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请神容易送神难

请神容易送神难

跨国公司回购中方股权难题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2-08, 作者: 王万军, 访问人数: 1557


  请神与送神,跨国公司的独资与整合,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应该以1994年为分水岭。1994年以前外方是力邀中方合资,而后则是不断谋求扩大股权甚至独资。”孙中敏在谈到现在跨国公司独资的趋势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与日立谈判的年代。

  1994年,孙作为上海家用空调机厂副厂长,代表中方与日立进行谈判,后成为上海日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立家电)董事兼副总经理,其后更是参与了中方与日立的多次谈判,几乎目睹了后来中外双方在合资企业中对待股权方面的变化。

  “请神”———政策与分担风险

  其实在1994年以前,外资在华就可以设立独资企业,日本富士通在中国便是独资。但当时政策规定,独资企业85%的产品必须出口,这样导致独资企业不得不将产品先出口再进口,由此导致的价格上涨使其产品在中国削弱了竞争力,而单凭15%产品的内销又达不到占领中国市场的目的。“相对于日立家电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富士通吃了大亏。”  合资成了当时最佳的选择。

  但与现在跨国公司千方百计谋求更大股权相比,当时外资在合资企业中所占的股份都相对较小,而当时中国的政策只是“鼓励中方控股”,只在一些“限制类”行业中规定“中方必须控股”(例如家用电器类)。 1994年以前日立在华合资企业中,股份一般为50%以下。

  华南理工大学崔毅教授对此认为,当时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并不如现在熟悉,只占少数股份,也有将更多风险转嫁给中方的考虑。孙中敏更是将跨国公司的这种考虑称为“试探性投资”。

  “但外方的情报系统非常先进,他们甚至预测到了中国五年后的政策和市场走势。”孙回忆说,外方在试探的背后,其实早已经埋下了进一步持股或独资的伏笔。最著名的“伏笔”就是罗氏在上海设立了两家分公司,中间只隔了一道草皮,厂房连门卫都没有,两家资源的共享早已俨然就是一家公司(后话便是两家的合而为一)。

  孙告诉记者,外方在合资企业中,一般都控制了技术、财务、销售等核心环节,而中方则大部分提供人力资源和制造,外方早已为自己留下了可进可退的主动空间。

  “相比之下,外方准备有余而中方准备不足。”孙说起当时与日立谈判时的情况,现在仍然感到“惭愧”,“外方拿出了一大堆分析数据,而我们则什么都没有,甚至连上级领导的指示都没有,一切只能靠临时拍脑袋。当时中方急需引进资金和技术,对以后考虑的则很少,于是双方也就一拍即合了。”


1 2 3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5-17 05: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