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罗永浩与西贝贾国龙“口水战”背后:是谁让一些企业走上了不归路? 这几天,罗永浩与西贝贾国龙的“口水战”,纷纷扬扬,它揭开了一些所谓“预制菜”的真实面纱:陈年包装、冷冻的菜品,“僵尸”肉等等。罗永浩用一己之力,捅破了“民以食为天”——餐饮行业的一些“潜规则”,又让一些所谓的商业”明星“、咨询公司美好人设轰然倒塌。连力挺西贝的许昌胖东来老板于东来,也躺着”中枪“,在网络上招致众多非议。 这其实是我们众多工业、商业领域所暴露问题的冰山一角。有人说,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是遮羞布,谁掀开它,谁就是恶人。在这个人世间,有太多的窗户纸,谁捅破它,谁就是罪人。可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在这个社会之中,除了一些特许人士,还有谁能够独善其身? 资料显示:“中国From EMKT.com.cn不仅是人口众多的国家,还以其癌症患者数量的多样性和增长速度的惊人之处而闻名。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185个国家中以457万新增病例的数量位居榜首,几乎是美国的2倍,印度的3倍,日本的4倍。而癌症死亡人数更是高达229.6万例,令人堪忧。” 在这个严重缺乏商业道德,法理不彰、标准低下的“互害”社会,充斥着太多的“假”:假大米、假鸡蛋、假牛奶、假醋、假酱油、假羊肉,假烟、假酒、假化妆品、假奢侈品.....有太多的不合格:食用油、自来水、含有各种添加剂的食品、药材、酱料、茶叶、糕点、饼干、水果、蔬菜......不胜枚举。 我们不禁反思: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号称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中华,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在经济低迷的当下,企业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实际上,经济不振的当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与惩戒机制,一些短视的企业正在一步步走向不归路。 且简单列举几例: 一顾客花了七八十元买了一个马桶盖,在工人安装走后,就发现座圈底部出现细长的不规则裂纹。用了一两个月后,便从中间断裂,彻底不能用了。 这位顾客又花了80元,又买了一个马桶盖。五金店老板说,这个是店里最好的了,用完后,还能自动回落。可惜,只用了一个星期不到,就又出现了横条的裂纹。不由直呼,马桶盖的质量太次了! 还有呢,顾客的木门坏了,买了一把螺丝刀拆卸螺丝,可螺丝还没拆掉一半,螺丝刀的刀锋就磨秃了,铁沫纷纷掉落,螺丝刀报废了。 最后,只能又花高价买质量更好的。而从此,这位清醒过来的顾客,果断放弃了那些低质低价的品牌与产品。 也有一顾客,在某多上网购9.9元包邮的风扇。结果到货后,发现是迷你玩具一般的小风扇,插上电,放到桌子上直摇晃,根本无法使用。这家网络平台今年为何利润率大幅度下滑,原因显而易见。不能控制产品品质,再强大的背景,也无济于事。 还看到一则新闻:一网友在苏州旅游,点了份苏式糖水,没想到端过来吃时,发现盛放的杯子“内增高”,吐槽“以为是冻瓷实了,没想到是真瓷实。”类似这种表里不符,耍小聪明现象,并不少见。 ...... 难怪有人说,走遍全球,只要中国人不坑中国人,就没有人坑中国人。想想缅北诈骗,以及太多国外类似事件,都有国人的身影,我们不禁哑然。 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这就是当下国内一些人,一些行业、企业的做法。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一些企业的产品,无法走出国门,或遭遇退货的根本原因。别说走出去,即使是在国内,如果不改变,迟早也会玩完。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企业怎么了?是什么原因让企业如此顾前不顾后,冒着差评和骂名,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继续生产劣质产品,以欺诈之实,堵了自己通往未来的路? 出口受阻,消费下降,市场高度内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绝不是偷工减料的借口与理由。这种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而牺牲产品质量的做法,一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顾客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把顾客当傻瓜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大傻瓜。 企业经营,在价格方面,有几种方式:低质低价、低质中价、低质高价,中质中价、中质高价,高质高价、高质超高价等等。低质低价,适用于易耗品,但不适用食品。否则,危害公共安全或消费者,必受法律严惩,市场淘汰。低质中价、低质高价,都是市场的投机行为,只能哄骗一时,不可能长久。中质中价,是追求质价比,或性价比,在消费降级的市场形势下,是可以采取的竞争策略,它追求价格、价值的对等,有质量做前提。中质高价,适用于稀缺,或品牌溢价能力强的商品,它可能是为顾客提供了情绪价值或心理满足,而得到顾客的认可。高质高价,或高质超高价,通常适用于奢侈品,或相对稀有,因高贵而高价,更多地满足顾客精神或心理层面的需求。 看过一篇文章,北京有一位知名的女作家,三十四年前,到德国出差,买了一个电饭煲,电器很重,很有质感,用了很多年,还一直在用。她把电饭煲写进了她的散文里。这就是所谓的口碑,金杯银杯,赶不上老百姓的口碑。 我曾到日本旅游,导游说,日本有一家生产指甲剪的企业,因为生产的产品质量太好了,产品很难用坏,企业销量下降,面临倒闭,但企业依然初心不改。后来,企业的销量再度攀升,为什么?因为每年到日本旅游的国外旅客很多,他们大量购买这质量好的产品作为礼品回国送人。良好的产品质量信誉,以及不断创新(比如,自带盛放指甲的盒子),不仅让企业起死回生,而且又上马了新生产线,扩大了产能。保住质量与“匠心”,让企业度过劫难。 回到我们的企业上来,即使市场竞争再激烈,都要守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这条红线。我们不要求产品质量一流,但也要讲究质价比,不能像上述的,马桶座圈总是用不久就断裂,螺丝刀用几下,刀刃就磨平这种质次坑人现象。 看过一篇报道:中国的摩托车,因为价格便宜,曾经风靡越南。但与日本摩托车竞争到最后,却是日本本田等品牌占据上风。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摩托车虽然价格低,但容易坏,且零部件贵。日本的摩托车,虽然价格贵,但不容易坏。综合比较之后,越南人发现,还是日本高质、高价的摩托车用起来划算。 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低的产品,并不意味着使用总成本低;价格高的产品,也不一定意味着使用总成本高。顾客心中会有一杆秤,最终会比较,也自然会得出质量与价格,哪个组合对自己更有利。 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企业必须要自重,不能为了短期利益,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伦理与良知,应时刻悬在心头,尤其是与人健康相关的食品、日用品等等。只有提供价格与价值相符的产品,不去刻意讨好市场,保住最起码的伦理底线,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体验,才能不让顾客有上当或被忽悠的感觉,才能在保住老顾客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顾客,从而在艰难的市场环境里,获得生机与未来。 人性都有两面,一面天使,一面魔鬼。好的制度,会遏制人性恶的一面,不好的制度,会把人的魔性释放出来。 对于产品质量事件,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像欧美一样,制定更为严苛的惩处制度,对危害人体健康的质量事故绝不手软,罚就罚的心惊胆战,倾家荡产;另一方面,则需要企业家保持良知与自律,坚守底线,要永久挣钱,而不是挣一时的钱。同时,企业要“比好”,而不是“比滥”。作为顾客,也不能仅仅图便宜,更要在意质量,遇到不良产品,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齐抓共管,我们才能摆脱“污浊”的市场环境,才能让丑恶现象无所遁形,共创商业朗朗晴空。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303869878,电子邮件: 641491564@q.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5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