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老总论坛 > 老子论什么是最好和最差的企业家?

老子论什么是最好和最差的企业家?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2-01-31, 作者: 段俊平, 访问人数: 2252


  什么样的企业家是最成功的,什么样的企业家是最差的,这个标准很难确定,有人说企业做的最大就最成功,也有人说企业最盈利就是最成功,还有人说企业家有社会责任感就是最成功,诚然这些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只是从某一方面说出企业家的成功与否,他不具备普遍性。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From EMKT.com.cn的先贤老子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好的领导者,部署与他没有私交,人们仅仅知道他的存在;其次好的领导,部署亲近、赞美他;再次一等的领导,部署畏惧他;最差劲的则处处遭到部署蔑视。最好领导者最重诚信,没有诚信则得不到部属的信任与效忠。最好的领导者的态度是悠闲自然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对部属多鼓励、少责难,如此而为,则事事顺遂、功成业就,大家就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老子的这句话为我们道出了什么样的企业家是最好和最成功的企业家和什么样的企业家是最差的。

  老子把管理者分成了三等,一等的管理者是掌握了管理的精髓,做到了“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管理的最高境界。并且坚守诚信的原则,这样的管理者成功是很自然的事情。二等的是大家都怕他和他不交流,独断专行的管理者。三等的是由于他的无能统领不了员工,并被员工瞧不起的管理者。无疑二三等的管理者领导的企业即使看似很成功,那也是暂时的。老子告诉了我们做管理者成功的标准。告诉了我们做企业的终极目标。企业无论大与小,无论什么行业,其实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其管理的终极目标。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个企业的员工感受不到管理者的存在,企业达到了不用管理的无为状态。企业具有“自动化”的功能,表现在“团体内的人员,都能够自发自动去努力达成目标”,即员工能够目标明确、自我管理、自我激励,通过制定好激励机制和各项工作流程,既按制度规范严格要求,又强调人性化管理,关心员工,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科学的组织结构运行下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创造出好的业绩,把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其实就是老子所倡导的“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无为而治的管理其实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的境界。管理企业达到了“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还不算一流的企业家,一流的企业家还要坚守诚信的经商理念,因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更多中国化管理观点,可以参见段俊平先生《老子的人生三宝与企业管理》)

  企业家成功与否其实并不是看他的企业做的有多大,有时也不看他的企业能挣多少钱,因为这都不是做企业的根本。号称中国乳业巨头的蒙牛在短短几年里发展可谓迅猛,其掌门人牛更生几度被中国人视为成功企业家的典范。但是为什么象昙花一样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陨落了。其关键还是缺乏老子论述一等企业家的条件。首先蒙牛很多的成功是运气上的成分,而不是真正的管理带来的,它是千方百计的用各种手段攻击竞争对手以获短期效益。没有建立一整套诚信和对企业和消费者负责的遵循客观规律的市场准则和管理法规,以至于企业不得不出售和转让,但是由于先天不足,就是拥有国字号的中粮入住,也难免遭遇诚信门事件,以至于成为2011年度企业的反面教材。我们能说牛更生是成功的一流的企业家吗?我们看到的能成为大家学习的企业家其实都是老子论述的那样的一等企业家。企业的管理做到了无为而治,企业的诚信被视为企业根本。为什么松下幸之助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原因就是他的无为而治的管理经验和诚信的经营理念。当有人问松下“你的经营秘诀是什么”时,他强调:“我并没有什么秘诀,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经常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松下这里的自然的法则其实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另一种表述。除了顺应法则外,松下还一直坚守诚信的经商理念,他的诚信故事举不胜举。前GE前掌门人杰克•韦尔奇也认为,成功的企业家就是做到“无为而治”的企业家。他在《胜者为王》这本书中指出,领导走到一旁,充分放手,进行观望的企业家是最好的企业家。这一点与老子的论述非常相同。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追求:中国企业家的自我救赎 (2009-08-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一沣)
*幻灭:被自己绑架的中国企业家 (2009-08-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一沣)
*民营企业家如何把企业从创业期顺利地带入成长期 (2007-05-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林强)
*别让中国企业家成濒危物种! (2007-05-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鸣)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