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劲酒破百亿,谁是养生酒老二? 最近几年酒水市场真是奇怪,白酒逐渐走向冰冷,渠道链条甚至动不动,而养生酒却大有一股后来居上的冲击力。谁都知道,养生酒一直屈居于白酒之下,甚至被啤酒和红酒赶超,在曾经万亿体量的白酒面前,两三百亿的养生酒市场,根本就没有什么力量,如今这一赛道突然增速,一直在70亿位置徘徊的行业老大劲酒,突然突破百亿瓶颈,其它中小品牌也有所斩获,行业总盘今明两年有望突破500亿元。 这当然是个利好消息!在白酒、啤酒和红酒等行业普遍衰退的形势下,养生酒能有增长这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当然我说的这个养生酒,并不包含400元以上的中高端露酒,而是几十元的小瓶(大瓶不超过300元)的养生酒,以劲酒为代表,其它如竹叶青酒、椰岛鹿龟酒、三威牛大力酒、古岭神酒等。如今,这波行业增长红利,这些品牌都沾到了光,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销量自然增长。 但这个行业的营销From EMKT.com.cn问题非常突出,我多次说过,养生酒行业的总盘一直做不大的核心原因,是这个行业中的企业,几乎都在认知中把养生酒当成了“药品”,不光品类名称喜欢沿用原料名如蚂蚁酒、蛤蚧酒、海马酒、蛇鞭酒、鹿龟酒、牛大力酒、人参酒、玛咖酒、黄精酒、鹿茸酒和虫草酒等,具体到产品的包装上,企业会故意放大药材品类名称,而忽略掉商标的品牌名称,或者说,在产品身上,商标名称的位置几乎都是很小,但“蚂蚁酒”、“海马酒”之类的品类名称,却故意放大,导致消费者的记忆中只有酒种名称,完全没有品牌认知。 应海南正生堂酒业的邀请,我在海口做过“三威牛大力酒”的市场调查,并做了一次测试性品牌认知调查,我走访了几十家有一定规模同时有三威牛大力酒销售的烟酒店,直接询问老板有没有“三威酒”?他们都困惑地回答说,没有,但当我追问“那有牛大力酒吗?”他们立马说有,于是,给我拿出了“三威牛大力酒”。我说这不是三威酒吗?老板却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哦,我们只知道是牛大力酒,不知道叫三威…… 其次,在营销诉求上,也同样喜欢提及健康功效比如壮阳,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导致行业难以扩大的核心原因,因为消费者喜欢喝酒并非为了壮阳和健康,而是社交需求和身心愉悦需求。劲酒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才从2000年开始,抛弃原来蓝帽子批准的“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力”功效诉求,转而运用“劲酒可以冰着喝”和“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的感性诉求,就这一改变,促使劲酒从10亿飙升到30亿,又从30亿突增到了50亿,随后又在2015年突破70亿元,如今又破了百亿。 我今天不想剖析劲酒的成功因素,而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今劲酒作为行业老大其年销量已经突破了百亿,而且还在继续增长。那么问题来了,劲酒是货真价实的养生酒老大,谁是老二和老三?谁最有可能成为劲酒第二坐上行业第二把交椅?是竹叶青?还是张裕三鞭酒?或者是椰岛鹿龟酒?竹叶青年度体量最多也就是10亿左右,张裕三鞭酒加上出口也不足10亿,椰岛鹿龟酒更不要说了,年营收已经跌落到了一两亿位置了。 三威牛大力酒虽然有此野心,但目前的体量仅有四五千万,且市场局限在海南和两广,如果仅凭现有的产品和营销思维,想在短期内有所突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想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将销量做到10亿以上,甚至渴望以爆发式增长,以30亿或50亿体量逼近劲酒,抢占行业老二的市场位置,那企业必须要破釜沉舟进行大胆的创新,从产品到品牌,从渠道到消费端,必须要诞生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元 素,更重要的是品牌的营销能一击即中消费者的心灵,占领他们苍白的灵魂,否则,无疑于天荒夜谈。 当然,我今天这篇文章也不是谈三威牛大力酒,而是谈养生酒企业如何把握好这个天赐良机,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市场增长,从而有望能逐渐追赶劲酒,成为养生酒行业的老二老三。当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因为如果容易,那么养生酒行业早就诞生第二第三品牌了,不至于一个劲酒几十年来在行业中独孤求败。 但一个品牌要从零开始,或者从几千万开始,想要腾飞到10亿几十亿的年营收,那真的需要企业从战略到战术,从团队到市场的颠覆性创新才能创造奇迹,我沈坤再牛也不是天才,无法凭借策划能力帮助企业实现这个目标,因为一个企业的成功,关系到整个体系人财物的资源匹配,而不是一两个营销策略就能轻松达成。但凭借我对这个市场的深度了解和对人性的把握,以及对当下社会和消费群体的洞察,只要企业能做好其中的一两个策略,或许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市场效果。具体哪两个? 第一:品牌人设精准 一般做养生酒的企业,因为其心智已经把自己的酒认知成了药,所以他们的商标名称,几乎都是跟医药、功效和原料有关的,比如振东药业集团的“五和医养堂”,这无论是用眼睛看还是耳朵听,都是一种与医药和诊所有关的场所概念,没有人会联想到酒,或者说,用这个商标做品牌的养生酒,自然只能在药店或者诊所里销售,如果放到酒水货架上,显然不入流。 其次,目标消费者只能是直接冲着健康功效而来的中老年消费群,真正爱酒的人一般不会看得上眼,所以市场因为商标名字的影响而受到限制,这跟同仁堂和广誉远一样,使用的都是药号的名字。当然,如果你要企业改名字,那可能你会失败,比如同仁堂,本身就是一个响当当的百年老字号,为啥要改?其次,有些商标是企业老板认定的,尤其是像“五和医养堂”,企业本身就是药业公司,这个商标还用在药食同源的养生食品上,能改吗? 既然不能改,就得在营销策略上想办法,也就是说,商标名称不改了,但这个产品卖给谁?商标本身象征什么?或者你想向消费者展示什么?就要下功夫弄清楚,我用通俗一点的语言吧,就是要把“同仁堂”和“广誉远”或“五和医养堂”这种医药认知的商标,通过品牌的人物设定,赋予其人格,将其转变成一种被目标消费者所深度认可或尊敬的人物,比如“正直卫士”,就可以令“五和医养堂”,成为一个保护人类健康的卫士,因为正直的含义一是身体健康站的正直,二是心理健康为人正直。 这样以来就为品牌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是清晰了目标人群,渴望身心健康的消费人群;第二品牌拥有精准的形象了,那就是捍卫消费者身心健康正直的卫士;第三就是品牌由物(场所)瞬间变成了人,这就可以为下一步的品牌思想输出即核心诉求打下基础,只有把品牌变成了人,品牌才能输出思想,更因为只有人才有思想,而一个品牌拥有了独特的思想,就意味着可以向消费者提供精神层面的营销诉求了。 第二:品牌核心诉求 当一个养生酒品牌拥有了精准的人设和品牌形象之后,就能向消费者输出品牌想要表达的信息了,这就是品牌的核心诉求。诉求健康养生功效肯定不行,因为你是食品不是药品,不能诉求任何与健康有关的功效,包括暗示,否则就是违法,会让企业有风险;其次,诉求功效的影响力太微弱,只能吸引正好有健康需求的人,这就令消费市场变窄;更重要的是,一旦你诉求功效,消费者如果感受不到,就会找你麻烦投诉你,更会成为专业打假人的目标。 而诉求精神,一般企业靠自己很难找到感觉,甚至会认为,自己本身就是养生酒,放弃了功效不是等于自废武功了吗?我相信这样想的人非常多。不能诉求功效,那就只能诉求精神,而诉求精神就需要对人性的需求有驾驭力,否则,你永远找不到他们的精神痛点,什么是精神痛点?就是消费者一直在追求但始终难以获得的满足感,比如被认可、被羡慕、被尊重乃至被敬仰的荣耀感和因此带来的强大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中低端养生酒的消费群体有哪些?我可以随便列出一大堆,如退休人员、工厂工人,建筑和市政工人(包含农民工)、普通中老年人、快递外卖骑手、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公司白领和青年人群等。企业要精准锁定符合自己品牌的目标人群,然后深入洞察他们的精神痛点。比如,快递外卖人群,他们的痛点在物质层面希望能获得高薪,在精神层面希望能获得社会的尊重,因为他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群。 而上述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都属于社会的底层,但在心理认知上他们又不愿意自己是这个层次的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跳跃一个层次;其次如今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他们平时都有生活压力和焦虑的情绪,这就要企业能够去发现他们的压力并提炼出强大的诉求语言,去帮助他们减轻生活压力,消除焦虑情绪,同时能够获得社会更大范围层面的认同和尊敬,那么,这个品牌就会被消费追崇。 比如“五和医养堂”就可以“正直卫士”的身份,向消费者输出“正直就是栋梁”或“女人最爱正直男人”的正直思想,就能把自己的消费者抬高到社会栋梁和女性青睐的高度,消费者瞬间拥有了独特的价值感,社会地位立马飙升,被认可和被尊敬的精神满足感顿生,这个时候再消费“五和医养堂”的养生酒,就拥有了不一样的精神感召力,何况这酒还是药业公司的高级养生配方,物质和精神双重满足,这样的产品销量能不好吗? 当然,我不是说,一个养生酒只要拥有了这两个策略,就一定能够畅销,但毫无疑问,一个品牌拥有了品牌人设和核心诉求,那么意味着目标市场精准,精神需求精准和人性营销精准,三点一线就能产生巨大的威力;如果再接再厉,将产品的品类根据品牌人设策略进行虚拟化改造,或者根据核心诉求,创意一两个引发全网舆论的事件营销,那么这个品牌一定会爆;如果再加上营销团队得力,企业文化加持,那么,这个养生酒品牌完全能够在两三年之内成为市场娇宠,其市场影响力就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劲酒的第二大养生酒品牌。 作者沈坤,60后资深营销策划人,深圳沈坤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524634186@q.com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5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