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手机国包商的转型探究:“进”还是“退”? 7 上页:旷世迷途 目前,手机国包商面临着困境和尴尬的境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机会。 虽然目前国内手机厂商都在叫嚷着要直控终端,自己掌控终端销售网络。但是目前国内手机厂商实力参差不齐的状况,真正能够自己掌控终端的厂商并没有几家,大多都处在一种探索阶段。手机国包商健全的渠道网络、高素质的销售团队以及对渠道的掌控能力还将是其主要的依靠力量。由此可见,手机国包商还有机会。主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国内各大手机厂商把渠道模式调整到直控终端,这需要一个过程。由于目前手机终端市场还比较散乱,手机厂商如果想全方位稳控终端,必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实的手机毛利率不断降低,渠道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各手机厂商的资金压力,整合终端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国包商现有的渠道优势和网络优势仍有很大的借用价值。再者,国内手机厂商的价格战和渠道战连连不断,各大手机厂商基本上都面临着一定的财务压力,国包商无疑仍是一个很好的资金平台和网络平台。 其二、国外手机厂商虽然现在慢慢的在施行本土化策略。但其现实的人力、网络状况仍比较薄弱,并不足以支撑其“单打独斗”,仍需要借力。那仍是各大手机国包商。 其三、随着信息产业部牌照的日益“解冻”(据悉,明年信产部有望放开牌照限制),这为奥克斯、创维等对手机市场觊觎已久的家电厂商提供了契机。“箭在弦上”,如果它们继续靠自己重建渠道,现实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已不允许,也没有这个时间了。但要仍需要以最快的时间和速度占领市场,借力国包商的渠道资源和人力资源无疑是最好的捷径。 但这种市场的机会并不会留给所有的国包商,国包商重新“洗牌”也将是在所难免。最后的生存者一定属于那些管理到位、网络健全、渠道稳固、团队素质强、具有发展眼光的国包商。否则,惨遭淘汰的悲剧不可避免! 所以国包商应该在危机面前更应该苦练好自己的“内功”,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巩固好自身的网络渠道,提高市场人员的整体素质。这些仍将是手机国包商最基本的工作。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