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招商产品的十三种死法 7 上页:第 1 页 7. 经销商经营品种繁多,对新招商品听之任之 有的经销商有一种囤货行为,只要见到好的产品就想做,哪怕短期自己无能为力,也要先把代理权拿下来,免得被别人抢走,甚至不惜交纳市场保证金,这样的经销商手上往往把握了多个品种,但不轻易对其中任何产品进行市场投资。要么是代理的品种多,忙不过来,要么是观望市场侍机而动,看见别的市场成功了,他才敢真正运作。对于这样的经销商,厂家要多沟通,鼓励甚至有制度来督促他们投入,否则坐失良机,也不能转让区域市场代理权,吃亏的还是产品。 8. 个别经销商冲货、窜货,严重扰乱整体市场秩序 冲货对新市场的冲击力和杀伤力最大,极少数经销商存在小农思想,就是爱钻空子,看谁的市场做的好就冲谁的货,他们压根儿没想把市场做好,总想投机赚小利。只要有利润,什么违规的事他都干,这种行为厂家最恨,但总是难以杜绝。有的货窜来窜去,兜着圈子窜,防止厂家查处。这种惟恐市场不乱的行为,最终使得其他经销商不敢投入,最后都没有利润,市场很难起来。 9. 个别市场出现问题,企业没能及时摆平 招商的区域越多,厂家的管理难度就越大,市场风险就越难控制。有的企业招商非常顺利,多数区域的经销商都加盟,经销商的积极性也极高,而且都试图着作投入。这时厂家千万要作好市场督察管理工作,争取将重点经销商维护好、服务好,不能出乱子。如果遇到竞争对手恶意诋毁产品,或无中生有的造谣,或者有消费者纯粹找茬,投诉产品,破坏产品名声,引起市场强烈的反响,厂家一定要及时处理此事,尽早摆平,越快越好,特别是媒体的报道,一定要将谣言封锁。免得传开了,美誉度大打折扣,使得该市场销量急剧下滑。经销商的信心一般是互通的,如果其他市场的经销商不明真相,以为真是产品本身的问题,纷纷要求退货,导致市场崩盘。 10. 经销商队伍培训跟不上,执行力到不了位 经销商不是企业主,对于代理的产品未必全部了解,对其市场操作也是一知半解,寄予很大希望于厂家的跟踪服务。这时需要厂家耐心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培训经销商的队伍。多数经销商队伍的能力是不均等的,有的营销人员从没进行过正规培训,做惯了坐商的生意,让他们主动去推广产品比登天还难。即便厂家提供再好的方案,经销商的队伍再庞大,执行力到不了位,市场还是起不来。 培训经销商不要只培训经销商老板,更要培训他们的营销经理、营销员、促销员,这样才能保证执行力真正到位。 11. 竞争壁垒太低,仿冒品跟风诋毁 现在是一个复制品牌的年代,特别是保健品、化妆品更容易跟风,只要产品畅销、概念好、包装设计好,都会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效仿跟风,着对于品牌运作必然带来不正当的恶性竞争。一些招商企业由于本身资金不雄厚,实力受限,找到一个好概念没能力为竞争者设置竞争壁垒,很容易被其他企业跟风赶超,甚至恶意诋毁。 12. 企业招商玩噱头,不实杜撰成功经验 成功经验通过媒体可以传播,本来称不上成功的策略,经过精心的手笔包装,华丽的辞藻装饰,杜撰得非常成功,以引人关注。一些厂家为了顺利招商,喜欢玩噱头,把不成功的吹成成功的,把一般的成功描绘得非常经典,这样杜撰成功经验,吸引经销商。由于地域的差异,由于方案本身的成功打了折扣,一些经销商照搬“所谓的成功经验”,很快就会栽跟头,这样的产品肯定做不长久。 13. 厂商与经销商利益分歧,化友为敌相互竞争 厂商与经销商是鱼水关系,是品牌战略联盟伙伴,打造长久品牌需要诚信经营,需要资源整合,见利忘义、过河拆桥的行为,只能闹得不欢而散,甚至反目为仇,法庭相争。很多产品成功后,不是经销商甩了厂家去开发同类产品,就是厂家横挑鼻子竖挑眼找茬儿取消代理合同,自行操刀谋求更大的利润。这样恶性竞争,势必挫伤品牌力,使产品过早退出市场。 桑迪营销机构近期推出第二本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营销实战专著——《智揽天下》,从“市场研究、实战案例、策略实务”三个部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成功营销的精髓所在。联系电话:021-64835180、64835181,E-mail: sidea@26.net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5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