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特别关注 > 中国有那么奢侈吗?

中国有那么奢侈吗?


《新营销》, 2009-09-22, 作者: 李颖, 访问人数: 2572


  [i]虽然各奢侈品品牌的营销From EMKT.com.cn策略和力度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奢侈品在中国的入门价在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有的品牌愿意承认,有的品牌却讳莫如深,低调处理。

  最近LV降价的新闻成为各大网站时尚版的头条新闻,路易•威登这个号称不打折,只涨价的奢侈品第一品牌从服装到皮具都在原有价格的基础上下调了2%~7%。与此同时,其他一线奢侈品品牌也纷纷推出折扣活动和低价新品。高傲的奢侈品公主们是不是在金融危机中熬不住了,想放下身段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呢?

  《新营销》记者来到一家LV专卖店,这里的商品没有显眼的价格牌,也没有促销提示。当记者问及LV皮具中经典提包SPEEDY30的价格时,销售人员说:“这个现在卖5600元,原来是5800元。”

  询了一遍价,记者发现LV专卖店所有的包都调低了价格,幅度在200元至500元之间。比如,LV最受欢迎的中号Neverfull从6000元下调为5600元。对于调价的理由,销售人员说:“因为金融危机,汇率有调整,我们是跟着汇率走。”

  除了LV,Salvatore Ferragamo、FENDI等品牌,有的调低了2009年新货的零售价,有的刮起了打折风。例如,FENDI 的销售人员说:“FENDI经典手提包原价为18880元,现在价格为16800元,降了2000元。”而Salvatore Ferragamo销售人员说:“我们打折扣,像这些包都打五折,鞋也是。原价12200元的鞋子,打完折为6000多元。”

  另外,记者还发现,除了调低价格和打折外,很多奢侈品牌还推出了平价新品。在Prada专卖店,记者表明要看价格最低的包时,销售人员推荐了他们新近推出的尼龙包,售价为4000多元。Gucci的门槛降得更低,其销售人员说:“刚出的新款小熊玩偶包,2900多元你就能带回家。”

  看来虽然各奢侈品品牌的营销策略和力度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奢侈品在中国的入门价在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有的品牌愿意承认,有的品牌却讳莫如深,低调处理。在谈及降价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时,FENDI的销售人员说:“我们跟着欧元走,欧元的汇率降了,所以我们的商品价格也下降。但是买FENDI的东西可以放心,我们不会像别的品牌那样差距特别大。”

  各大奢侈品品牌都用汇率调整、欧元贬值来解释商品调低价格,但理由显然不够充分。从今年2月份1比8.5左右的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到7月25日接近1比9.7的汇率,欧元其实是在升值,但各大奢侈品品牌并没有把价格涨回去,而是继续采取低价策略。

  对于奢侈品普遍降价现象,WGSN大中华区业务总监陈颂文断言:“这一信号预示着西方消费者的信心受到了经济衰退的影响。”  

  降价背后是新的扩张

  “奢侈品降价背后的原因在于经济危机。全球性奢侈品降价是厂家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保持品牌生存,而在中国奢侈品降价,则是厂家为了保持高增长率、抢夺市场份额。”大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傅彦如是分析。

  “全球顶级奢侈品品牌发现只有中国才是最有潜力、增长率最高的奢侈品市场,各大品牌在欧美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全力争取亚洲特别是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而降价正是它们抢夺市场份额的市场策略之一。但是中国人对奢侈品的态度并不成熟,客户群体不稳定,因此,对奢侈品品牌来说,目前在中国的策略不是用小众定位、低调定位维持品牌价值,而是要略微降价、开更多的店来扩大市场份额,先培养自己的品牌消费群体。”傅彦解释说。

  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李宪铎认为:“奢侈品品牌主要是找个说法,其实汇率并不是主要因素,重要的是次级贷的影响,影响了白领,影响了奢侈品原来的消费客户。”高端市场客户缩水,奢侈品品牌开始向中端市场倾斜,降价以及推出低门槛的新产品就是它们吸引和培养中端客户群体的措施之一。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首席代表欧阳坤说:“奢侈品希望把自己的门槛降低,将自己针对的人群或者消费范围适当扩大,降价以后,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白领,比如此前对奢侈品梦寐以求的心理消费者,可能会触及奢侈品。”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奢侈品走下“神坛”之辩 (2006-09-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亮)
*中国奢侈品:品牌觉醒 (2006-09-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亮)
*奢侈品牌的贵族营销学 (2006-09-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亮)
*宾利,创造奢侈与奢侈营销 (2003-12-02, 《南风窗·新营销》,作者:张勇)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30 05: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