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单品牌与多品牌的辩证法--松下品牌策略转变的思考 7 上页:第 1 页 ●单一品牌策略运用:品牌延伸 实行单一品牌策略,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品牌延伸。如果一个公司采用一个已有的品牌作为刚推出的新产品的品牌,这种做法就是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流行的,并显示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品牌延伸目前已经是企业品牌策略的核心策略。一项针对美国超级市场快速流通的商品研究显示,过去十年,成功品牌(销售在1500万美元以上的品牌)有2/3属于延伸品牌,而不是新上市的品牌。日本索尼公司就是品牌延伸的典型代表,依靠其不断创新的技术优势,通过品牌延伸,形成了一系列为消费者信赖的高质量的索尼产品,从而引领电子产品技术发展的潮流。 当然,品牌延伸也受到很多人的批判。以定位论闻名于世的营销学大师杰克.特劳特就是品牌延伸的坚决反对者。在他的成名作《定位》中,他以很大的篇幅来论述“产品延伸陷阱”,指出最容易毁掉一个品牌的做法就是把该品牌加以延伸。品牌延伸往往会模糊品牌定位,混淆品牌概念。早期的派克笔高贵典雅,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人们以佩带派克笔而引以为荣。自从派克为扩大市场占有率,进入低端市场,进行品牌延伸,推出3美元的低价派克笔以来,派克不但没有取得理想的占有率,相反损害了原有高贵的品牌形象,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也下降不少。 诚然,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来看,没有绝对的真理。品牌延伸既有其有益一面,又有其风险的一面,如表中所列,可以清楚地看到品牌延伸的利与弊,企业要做的就是能否利用其优点,同时把可能的风险控制在可行的范围内,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区别。 ![]() 在品牌延伸中,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品牌宽度 品牌宽度就是企业品牌下产品的变动幅度。品牌宽度是衡量原产品与品牌延伸产品相关性的重要标准。品牌宽度窄的品牌,该品牌下所覆盖的产品类型就少,产品相关性要高。相关性高的品牌就可以避免给消费者造成的混淆品牌概念以及损害母品牌形象的影响。如果企业总是将品牌延伸到相类似的产品上,那么品牌宽度会比较窄,这样的品牌延伸的成功率要比品牌宽度宽的品牌延伸大得多。 品牌延伸的时机 品牌延伸的时机并不是越早越好,相反,在市场发展的早期,品牌延伸相对于新品牌获得的市场份额要小,生存的可能性也弱。这是因为在市场引入期风险较大,如果产品失败,品牌延伸就会损害到母品牌的形象,品牌延伸应延后推出。还有就是品牌延伸在定位上缺乏伸缩性,原品牌的某些特有形象限制了品牌定位的适应与调整。因此,在市场相对成熟的条件下推出品牌延伸,就可以尽量避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避开“产品延伸陷阱”。 ●由单品牌向多品牌发展:品牌拓展 与品牌收缩相对,品牌拓展就是为了实现企业进入市场的战略目的,引入新品牌,利用品牌间的协同效应,形成整体优势,提高品牌资产的行为。品牌拓展不是盲目的发展,而是建立在原有品牌资产基础上的拓展。品牌拓展不仅仅意味着品牌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代表着细分市场的增加,市场机会的增加。品牌拓展是建立在消费者行为分析以及市场细分基础上的,偏离了这个基础,就不能取得品牌拓展的成功。松下电器单一品牌策略的推出是其品牌拓展失败的结果,National和Panasonic品牌的区别是松下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主观而定的,并不是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定位。所谓的“白色家电”与“黑色家电”只能会使消费者混淆品牌概念,无法发挥松下品牌的整体优势。 由单品牌向多品牌发展,进行品牌拓展,要注意保持品牌有很大的区隔。我国虽然很多家电企业拥有多个品牌,并给自己现有的多个品牌在做中、高、低端的定位,但抱歉的是这种安排只是一厢情愿,因为在市场上这些产品同处在一个档次,几乎就没有差别。这样的品牌拓展也是失败的。尤其是在同类产品的前提下,品牌的作用实际就是区隔不同的消费空间,如果在现实的消费环境中这些品牌没有差别的话,它们的存在就显得没有任何必要。无论是用不同的企业操作这些品牌,或者是整合之后一只手来操作这些品牌,因为没有区隔,品牌之间实际上在打架,自己竞争,运行的成本当然会很高。松下电器在海外放弃使用NATIONAL,集中力量推广PANASONIC品牌就说明了这样的问题,在品牌没有太大的区隔作用的话,根本没有必要维持多品牌策略。要集中资源做自己的拿手事情,而不是广为散布自己的资源,自己降低自己的竞争力。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