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案例 > 企划个案 > 一份胎死腹中的啤酒策划案

一份胎死腹中的啤酒策划案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02-23, 作者: 李铁君, 访问人数: 8357


7 上页:第 3 页

  八、无言的结局

  听了我们阐述,L厂长等人并没有认为我们的说服有力度,还是一再坚持他们自己的观点,双方又争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不欢而散。

  散会后,我把会上发生的情况告之了公司老总,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又给L厂长打过几次电话,对方绝口不提方案的事情。而是让我们把合同书起草好,给他寄过去。

  这之后我们去了一趟C啤酒厂,问及对方关于合作的事项,对方说:“你们合同我看了,关于收费这一项,我们感觉太高了,而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支付能力同你们合作。”我知道他是在敷衍,因为就方案都没有能取得共识,又怎么能谈到我们的服务费是高是低的问题呢。我提出要见Z厂长(C啤酒厂的总经理),被L厂长借故推脱了。

  这之后,我们公司的老总也和SG集团的决策层进行过几次沟通,后来也因为一些非常复杂的原因而停止了跟进,而“C啤酒项目筹备组”也就此解散了。小组成员们的心情和我一样,糟糕到了极点。我们不是因为方案被否决而伤心,我们是为了一个极有可能成为地区性的优势品牌就这样“胎死腹中”而无奈。无可奈何,是对我们当时愤懑心情的最佳写照。

  九、结论

  关于和C啤酒厂的合作流产,究其原因,项目组成员、公司老总以及我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失利的主要原因大概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客户方面的原因

  1、市场营销知识的严重匮乏。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要想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拥有一定数量的忠诚顾客就必须要大量地掌握营销方面的知识,并且树立营销的观念。即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产品。因为市场营销所探求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并不是企业决定生产什么,就努力地去推销什么。

  宝洁公司的品牌经理常常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为谁而生?为什么买我?用以时刻警醒自己的营销意识,校正营销目标。作为企业的管理层来说,你要了解你产品的消费者是谁?营销组合究竟指的是什么?什么是产品生动化?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营销知识,并树立了营销观念,这样在同策划人或策划公司沟通的过程中才不会出现认知上的障碍。

  2、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经验是局限企业发展的一大羁绊。 

  “经验”是指经过实践而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应该说是个好东西。但是经验有时给企业带来的羁绊,却会令企业停滞不前,甚至是后退。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所积累的一些市场经验在今天是否还管用,往往是需要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策划人往往是从市场的实际情况,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而有些企业的管理层,是从自己的经验角度出发来看问题的,而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往往抱有怀疑的态度。在我们这个案例中 C啤酒厂的企业领导就把CH市场的运作方式和F县的操作方式等同起来看待,喜欢套用经验中的模式。然而省会城市的市场状况、竞争状况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跟县级市场是绝对不同的,因此具体问题是要具体分析的,而不能套用经验中解决问题的办法。

  3、害怕承担企业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差别意味着与众不同。若想与众不同则意味着需要不断地变化。策划是打破成规的艺术,而变化就是其中的生命所在。“尽快地适应变化,并不断地享受变化”是现代企业所必须接受的观念。但是现在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企业不是不愿意接受改变,而是害怕被别人改变。并且担心改变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包括企业风险和个人风险)。任何策划方案在没有执行之前,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是没有风险的,而企业一旦通过了方案就会面临着执行风险,风险与机遇又往往是并存的。因此,一个策划方案能够通过,不仅需要企业的管理层具备超凡的知识、过人的胆识,还取决于他对风险的预估和掌控能力。不善于在变化中承担风险的企业,是很难追求卓越,基业长青的。

  (二)策划人和策划公司方面的原因

  1、策划人要根据客户的实际状况,来制定最适合客户自身的策划方案。

  策划人要学会适应客户,策划方案也要适合客户的实际状况。策划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适应。要成功地策划好客户的产品,首先就是要学会适应关于客户的一切游戏规则。对于C啤酒厂(乡镇中的国有企业)这个客户来说,我们所提出的策划方案,不能不说没有“亮点”,但是这些“亮点”是否适合这个客户本身,我们没有过多地考虑。策划之所以没有被通过,可能就是我们没有遵循“合适”原则,把最适合客户的方案推荐给他们。我们以“差别化”为核心思想的方案,犹如一剂猛药,可能药劲大了些,客户有些承受不了。因此,成功的策划方案是不能脱离被策划对象本身而孤立存在的。

  2、策划人要学会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并巧妙地处理同客户之间的关系。

  我曾经固执地认为:只要凭借策划人的专业能力,就可以获得客户的认可,就可以保证策划方案的顺利通过(虽然也曾通过)。事实证明我是错误的。在C啤酒厂对我们的策划方案提出否定和质疑的时候,我们当时就没能很理智地用一种客户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和其沟通,而是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态度,这样就对以后继续和客户衔接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其次,同客户之间的沟通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譬如说“提案会”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第一,它有助于客户正确地理解策划人提出的营销策略;第二,它可以减少双方的沟通环节,直接表达客户对方案的看法。由于我们的方案缺失了一个提案的过程,使得客户被动地看完方案后,就形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理解和感知,而人对事物的第一感知(包括错误的)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恰恰是缺失了提案会的这一沟通环节,并且客户对方案的第一感知也已形成,所以就形成了日后说服上的极大难度。最后,客户和策划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有时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有时是学生和老师的关系。策划人的方案能否被通过,有时就要看这种关系是否可以和谐共处,是否能找到一种平衡。也就是说,客户需要策划人当雇员的时候,你千万不能当老师。

  总而言之,我认为“双方认知上的巨大差异,”是导致我们无法说服客户接受方案的最主要因素。我们的策划团队成员,大多来自诸如“百事可乐”、“娃哈哈”这样的外企或国内的知名公司。团队成员对于成型的管理模式以及营销策略可以说是知之甚多。我们之间对市场的看法、营销策略的探讨非常容易达成共识。因为我们之间的认知、经历甚至所运用的语言(专业术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致的,都是能够互相理解的。而C啤酒厂作为一家县级的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前,他所经历的一直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其管理层的确也在不同程度地转换思想,但是在一种半封闭(地域的局限性)状态下的自我转化,是很难认知,也很难接触到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现代化的营销模式的。而在这样的状态下,就使得策划人和客户之间,形成了诸多的、难以逾越的“鸿沟”。即双方的经历不同;双方所接触到的管理思想、营销机制不同;双方对新产品的运作思路不同;双方对市场的感知不同;双方对渠道的操作策略不同等等。达成共识的一个前提是:“求大同,存小异。”而我们既没有“大同”却全都是“大异”,那么作为策划人来说,面对认知上和自己存在这么大差异的客户,我们说服的难度和结果就可想而之了。

  通过对这件事情的感悟,顿觉成功的策划的确行之不易。忽一日,偶见“帕萨特”轿车的广告文案,仔细体味之下,备觉其中不乏真谛,现摘录如下,送给和我有着共同经历的策划人共勉:掌握变化者胜;思虑周全者胜;先行者胜;耐力持久者胜;架构坚强者胜;气量宽广者胜;克服逆境者胜

  李铁君:职业营销咨询策划人。1997年加入长春百事可乐(Pepsi—Cola)饮料有限公司,从销售代表做起,后任某内资股份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市场部经理。长期致力于快速消费品、房地产的营销研究与实务,现正从事营销咨询的一线工作。电子邮箱: litiejun555@sin.com

1 2 3 4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2篇)
*超市啤酒狂欢夜活动策划 (2004-10-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周文)
*未能出街的“案例” (2004-04-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云)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6 0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