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凤凰卫视的品牌魔方

最受尊敬企业资料

凤凰卫视的品牌魔方


经济观察报, 2003-09-01, 作者: 戴佩良, 访问人数: 4318


7 上页:第 1 页

内容为王

  默多克喜欢将“内容为王”挂在口上。不过,电视传媒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一件事情:形式是内容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形式与内容,并不是哲学上的概念。

  概括地说,凤凰的优势是三板斧:快,全球性,直播,这正是当代全球电视传媒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凤凰卫视对伊拉克战争的直播报道,突破连续直播100个小时的记录,这对其他华语电视传媒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央视新闻频道的推出,从某种程度而言,正是直接竞争的结果。

  今日的凤凰,年8亿左右的营业额,还远远不足以抗衡央视的年营业额,不过,这些数字都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视的收视垄断地位和凤凰在大陆的收视限制。

  而对于内地电视传媒来说,凤凰节目形态的层出不穷和日益翻新,提供了模仿的样板。但是真正重要的创新,则来自观念。而自由的空间是创新观念的最佳池塘。

品牌魔方

  我一直诧异凤凰上投放广告的大多数广告客户来自内地,而绝大多数的普通话观众是无法收看到凤凰卫视的。闾丘露薇解释说,“我觉得还是蛮吻合的,比方说很多的广告是内地的企业,凤凰很大的一部分观众都是在内地。在东南亚和华人区也是有很大的影响。”从经济的角度,这并不能完全解除我的疑问,但是从品牌传播的角度,凤凰证明了它经营模式的可行性。

  对比内地传媒和凤凰的广告推介会议,所有的人都会对凤凰强大的推广手段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凤凰的经营价值,很大一部分就再源于广告客户这些深入脑海的印象——品牌,已经成了一只魔方。对比央视的广告时段报价,凤凰的价格优势无疑成了购买行为的推动剂。难得之处在于,身为媒体,凤凰非常明白自身的局限与扬长避短。

  然而,作为一个急速扩张的企业,凤凰在赢得同业尊敬的同时,也必须清晰地看到未来的陷阱。诸如资源与全球性目标的协调,日益庞大的机构与随之而来的官僚组织,还有如何保持持续不断的企业创新。

  在过去7年的时间中,凤凰无情地搅拌了华语传媒的格局和潮流,并带来勃勃生机,然而此时,凤凰正在衍生着深刻的、决定未来的变化。

  凤凰卫视

  1996年12月12日凤凰卫视直播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选举过程。

  1996年11月9日凤凰卫视与新加坡广播机构签署进入新加坡有线电视网的合同进一步确定凤凰卫视在泛亚地区的卫星电视地位。

  1996年9月27日凤凰卫视中文台利用卫星可视电话,以香港为中介,首次实现了两岸电视对话,并制作了特别节目“一线牵动两岸情”。

  1996年3月25日卫星电视有限公司与今日亚洲有限公司、华颖国际有限公司成立了“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刘长乐任董事局主席。

  1997年12月2日凤凰卫视荣获四项Promax&BDA金奖,该奖被誉为传媒界的奥斯卡奖。

  1997年6月30日起连续60小时以独特的风格、全方位、多角度连续报导香港回归前后实况,直播中英政府交接全过程。

  1998年8月28日凤凰卫视电影台隆重启播,这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推出首个收费卫星电影频道。

  1999年8月21日凤凰卫视欧洲台在英国伦敦正式启播,全面覆盖欧洲25个国家。凤凰卫视欧洲台的建立是凤凰卫视立足香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2000年6月30日凤凰卫视宣布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号:8002。

  2001年5月14日起由天津电视台与凤凰卫视合作拍摄《寻找远去的家园》,途径13个省市,行程22000公里,历时135天。

  2001年1月1日凤凰卫视资讯台和凤凰卫视美洲台正式启播。凤凰卫视美洲台成功地在美国落地,标志着凤凰卫视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完成了对全球的覆盖。

  2002年12月31日中国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凤凰资讯台在国内有限制落地,为凤凰提供了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2003年3月1日位于3S卫星上的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的模拟信号停发,转由数字方式播出。

1 2

       本文由 经济观察报 授权转载,版权属于原出版人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4篇)
*卫视在网络覆盖费年年提价下的醒思 (2010-08-05, 《广告主》,作者:李克勤)
*中国移动入股凤凰卫视,用意何在? (2006-09-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匡文波)
*品牌媒体传播走向:卫视整合 (2005-10-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于长江)
*凤飞香江一鸣惊人--破译凤凰卫视品牌强盛之道 (2005-05-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海龙)
*透视凤凰卫视满意率 (2005-04-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芮新国)
*凤凰精英的美学经营 (2004-11-23, 前程无忧51job,作者:刘长乐)
*凤凰卫视两个访谈栏目的策划案例 (2004-09-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永革)
*给卫视的战略打分 (2004-05-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云)
*中国电视媒体:等待品牌 (2003-11-24, 经济观察报,作者:贾冬婷)
*TCL立身之本 (2003-09-04, 经济观察报,作者:林木)
*惠普之道新解 (2003-09-03, 经济观察报,作者:孙爱军)
*柯达:人性化生存 (2003-09-02, 经济观察报,作者:黄继新)
*凤凰卫视的品牌魔方 (2003-09-01, 经济观察报,作者:戴佩良)
*同仁堂故事 (2003-09-01, 经济观察报,作者:黄茂军)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