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老板,你的品牌还拉得动市场吗?

老板,你的品牌还拉得动市场吗?


《成功营销》, 2007-04-28, 作者: 刘步尘, 访问人数: 3056


  品牌和产品,被喻为企业的两个轮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企业之车都无法前行。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品牌拉动企业的能力正在变得越来越虚弱。企业到了好好检讨品牌战略的时候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板发现,企业的品牌形象已经无力拉动企业发展的车轮,甚至一些品牌企业也有同感。一项权威调查佐证了这一点:某调查机构通过对100家大中型企业成长要素分析发现,“价格”成为中国企业最主要的动力指标,对企业的贡献率是78%,而“品牌”只有52%。与国际企业比较,中国企业的“品牌贡献率”比国际企业平均低约35%。调查还发现,面对品牌拉力不足,多数企业表现出手足无措的一面,笔者曾经听到一位著名家电企业省级公司老总哀叹:我们感觉到品牌太重要了,但是,如何提升品牌形象?我们不知道。

  诸多迹象表明:中国企业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到90 年代近20年的品牌高速成长之后,正在逐步进入增长停滞期。这一时期,多数品牌呈现出徘徊不前的态势,消费者品牌印象难以持续改善,品牌对企业的贡献率比例偏低。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消费者冲着价格购买中国企业的产品,冲着品牌购买外资企业的产品。

  2005年,海尔进入增长停滞期,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年营业收入从2004 年的1016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039 亿元,增长率只有不足0.3%。研究人士认为,海尔从多年保持的30%增长率一下子跌落到不足1% ,很大原因就在于品牌对国际市场拉动力不足。实际上,在国内市场,海尔的品牌拉力也基本上发挥到了极点,这从其2005年国内市场负增长可以看出来。

  为什么同样是TCL生产的电视,贴上松下的牌子比使用TCL 的牌子卖得贵?为什么中国8亿件衬衫才能换人家一架空客?答案就在于我们的品牌力不足。

  品牌乏力已成企业“多发症”

  中国曾经长期扮演全球“品牌荒地”的角色。改革开放之后,品牌才拥有了成长的土壤。正因为中国是一块“蛮荒之地”,才更容易生长出品牌。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迎来了一个品牌大发展期,海尔、联想、华为、TCL、长虹等企业,就是那个时候成长起来的。但是,从无到有容易,从80分到100 分却很难。

  上世纪最后20年,中国总体上还是个本土企业竞争的角逐场,竞争基本上在本土兄弟之间展开。但是,到了21世纪,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面对国际品牌,这个时候猛然发现,自己的品牌实力和人家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在国际市场上,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无论TCL还是华为,均遭到了来自LG、三星、思科、西门子等国际企业的打压。

  我们还能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到中国品牌的尴尬。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价格却没有实现“同价化”。以液晶电视为例,40英寸的液晶电视,日韩品牌平均比国产品牌贵5000元。

  品牌的大幅落差,导致中国企业不得不转而寻求价格突围,试图用有吸引力的价格来和外资品牌较量。但是,价格是把双刃剑,能杀敌也能伤身。频繁地使用价格策略,导致品牌陷入恶性循环。毕竟,老百姓“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实际上,价格也不是无底洞。仍以液晶电视为例,连续多年的降价战,让中国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不足,继续使用降价手段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以,当2006年底外资液晶降价反扑的时候,中国品牌意外地选择了沉默。有人预言2007年外资品牌有可能反超中国品牌,其依据之一就是:中国企业正在迅速丧失价格优势,而品牌优势又未能建立起来。

  中国企业的品牌困境,其实是企业处境的折射。当我们看到众多企业品牌力不足的同时,我们也同时看到了这些企业每走一步都那么艰难。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企业品牌力的羸弱?

  首先是中国企业的品牌观念有问题。至今仍然有众多企业认为,所谓“名牌”其实就是“知名度大的品牌”,而知名度来自广告投放量。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企业:在中央电视台打了几个月广告之后,马上就在产品包装盒上印下“中国名牌”字样。这种对品牌、名牌的狭隘理解,直接导致了企业不愿意在品牌的文化内涵发掘上下功夫,难以实现从“知名度”到“美誉度”的革命性跨越。

  另一个误区则是品牌建设方法有问题。我们至今能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三个“老奶奶”级的广告—都是五年前拍摄的。在我们看来,当初投放广告的市场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产品、技术、竞争对手到消费者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惟独不变的却是广告。至少在人们的感觉里,一则广告五年不变,只能说明“这个企业没有发展”。这难道不比不播放广告更糟糕吗?

  品牌操作方法的问题还表现在手段单一,缺乏整合运作。近年来,“整合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耳熟能详的概念,但是,看看有几个企业能真正做到整合营销传播?可以说少而又少。到了今天,一些企业一说到推广,仍然是不由自主地往“打广告”上联想,好象“广告”就等于“推广”。当我们看到蒙牛一边在中央电视台大量投放广告,一边支持超女选拔赛,一边不断让牛根生出镜大谈特谈企业与人生的时候,是不是该揣摩出这就是整合营销呢?

  当然,品牌不是孤立的。常言说:“功夫在诗外”,就品牌做品牌,未必是最优选择。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产品与技术形成了品牌的外围支持,一家企业只有产品好,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强势品牌形象。解决技术和产品力不足的问题和品牌建设同样重要。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关于作者:
刘步尘 刘步尘:现任甲春秋传媒机构策略总监。历任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策略总监,TCL集团彩电新闻发言人。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企业新闻传播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新浪网、中国营销传播网、销售与市场、人民网、博锐管理在线等媒体专栏作家
查看刘步尘详细介绍  浏览刘步尘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5-04 05: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