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选择车身广告的十大理由 7 上页:第 1 页 理由5:高接触机率和稳定的接触频次 车身广告是可见机会最大的户外广告媒体。公交车平均运营距离为13KM左右,以车身广告的实际可视范围计算,单车可覆盖面积平均为0.3平方公里,每天运行次数平均10次,日均接触人次8.7万余,若以3个月发布时间计算,有效OTS可达到7800,000人次(以上海为例)。 广告发布数量以及地域环境、城区面积等方面的差别,使不同城市的接触频次会有所差异,但在15个辆月发布规模的基础上,基本能够保证在目标区域中每周2次以上的接触频次,以此推算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发布期,其目标区域总接触频次可以达到24次以上,足以保障其对广告的印象。 理由6:较强的地理针对性 车身媒体的可移动性使之可以针对性地靠近特定场所传播广告信息,达成广告目的。同时,公交媒体线状交叉成为网络,覆盖城市各个区域,带来广阔的广告覆盖范围,完整有效地接触目标人群。比如高档产品、奢侈品可以有针对性的经过商务区,高档住宅小区;手机、IT电脑类产品可以经过电脑手机大卖场;药品可以经过药房、医院;快速消费品可以经过大卖场、超市、便利店;服装类可以经过百货公司、服装专卖店;家居建材类产品可以经过家居卖场、建材特色街、连锁售点等等。在选择线路时,针对客户的产品可以适当选择线路经过商业区、商务区、主干道、特色街道、居民小区、高档住宅区、大学区等,最大限度的将广告信息传递给目标消费者。 理由7:较低的千人成本(CPM) 据夸克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全国主流媒体中,杂志的平均千人成本最高,为20.8元,其次是电视广告20.64元,报纸广告10.28元,电台广告4.43元,车身广告1.19元。所以,在所有媒体中,车身广告的平均千人成本最低,最具有竞争力。 理由8:广告策略配合完美 一、广告目的的配合 车身广告发布目的一般非常明确,归纳起来有以下4点: 1、以品牌形象为主要诉求目的。 2、以产品推广为主要目的。 3、以配合电视广告为主要目的。 4、以配合产品促销为主要目的。 二、广告策略的配合 有效配合电波媒体的广告落地工作(高空+地面的广告投放模式)。对于在全国性媒体上投放广告的产品来讲,车身广告能够帮助其进行广告信息在各地域的落地工作。投放组合媒体的广告效果要远远大于单一媒体的广告效果,高空有电波媒体覆盖(电视),地面有车身广告配合,同时可以连接终端售点(卖场、超市、饭店、酒家等),提示消费者购买,以配合当地的销售。 当车身广告的主画面和电视广告中的主诉求点相同时,可以让目标受众在强干扰的环境之下接受到电视广告后,再通过车身广告进行品牌识别,就可以大大加强电视广告的效果。 三、广告排期的配合 1、长期车身广告配合间歇式投放的电视广告,以达到长期维持品牌的知名度的目的。 2、在没有电视广告投放的情况下,用间歇式车身广告投放来维持产品知名度。 3、车身广告作为电视广告的延续,用最低的成本最长时间的延长产品的知名度。 4、长期电视广告与车身广告同时叠加投放,以期一定时间内达到最大的广告效果。 四、广告位置的配合 1、 两侧或单车尾发布。广告发布面积小,发布价格低廉,适合诉求与品牌形象相关性较低的简单广告信息和促销等信息告知,同时,其广告覆盖面及发布辆月次方面应做相应增加 。 2、 全车发布。广告发布面积大,广告信息传播完整美观,视觉效果良好,适合主流品牌的营造及品牌维护推广工作,因发布费用相对较高,故在线路覆盖范围、发布辆月次等方面会相应被减缩 。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