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品牌十大病症 7 上页:第 1 页 第三病症:名人狂热症 名人和品牌是优势资源互补,名人有自身的优势:知名度、信誉度和亲和力,企业借助名人的优势确立品牌优势,因此企业利用名人树立品牌本无可厚非。不可否认,在企业的品牌建设中,名人确实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名人对品牌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多个方面,如:该名人是否适合企业产品的代言;该名人是否了解产品的情况(功能、功效、使用范围等);该名人是否使用该产品等等,这些因素都是企业经营者在选择名人时必须考虑的。 目前国内的企业对名人的魅力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感觉只要名人一登台,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就能打开,企业就能高速运转。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名人竞相角逐的场面,甚至可以看到同一个名人为多个产品代言的场面,这就是国内的“名人狂热症”。典型的就是哈药六厂,各种角色的名人纷纷登场为其代言,简直到了眼花缭乱的程度。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企业品牌的成长时百害而无一利,长此下去,受损害的是企业的品牌。 第四病症:漠视公关病 公共关系(公关)是品牌塑造的一个有力武器,是品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企业品牌锻造需要一个和谐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公关活动恰恰能够在企业内部之间营造一种这样的环境。公关可以使一个企业一夜成名,可以使一个企业转危为安,也可以使一个企业迅速衰落。其中的奥妙在于企业如何运用公关,运用恰当好处,公关就是品牌打造的一把利器;运用不当,公关就成为品牌打造的“滑铁卢”。 尽管国内企业也很重视公关,但仍然有不少企业,尤其是一些发展上规模的企业忽视公关,或缺乏公关意识,直接的影响就是不会把握公关机会,面对企业危机时更是措手无策。三株的暴病身亡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危机公关处理能力。 第五病症:傍“大款”病 与外资企业合作,借助外资企业在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无疑能加快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能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但是,很多企业缺乏品牌保护意识,无视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价值,在和外资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失去自我,不珍惜自有品牌。在与外资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好好保护已有的品牌,被外资企业慢慢将已有的品牌或高高挂起或打入冷宫。我们的产品是用我们的机器生产,但被贴上别人的品牌才能出售。创造的大量价值被外资企业拿走,我们得到的只是那少得可怜的产品加工费,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加工厂。 “洁银”牙膏、“雪花”冰箱等品牌的衰落让我们唏嘘不已,毕竟创造一个品牌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我们创立的品牌。 在与外资企业合作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保护自身的品牌,“傍大款”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品牌,而不是让别人把自身品牌兼并。 第六病症:服务失踪病 我们都知道服务重要性,尤其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时代,服务是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第二战场”。国外的强势品牌不仅在产品质量上严格要求,对服务也是力求尽善尽美。服务成为这些品牌拉近顾客的黏合剂,服务提高了企业的美誉度和企业形象。 在我国,企业对服务也日益重视,许多企业也把顾客服务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良好的服务为这些企业的品牌建立打下基础,但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的服务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口头上承诺的多,实际行动的少。在房地产界,这种病症比较普遍,也较为严重。购买房子前,买主是上帝,房地产开发商用尽各种方法和手段,许下种种美丽的诺言;买房付款后,开发商成了皇帝,对业主的投诉、申诉爱理不理。在北京,去年的9月和今年的10月,就出现过九龙花园的业主在房展会上“集体退房”的活动。事件原因是开发商的承诺迟迟得不到落实,如天然气通不了、IC双路电是临时工业用电、电话无法接通、酒店式物业管理无从谈起…… 姑且不论这些业主的行为是否理智、合法,但最重要的是这些开发商的售后服务不到位。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对企业品牌来说是致命的,会严重削弱企业的品牌。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