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柯达是农夫?富士是猎人? 7 上页:第 1 页 很明显,中国感光材料市场已经不可能给富士柯达“98协议”那样的机会了,但是,富士与乐凯近三年的合资谈判却能给富士一个借势翻身的机会。一旦与乐凯达成合资,富士不但能够依托乐凯重新获得中国政府的亲睐,而且能够在柯达的“98协议”过期后,依托乐凯获得在中国市场的一个巨大的生产基地,而一旦富士与乐凯合资,乐凯的销售网络和市场也将为富士所用。这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有业内人士认为,乐凯也寄希望通过合资,利用富士成熟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及国际营销网络,将乐凯全面推向国际市场。乐凯胶片表示将部分改变公司经营范围,即从胶卷行业逐渐退出,主要业务将会转向打印相纸等与数码影像有关的耗材行业。而这正是富士的强项。乐凯与富士的合资为其全力进军数码影像市场为增加了可能性。 富士作为数码影像的整体方案提供商,几乎囊括了数码影像的整条产品线,可以在硬件设备上大大充实弥补乐凯的不足。种种迹象仿佛表明富士与乐凯的合资的确是天作之合。如果富士与乐凯的合资真正成功的话,无论是柯达还是爱克发、柯尼卡等外资感光材料企业无疑将会面临更严峻的市场局势,也就是说,一场鏖战在即。 正如富士公司在在柯达与中国政府的“98协议”即将到期的2001年通过媒体向外界宣布的那样:富士要在柯达与中国政府的“98协议”到期,以及中国入世后双方面临的市场环境将更为公平的契机为突破点,在中国感光材料市场对柯达展开全面反击。 而对于柯达来说,能否达成与乐凯的合资也绝对是决定在未来与富士的竞争中是否能够取得绝对主动权的关键。 自从98协议”以来,虽然柯达在中国市场已经比富士多跨越了很大的一步。但是由于富士通过走私在中国市场的运作,并且在2001年“98协议”到期后的这两年一直是穷追猛打,市场份额一度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呈现直追柯达之势。 因此我们看到,此次争取与乐凯的合资成功无疑又是一次“98协议”的缩影,富士与柯达谁能获得成功极可能就是决定未来竞争谁掌握主动权。因此富士与柯达都必然是志在必得。 是以,值此紧要关头,柯达方面的对于合资的态度则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可以从自从最近媒体传出柯达依然坚持控股乐凯后,柯达的极力辩解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在传闻富士即将于乐凯合资成功的消息后,柯达立即一改过去对与乐凯合资“51%控股、用柯达商标及其控 制经营权”。的态度,而主动垂出“柯达从来没有坚持控股乐凯。柯达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如果跟乐凯合作,必然会培养独立自主的乐凯品牌,并从旁给乐凯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的橄榄枝。 并且也由一名公司高层极力向媒体否认最近流传的“柯达现在已是这场合资争夺战中的输家”的传闻。并极力表示,“我们与乐凯之间的对话一直没有停”,而且他们一直在向乐凯表达这样的观点———柯达与乐凯在市场定位上有明显的区分,如果双方合作,将能为消费者提供层次更丰富的产品,最终乐凯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得到大幅提升。急切紧张之心清晰可见,可见对于乐凯合资之事曾经貌似气定神闲的柯达也坐不住了。 其实,这些情况都并不奇怪,当我们仔细观察富士与柯达的战略拓展思路,我们就不难发现,柯达争取获得合资乐凯的成功一定是要借此称为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真正的老大,垄断行业的大部分市场利润。而富士宁愿委曲求全自降条件也要力争与乐凯合资,采用“矮身如赘”的方式答应乐凯控股的条件与乐凯合资,宁愿委曲求全也要一雪前耻,报“98协议”的一箭之仇,力争至少与柯达在市场份额上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于是两个都曾经对其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作派的乐凯,此时终于逼得两巨头“原形毕露”。 因此,对于柯达所言:“柯达在中国市场是农夫,勤勤恳恳耕耘;而富士则是猎人,等中国市场培育起来后大吃一口”的比喻来说,我们却实在应该更为客观的来看。 其实对于柯达与富士来说,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就如同一块待宰的鱼肉,双方都红着眼睛与分而食之。 俗话说:“不是猛龙不过江”富士与柯达这两个世界感光材料巨头在中国市场谁都不是善良之辈,也都绝对不是本分的农夫,而都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猎人”!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索瑞斯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联系电话:0773-5856159、013978371319,电子邮件: lihailong43@vip.sin.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