得更多的企业可能不是“不敢”与媒体沟通,而是“不想”或者“不会”与媒体沟通,而这种“不想”则更多的是出于务实的考虑,比如希望闷头发大财,不希望媒体报道后引起市场上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利润下降等等。 潘欣:“担忧”,这是一个双向的问题。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媒体从业人员确实有过此类行为出现,导致了一些企业对媒体产生反感的情绪,由此对与媒体的沟通“担忧”起来。其次,企业与媒体的沟通不到位也是一个实际情况,这更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内功修炼不够所引发的“担忧”,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一些企业缺乏一个系统的沟通机制所导致的,比如企业发言人制度、危机管理体系、品牌沟通管理系统等等,这些是不是都建立了呢? 如果有系统的保障,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来自自身的“担忧”也就不复存在,同时也可以有更好的制度去应对与媒体沟通的问题。 易圣华: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当然必须有一个前提是,你的企业必须是合法经营的。只要合法经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富”不是好事吗?说明你的企业经营状况好啊。 确实有一些媒体经营人员打着采访的旗号来拉广告,企业还觉得不好得罪。但是,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媒体采访与广告经营是独立的两个部门,两部分人员收入不挂钩,中间建立起“防火墙”,以保证媒体报道客观公正的立场及其公信力,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从实践来看,“怕露富”,“怕媒体经营人员拉广告”,这只是企业不愿意面对传媒的原因之一。不愿意面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怕“露富”,有的则可能是怕“露穷”,比如有的企业风光的时候与传媒沟通得很好,但经营得不好的时候,就担心传媒曝光他的经营状况后对其在市场上和股市上的表现造成不利影响,所以不愿意与媒体进行沟通。 但现在是信息社会,企业与经销商、消费者、金融机构等各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都或多或少希望知道企业的运行状况,你越是不与媒体和外界沟通,越是可能引起种种猜测,对企业可能反而越不利。 有的则是由于没有合适的公关传播人员,不知道如何与传媒沟通,自己觉得与传媒沟通比较困难。比如,有的企业老总埋怨记者说,采访时他说的是一回事,见报后好像又是另一回事了。 关于这方面,我还要讲一点,就是媒体也要和企业多沟通,也要多了解企业运作。商业运作具有复杂性,“雪泥鸿爪”的现象,与本质的真实是有距离的。多了解企业及其商业运作,有助于媒体理解企业,同时,遇到这方面具有深厚背景知识的记者,企业也会更愿意将其深层的东西与之沟通。 亚太:民营企业面对传媒时,最需要注意的的问题有哪些? 刘予丰:我认为这方面民营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其他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并无二样。无论是什么企业,面对传媒时首先在思想上要把媒体当作伙伴和朋友,在态度上要诚恳、积极协作,在利益上也要懂得“换位思考”。 潘欣:企业面对传媒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应该发生在已经面对传媒的时候,而应该是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准备就是制度化与规范化,只有具有了一系列完善的对外沟通制度才能够保证双向沟通的顺畅进行,制度是决定一切的。 具体到在与传媒沟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特别注意:首先是企业要保持一个合作的态度,积极为媒体的采访提供素材;其次,企业有关人员应该试图与媒体记者建立友谊;第三,遇到媒体提出采访要求,而企业不愿或不便接受采访时,千万不要轻易地用冷冰冰的口气说出“不”字;第四,对于媒体提出的企业不确定的问题,要在企业内部寻求答案后反馈给记者;第五,不要轻易对记者作出承诺,但是如果已经承诺了,就一定要履行;第六,与媒体沟通,或者提供给记者的素材一定要准确无误。 总的来说,企业有关人员就是要在面对传媒时保证做到“合作、友好、主动、诚信、准确”这五点。 易圣华:企业对待传媒,最容易犯的错误,除了刚才提到的本能的担忧与回避外,还要克服常见的一个偏见——“我们给媒体投了广告,为他们带来收入,媒体当然得听我们的”。我们要知道,传媒的任务是揭示事实与真相,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信息需求,从来不是哪个商业机构的附庸,如果传媒报道某个企业,应该是企业有值得报道的事实。对于这一点,企业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一个企业如果希望能很好地处理与传媒的关系,最简单的办法是引入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公关传播专员,他了解企业的运作和传播需求,也知道媒体的关注所在,同时尊重媒体的社会责任、了解传媒的行事风格,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与传媒形成良性互动。 原载:《亚太经济时报》 欢迎与易圣华先先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316588669,电子邮件: thinermor@soh.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