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我眼中的《中国商贸》

我眼中的《中国商贸》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10-16, 作者: 单士保, 访问人数: 3859


7 上页:第 1 页

  3、传播

  一直觉得中国书刊的促销手段比较单一,以前买书主要通过朋友的口碑宣传,现在好像能见到很多畅销书在做推广,到书店也能看到其POP,但是,还是没有日用消费品的手段灵活多样,没有看到过其端架、陈列。在印象中由于《销售与市场》是专业的营销期刊,觉得他在做传播推广的时候,应该更居得天独地的优势,可以把理论和实际很好的结合。因为如果你本身发行量很大,就说明了你的权威,而且由于你的权威,你有可能吸引很多一流的作者来发稿,编辑也不用整天跟这个约稿,跟那个约稿了。其实我基本上每期《销售与市场》都买,以前有一阶段差点对《销售与市场》失去信心,到现在为止真的没有注意到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什么大型推广活动,可能是由于销售太好,不用推广了,翻开《销售与市场》后面的广告是越来越多,是不是广告多的没办法排了,才又出《中国商贸》的?而《中国商贸》怎么就不能学学日用消费品或者保健品的推广方法:销售促进(给消费者提供附加价值,让其觉得物超所值,例如多加一些培训资料,每期都有,成本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你会让你的读者每期都想着、念着的。)销售促进的形式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最重要的是公共关系。通过事件营销或者别的传播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举行关于《中国商贸》的论坛,在网上举行如何办好《中国商贸》的点子活动呀,这些费用都不会太大,但是在你的目标消费群中会留下很深的印象的,在我的印象中“中国营销传播网”就经常举行这类的活动,通过互动的沟通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进去,当然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会越来越高。而且作为营销人这一群体来说,口碑宣传很重要,也许由于大家对杂志实际运营状况不了解,可能提的建议实际上行不通,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起到了另外的效果,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中国商贸》。包括本文其实对《中国商贸》来说也是一个传播。还有什么人员推广、广告当然从来就没有见到过,其实哪一个工具都有用的,当然在运用这些工具的时候不能像传统产品那样,但是换一种方式也一样能达到效果的!

  4、分销

  之所以把分销放在最后是有原因的,这次为了买俞雷和陈宁先生的《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费了好大的劲,在一般的地极市都没有买到,最后想,哈尔滨是省城应该有吧,可惜也没有买到,通过借朋友在南方买的才看了。所以感到图书的分销是个迷,俞雷和陈宁先生在推广这本书方面真的很佩服,可惜就是在终端看不到,这不能怪作者,作者所能做的都做了,不放弃宣传、推广的每一个机会,已经成功的拉动消费者来消费了,可就是没地方消费。感到哭笑不得。也许《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和《中国商贸》情况是不同的,因为《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是新书,作者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新人,而《中国商贸》具有一个很好的奶妈就是《销售与市场》,通过《销售与市场》的网络轻易的就把分销下去了,当然还可以更贴近读者,像有的地方有很多供应商(针对卖场)联合成商会,如山西,这样也是机会呀,可以大力发展团购用户,在很多大的公司形成学习型团队,总部可以每月给分公司或办事处提供这样的杂志。

  通过对上面的透视我们可以看出来,市场现在对《中国商贸》来说有机遇,也有挑战,如果能把资源利用好通过整合营销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每个月都会养成一个习惯—买一本《中国商贸》在睡觉前看上一会,相反也有可能在将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把《中国商贸》办成一个大杂烩,那样对我们所有的营销人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我们想看到一个成功的案例。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商贸》你不会独自求索,因为有人在关注你……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ssb0116@soh.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于战地处听钟声--谨作《销售与市场》杂志十年评刊 (2004-06-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会亭)
*南方略:陌路狂奔 (2004-05-21, 《新营销》,作者:钟超军)
*杂志们的品牌精神 (2003-07-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有忠)
*商业媒体应该如何为自己定位? (2003-04-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俞雷、沈钱忠)
*直击营销媒体的软肋 (2002-10-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谭晓珊)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5 05: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