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特别关注 > 义乌的悬念

义乌的悬念


《智囊》, 2003-06-18, 作者: 刘胜, 访问人数: 4922


7 上页:义乌缺什么(1)

  经营意识和手段处于低级阶段

  义乌商人重利轻名,往往即使产品在质量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市场交易价格却不上涨,为什么?品牌意识的薄弱和经营手段的原始使得义乌商人常常事倍功半。 

  在这个小商品生产和销售基地,OEM贴牌生产大有可为,也确实有很多义乌商人在玩最初级的“OEM”,在义乌商人看来OEM仅仅是贴牌生产,如果要创名牌还是要学习一些大企业,有自己的流水线。其实不然,现在市面上的“花花公子”皮鞋、“华伦天奴”手袋等,有几个不是OEM的?这些商家的成功是靠渠道运作创立名牌。很多在国内叫得很响的舶来品,其工厂在母国和义乌的工厂规模没多大区别,但它拥有超人的经营手段,所以它们走出了自己的国度,成为了世界品牌,而义乌商品却没有。 

  如果义乌把模仿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劲头,转化为钻研和模仿高超的经营手段,义乌也许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小商品城,生产出属于自己的“耐克”鞋。一味地追求利润,使义乌商人普遍在经营上只有策略而没有战略,不能把握自己企业的走向,这种听天由命的经营理念应该摒弃。 

  义乌商人走出去对市场造成冲击

  “义乌当地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在义乌你可以经常听见这些抱怨。但没有人去仔细思考为什么当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而义乌商人走出去发展就是造成市场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 

  义乌的很多商人纷纷携带资金去外埠发展,有开工厂的,有开小商品批发市场的,这一切所造成的客观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削弱了义乌小商品城的整体竞争力。有的客商考虑运输费用而就近采购,有的地方出现义乌小商品城的翻版,吸引了当地和周边商人采购。 

  仅合肥一地,就有“安徽义乌小商品城”、 “安徽大市场”和“长江批发市场”,上面3个市场现今的日子都不好过,这是一种“服务过剩”现象,是一种值得警惕的市场。 

  市场最惧怕什么?就是人气减弱,义乌小商品城人气被一些地域市场蚕食或瓜分,义乌市场的内贸交易额下降证明了这一切是事实。 

  义乌商品还没有“世界竞争力”

  国内的学者曾经透过义乌的小商品来解释中国商品的“世界竞争力”,因为在发达的日本国的“百元店”以及世界上最贫困的阿富汗都充斥着那些标着“MADE IN CHINA”的小商品,仔细打听是来自于“CHINA YIWU”的小商品,这也是义乌商人甚至义乌商城、义乌政府经常陶醉的。

  如果某天义乌产的笔记本电脑,和IBM一样配置,价格却只有别人的一大半或者更低,那么义乌商品才可以称具有“世界竞争力”。我们的商品更多情况下被别人当成一次性商品,这是件悲哀的事,哪能宣扬或标榜? 

  2003年2月15日,义乌的“北方联”托运市场发生了一起因争夺业务而造成的爆炸案,两个业主殒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此次事件反映了义乌的某些经济增长有些“传说”的成分。发展地域经济无可厚非,但其初衷一旦违背了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考虑其中真实的制约因素,就有可能适得其反。今天的义乌,正在探索一条通往国际“采购天堂”的路,生死未卜。 

  原文发表于《智囊》2003年第六期

1 2 3 4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义乌袜业的成功返乡之旅 (2005-04-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高剑锋)
*批发商,未来发展之路 (2003-03-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高素英)
*分销在中国 (2001-11-22, 《中外管理》,作者:米尔顿·科特勒)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6 0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