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支撑世界级品牌的精神原点 索尼创始人在一个饥不择食的时代,却谨记全球化品牌经营的思维,在背负巨大亏损的创业初期,却执著于自主知识产权这个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终于发现并回归到支撑品牌的精神原点,令人肃然起敬。 一个灰暗的幽灵 一个灰暗的幽灵,正在统摄着中国商界:“投入做多大的媒体,占领多大的渠道,就能做多大的品牌和企业”。 当欧美强国借助品牌霸权、自主创新、资本流动、商品贸易以及隐藏于其后的规则和制度的扩散,左右世界资源配置时,我们却因为没有品牌和技术而沦为给发达国家输送资源和利润的机器;当欧美跨国公司高投入搞研发,高擎品牌、技术、流程、制度的大旗而加速整合全球资源的优势时,我们的公司则安于砸巨资做广告、做渠道,掠夺和欺蒙心底仁善的中国消费者。这种现象在医药保健品、消费类电子产品、食品、服装、乳业、房地产等行业尤其明显。医药行业新药的研发需要10年~20年的时间,需要长期持续投入,见效期比较长,属于高风险行业。于是许多医药公司流行的做法是,花巨资请明星做广告,但是在核心竞争力新药的投入上微乎其微,仿制成风,外包装一变化就定个高价出来,重中之重是花巨资打通渠道。 一些策划名师更是把自己打扮成品牌造物主,好像只要把钱砸给他,他就可以让鸡犬升天,凤凰落地。这也难怪,单纯作广告或开拓自己的渠道,已经不能保证在同质产品的红海里胜出,还必须打压对手。打压对手,是一心想拿到大单的策划公司的杀手锏。一时间,好像生杀大权不是掌握在客户手里,也不是掌握在公司生产经营环节,而是掌握在驾驭媒体话语权的策划公司手里,掌握在敢于砸巨资投向广告策划的公司老板手里。从2005年开始红遍大江南北的一家乳业公司A,就是在关键时刻舍得拿出800万元雇请策划公司打压对手B,制造了诸般情势迫使B公司狗急跳墙,生生被人捉住,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同时,A公司再精心策划制造了许多噱头,使其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1950~1980)中,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级的企业家如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井深大、堤义明等,以及一大批享誉世界的品牌如松下、丰田、索尼、尼康、富士、三菱重工、日立等,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6年(1980~2006)中,却鲜有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出现。为什么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却少有世界级的品牌?空泛的议论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助益。在这样的时刻,当我们远观而遐视,反观全球化经营巨子索尼当年的路程,或许得以窥见全球化经营的真经。 品牌至关重要 历史上伟大的企业家被赋予了敏锐的洞察力,他们能够捕捉到普通人无法觉察的事物,井深大就有这种天分。他在战后日本一片废墟之上,洞见了将激越几代日本人的索尼精神和梦想。盛田昭夫则凭借清明的思维、饱满的激情和强健的毅力找到了实现梦想的方式。如果用今天的词汇来描述盛田昭夫所寻找到的方式,那就是全球化经营思维。 盛田昭夫的全球化经营思维,起始于盛田1953年的一次北美、欧洲旅行。战后盛田昭夫第一次去美国,他的感觉是不知所措。穿梭的轿车、宽阔的道路、遥远的距离以及直冲云天的建筑,高速发达的美国经济使他感到窒息。盛田满腹疑虑:一个小小的日本公司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国家里是否有生存的机会?而当时的日本制造,基本上是与小饰品及廉价仿制品联系在一起,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产生的懊恼。当后来到了荷兰参观飞利浦公司,他惊奇地发现这个闻名世界的大企业集团总部,竟然设在古镇艾恩德霍枫,这里的规模和生活节奏使他觉得容易对付,心情也舒畅起来。他给井深写信:“如果飞利浦能做到,也许我们也能做到。”飞利浦启发了他:公司地点不重要,建立一个国际知名品牌至关重要。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