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特别关注 > 策划、忽悠和欺诈有多远?

策划、忽悠和欺诈有多远?

营销人,用良心承担责任!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7-05-14, 作者: 范亮, 访问人数: 6115


  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这个被消费者誉为每年“最想看的电视节目”,理由是央视的这台晚会每年都会揭露出一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不但举国的消费者关注,而且国家工商等有关管理部门更是虎视眈眈,随时准备闻风而动,所以每年临近3.15之际,很多企业也都像“赶考”一样神经紧张!忙坏了很多的企业公关部经理的同时,也会乐坏了3.15晚会剧组入住酒店的销售部经理们,因为企业公关经理们都会为占据“地利”优势把该酒店的其他房间预定一空。2007年的3.15晚会剧组就驻扎在央视的梅地亚宾馆,企业的公关经理住不进来,只好望楼兴叹,但是据晚会的编导们反映,他们每天都会接到一些公关经理通过各种途径打进来热情的“咨询”电话。  

  “策划人”和赵本山师出同门?

  一位“退役”公关经理感叹,企业的公关部快成了“大夫”了,专治“忽悠”后遗症,企业为了提高销售业绩,突出产品卖点,又不能和竞争对手一样,往往会为“策划”一些噱头,很多都是“擦边球”,或者根本就是“公鸡下蛋”这样无中生有的内容,一旦被捅破就会涉嫌虚假宣传,去年的“欧典”就是鲜活例子,其实有些产品未必就是不好,“忽悠”的过了火就会出问题,如果被央视尤其是3.15晚会这样的节目抓住,产品和企业有双双阵亡都有可能,都是“忽悠”惹的祸,所以我不干了,担不起那份心 。

  赵本山靠着自己东北人风格的《策划》《功夫》,在央视的春节晚会上又《卖拐》,又《卖车》,连续九年获得小品类第一名,用东北话来总结其小品内容成功原因就是会“忽悠”,不但要让被忽悠对象相信并心甘情愿的掏钱,还要心存感激之情。如果把赵本山卖拐、卖车的 “策划”能力看成是营销手段,那么2007年央视3.15晚会上揭露的“玛卡胶囊”和“藏秘排油”减肥茶“移花接木”和“新瓶旧酒”的商业包 装,与赵本山的“忽悠”应该是师承一脉,不同的是赵本山去当了演员,这些“策划人”去干了营销,同门师兄弟在不同的行业发展;赵本山带给观众更多的是笑声和启示,而一些“策划人”是在“忽悠”消费者的同时从他们口袋里掏走钱;赵本山赢得的是观众掌声和喜爱,“忽悠”消费者的企业和“策划人”虽然也赚了盆满钵满,但落了一个骂名千古!

  都是师兄弟,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解析“忽悠”大法

  需求就是市场!

  赵本山从《卖拐》到《卖车》正是牢牢抓住了范伟所扮演角色的“需求”,而赵本山营销技巧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能够从一个看似没有需求的消费者身上“找到”或者说是激发出他的需求来,并且让对方深信不疑,同时愿意立即买单,这对于那些有明显需求的消费者比如减肥,只要“正确”引导消费者的难度要大得多,需要的“忽悠”功力也要高深得多,总结起来赵本山的营销技巧大致有三个步骤:

  1、 根据产品功能(或者是虚拟出来的功能)找到目标消费者;

  2、 打消潜在客户对产品的疗效、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顾虑;

  3、 鼓动消费立即付款购买;

  但是作为一个企业或者名义上存在的企业,想要让消费者主动掏钱来买自己的产品,比起赵本山的在舞台上“忽悠”的功夫来要复杂的多,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从产品定位、概念包装、宣传投放、代理招商、渠道建设等等最短也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但是只要能从消费者那里能够“忽悠”回来钱,而且能在事发之前顺利脱身走人,总有一些“策划”高手为此奔波忙碌。 所以只要我们随手拿出一张在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都可以看到几种似曾相识的产品宣传广告,或者半个版或者是一个整版,各种大字号标题内容惊悚如出一辙,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唯一的目的就要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信以为真的手段虽然每年花样不断翻新,但汇总起来基本有如下招数被奉为法宝:

  1、 高新科技;

  这几乎是保健品、美容、减肥和生殖健康类产品的必备宣传武器,例如“玛卡胶囊”所吹嘘的美国航天科技产品,类似的幌子还有国外某不存在的著名研究机构、全球500强企业研发、某跨国公司花费巨资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等等,如果是企业称自己的产品是专利技术,其实很容易露马脚,只要在专利申请的代理机构那里做一下查询便水落石出,有一些企业所标称的专利,其实只是自己为产品的外包装和造型申请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与自己的产品质量和功效根本无关,其大家炫耀的主要目的是要让消费者对其功效和质量放心;


1 2 3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策划就是“忽悠” (2008-05-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宋玉锋)
*会“忽悠”就一定能做好销售吗? (2008-03-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海啸)
*广告策划的三重境界 (2007-04-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马宝琳)
*忽悠,保健品营销模式还能走多远? (2007-04-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蒋中水)
*策划是种“良心活” (2006-06-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谢付亮)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19 05: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