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东海人策划“黄山”

东海人策划“黄山”


《销售与市场》1995年第十一期, 2000-08-26, 作者: 焦立新王勇, 访问人数: 2559


  位于淮河之滨的蚌埠卷烟厂,是一座全封闭全空调现代化的花园式工厂。全厂拥有职工3700多人,固定资产近2亿元,生产能力6O万箱以上。自1993年推出高档新产品——特制“黄山”烟以来,声名雀起;1994年创利税6.68亿元,实现利税居全省工交企业之首,成为安徽省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蚌埠市的主要经济支柱。纵览特制“黄山”烟石破天惊、力创名牌的辉煌之路,不失为一集产品创新、营销和公关三方面成功策划、精心运作于一体的典型范例。

  

一、创名牌,敢为人先
 

  蚌埠卷烟厂曾以生产“东海”烟而闻名,厂里的职工都自豪地称自己为 “东海人”。多年来,“东海人”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开拓研制并扩大生产优质产品,除当家品牌“渡江”香烟产量迅速提高外,还先后开发出“丹健”、“九兰”等十余种香烟。然而,“东海人”从不满足于现状,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无情冲击:面对中外名烟的激烈竞争,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东海人”就清醒地看到固守现有的“渡江”、“丹健”等老牌效益型产品是对市场竞争的一种逃避。百舸争流,不进则退,要跟上形势的发展,必须主动出击,尽快拿出高档名牌,以适应高消费市场的需求。

凭着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东海人”以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开始了继“渡江”、“丹健”之后的又一次更高的品牌创新活动,决定以特供“黄山”烟为基点研制最新高档产品。

  1.产品定位:瞄准占领全国高档香烟消费市场的两大名烟“中华”和“红塔山”,借助原有特供“黄山”烟的品牌效应和黄山的知名度,争创名牌,跻身一流。

  2.成立科研机构:在全面调整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厂里从组织管理、科研水平、人员素质等多方筹措,精心挑选出15名年富力强、技术过硬、敢啃“硬骨头”的科技攻关人员成立了科研所,划为厂长直属机构。

  3.产品可行性论证;厂里请有关专家对新产品进行了科学论证,为新产品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4.依靠高科技:科研所对全国各地优质烟丝的特性和理化指标进行精密测试,对卷烟涉及的几十种高等边缘学科、上千种化学成份、几百种芳香物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筛选分析和检测试验。他们综合利用现代工业、农业、生物学、遗传学等先进科技成果,吸收中外名烟的各种长处,进行上千次配方实验,反复品评,逐步改进,直至完全突破传统配方。

  5.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科研工作一上马,原料基地立刻着手筹建,以保证新产品投产所需的优质原料。

  1993年3月20日,这个让“东海人”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新产品特制“黄山”烟通过了专家评吸。专家们一致认为特制“黄山”烟品质完善、吸味舒适、芳香醇和、回味沁新。它结束了安徽生产不出国产名烟的历史,在安徽卷烟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二、扬名牌,勇于开拓
 

  特制“黄山”烟问世了,然而“东海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只是开始,有了一流的产品,如何让国人知晓,让世人震惊,这无疑是摆在“东海人”面前的又一道难题。“东海人”迅速开始了以“立足省内,坐南朝北,辐射全国,波及海外”为主体的营销公关策划活动。

  1.巧抓机遇,扩大影响。特制“黄山”烟通过专家评吸之后,正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代表大会即将在京召开之时,厂领导迅速抓住机遇,立即进行生产调度,请参会的蚌埠市市长诸宗智亲自将40箱特制“黄山”烟赠送到各代表团,请代表们品评。香味新奇、清醇平和、浓淡相宜的特制“黄山”烟果然受到了“两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一炮打响。

  2.趁势而上,借名扬名。为了将特制“黄山”烟的档次明确定位,1993年6月8日,蚌埠卷烟厂在合肥安徽饭店成功策划了评吸新闻发布会,评吸会别出心裁地通过评吸另两种名烟,巧妙地将特制“黄山”烟的档次作了明确的定位,评吸结果以特制“黄山”烟一举夺冠而起到了非同凡想的轰动效应。这种借名牌扬名的举措,使“黄山”烟取得了营销公关的巨大成功。

  3.扩大战果,连续公关。为了进一步确定特制“黄山”烟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名牌地位,继“6.8”评吸会之后,蚌埠卷烟厂连续出击,策划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滚雪球”式的公关活动。

  ——1993年7月26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金峰酒家再次举办特制“黄山”烟新产品新闻发布会。

  ——1993年10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又一次成功地举办了40多家新闻单位近300人参加的特制“黄山”烟研制成功新闻发布会。

  ——1994年元月20日在广州花园酒家举办特制“黄山”烟高级产品鉴赏会,从而实现了“坐南朝北,辐射全国”的营销战略。 

  一环扣一环的系列公关活动,使特制“黄山”烟的名气直线上升。目前,特制“黄山”烟从北京到海南已销向全国十几个省市及海外,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1993年l1月中旬的全国订货会上,第一次进入会场的特制“黄山”烟在控制压缩政策下仍被大量订货,远远超过老拳头产品“渡江”烟30年的外销数额,仅半年时间就为安徽创收2000万元,1994年创收额已逾2个亿。

  

三、保声誉,因势利导
 

  “6.8”合肥“评吸会”之后,特制“黄山”烟的知名度如日中天。香港 《大公报》、《安徽日报》、《海南日报》、”《海南晚报》、海南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等十多家新闻媒介都作了积极报道。一时间,特制“黄山”烟第一的消息在社会上竞相传递。

  一石激起千重浪,《消费时报》、 《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先后刊登了署名殷兴龙的《黄山烟‘第一’风波》等文,文中以“评吸会”损害对手商业信誉、商品信誉、属不正当竞争等为由,对“黄山”烟第一提出了非议。这无疑给正沉浸于成功喜悦之中的“东海人”当头一棒。“东海人”坚信真金不怕火炼,他们迅速调整情绪,因势利导,又精心策划起维护特制“黄山”烟声誉的公关活动。

  1.诱导舆论界争论。

  ——蚌埠卷烟厂向玉溪等两烟厂发函致歉,主动剖析自己在宣传活动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取得了玉溪等两家烟厂的谅解。

  ——1993年12月 l1日蚌埠卷烟厂在合肥举行《十年改革回顾》新闻发布会,引导舆论界对“打假保优与打优保优”、“不正当竞争”与“真实竞争”等问题展开争论。蚌埠卷烟厂的这种敢于将特制“黄山”烟推入舆论旋涡检验的精神,赢得了舆论界和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2.组织学术界探讨。

  为进一步说明事实,明辨是非,1994年5月又策划了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6家大报纸上刊登广告,举办“市场经济与黄山潮”有奖征文活动。征文以探索市场经营活动中的营销规律和品牌创新理论为题,结合“黄山潮”现象在理论界进行研究探索。这次全国范围的征文活动,受到了学术界、新闻界和全国各地热心读者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征文主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共收到应征论文5O00余篇。厂里为此组织了三级评审,评委由国务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吴树青、卫兴华、厉以宁、李京文、周淑莲等组成,并于1994年12月在合肥安徽饭店举行了隆重的颁奖活动。这次活动,影响面大,在全国各界都产生很大反响,“东海人”、特制“黄山”烟以及“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同心同德”的“东海精神”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 

  

四、余音
 

  特制“黄山”烟从诞生到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中的苦和乐只有“东海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但从其“ 创名牌、扬名牌、保名牌”的营销策划三部曲中至少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

  1.创立名牌是整个企业文化精神的最高体现。“东海人”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们理性的忧患意识、强烈的名牌愿望和敢为人先的企业理念,都铭刻在他们勇创名牌的敬业精神之中,成为特制“黄山”烟诞生和成长的关键所在。

  2.名牌的创立,需要周全的市场营销策划,唯有独具特色的全新思维和精心策划,才有可能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打出自己的名牌。

  3.名牌创立和良好的声誉来自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质量保证,特制“黄山”烟正是依仗其过硬的质量,才能够历尽坎坷,经受各种考验,在众说纷纭、沸沸扬扬之中不负其名。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5-16 0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